蔬菜除蚜虫的最佳方法
第一点,打药防治蚜虫时先根据蚜虫的种类去选择药物,从可用药物中选择2-3种效果比较好的药物进行轮换交替使用,即使某种药物防治蚜虫的效果再好,也不能连续喷打2-3次。
第二点,立即改掉单一用药的习惯,最好采取2-3种药物复配或使用复配剂药物或使用新上市的药物的方法,以此来延缓或降低蚜虫对药物的抗性、增强用药杀虫的效果,比如说螺虫乙酯+呋虫胺、螺虫乙酯+噻虫嗪、螺虫乙酯+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氯氟•吡虫啉、氟啶•啶虫脒、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吡蚜酮、氟啶•啶虫脒、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氟啶虫酰胺•呋虫胺、阿维•吡蚜酮、吡蚜酮•噻虫嗪、烯啶•吡蚜酮、烯啶吡蚜酮、双丙环虫酯等
第三点,如果蚜虫对药物的抗性比较强,建议在打药时适量搭配使用一些有助于促进药液扩散、黏附或提高药液渗透性、稳定性、增效性的助药剂,比如说有机硅、橙皮精油等,以此来提高打药防治蚜虫的效果。
第四点,为了保证打药防治蚜虫的效果,打药时一定要喷洒均匀、喷打透,第一次用药后最好48小时内再喷打1次触杀胃毒性的药物(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正常情况下根据防治效果连续打药2-3次,每隔5-7天打药1次;打药时不仅要喷打作物的叶片正反面,而且打药时要重点喷打蚜虫藏匿的叶背、心叶、嫩稍、叶柄、花梗、枝杈缝隙、花朵等作物上的幼嫩部位和庇荫处,因为蚜虫喜欢藏匿和喜欢刺吸幼嫩部位组织,但在花果期打药时应当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一般来说,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避开花期打药。
第五点,打药防治蚜虫时,一定要遵循早防早治、见虫就防治的基本原则,一定要抓住蚜虫高峰期到来前或在蚜虫虫害发生初期时的用药关键期进行打药。
第六点,因为蚜虫是作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打药防治蚜虫时最好能结合病毒病防治一起进行,防治病毒病可以选择氨基寡糖素、病毒A、植病灵等。
第七点,除了打药防治蚜虫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播种前进行药物拌种或种子包衣处理、移栽定植时进行药液淋灌或喷雾等方法,比如说播种前使用40%辛硫磷按种子量的0.2%进行药物拌种处理,以此来控制作物苗期时发生蚜虫危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2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