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名茶有哪些?
云南有得天独夺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茶树生长。茶谚曰:“高山云雾出名茶”。云南省地处高原,但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土壤中又富含有机质,告别适于茶树生长,有利于茶树的芽叶长期保持鲜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积累,提高了茶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多酚类、芳香油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云南茶叶的内在品质特佳。长期以来经过各族人民的辛苦培育,云南大叶种茶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优良茶树品种,以其鲜叶制出的各类茶叶,如滇红、滇绿、普洱茶、沱茶、七子饼茶等等,色艳、香浓、味醇、形美,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茶叶品种。 普洱茶 在过去人们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为“普洱茶”。我们这里所讲的普洱茶,是以特殊制茶工艺制成的一类茶叶。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两种。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紧茶则是由散茶压制而成,外形端正匀整,并按其形状而命名。如长方形的称为“砖茶”,正方形的称为“方茶”,圆饼形的称为“饼茶”。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充分氧化,因此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汤色红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口角生香、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普洱茶有着悠久的产销历史。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重要的商业集镇和茶叶加工集散地。西双版纳和澜沧江沿岸各地所产的茶叶,多经普洱运销各处,普洱茶即因之得名。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清朝前期《滇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认为产而资利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对普洱茶亦有描述。由此可见,普洱茶声名之著。 热点推荐:云南普洱茶的十大保健功能 滇红 滇红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 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红茶所含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了红茶的质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质越佳。决定茶黄素、茶红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茶树的品种,其次是鲜叶的嫩度。滇红选用的是嫩度适宜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作原料,大叶种茶树鲜叶内含多酚类物质比其它茶树丰富,经过加工能产生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加外咖啡碱、水浸出物等的含量较高,所以制成红茶,香高味浓,汤色红艳,品质上乘。 滇红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功夫茶滇红条茶,其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鲜,滋味浓烈,香气馥郁。 滇红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汤色红亮。 滇红功夫茶是云南省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行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久负盛誉。伊丽莎白女皇访问云南时,临沧地区凤庆县的特级“滇红功夫茶”被定为外事礼宾茶作为礼物赠送给女皇以下信息由爱茶网fjteaw.cn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沱茶 云南沱茶属紧压茶,系选用优质毛茶作原料,经高温蒸压精制而成。云南紧压茶产销历史很长。早在明代《滇略》一书即有:“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的记载。据资料记载,形似倒置碗状的云南沱茶,定型生产已有六十多年,这的特异形状和优良品质早为人们熟知,蜚声中外。 云南沱茶的产地大理市座落在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风光明媚,环境优美,泉水清洌,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地方。 云南沱茶有两种,一种是选用滇南茶区所产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的特点,主销国内各地。另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制成的沱茶,色泽褐红,汤色红亮,性温味甘,滋味醇厚,主要供应出口,远销至西欧、北美。两种沱茶的共同点是:外形紧结端正,冲泡后色、香、味俱佳,且能持久,耐人寻味。 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每七饼茶为一个包装,故自称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县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原产地。这里的茶树所产鲜叶,芽肥叶厚,叶色浅绿,叶质柔软,制成茶叶品质尤佳。七子饼茶因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爽口而著称。 滇绿 滇绿即云南绿茶,滇绿出产于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德宏等地州。 滇绿茶选用云南大叶种鲜叶做原料。它从鲜叶采摘时就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杀毒、揉捻、烘干等工艺处理。 由于高温杀毒,及时揉捻,快速烘干,控制了酶的活动和多酚类的氧化,防止了芽叶发酵,保持了茶叶的绿色,形成滋味醇浓,香气持久,回味悠长,汤色黄绿的特点。 喝茶之后,茶水能从人体皮肤的毛孔中驱走热量,使人感觉身心俱爽。所以,在盛夏,口干舌燥,汗流浃背时,饮用一杯滇绿茶,便能生津止渴,消暑降温。 南糯白毫 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以下信息由爱茶网fjteaw.cn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这里哀牢山余脉绵延,澜沧江碧水长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是茶树优良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茶叶内有效物质的蓄积。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上佳。 南糯白毫茶条紧洁,壮实匀整,白毫密布而耀眼,茶汤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爽口润喉。
白族的三道茶介绍?
夏天去洱海旅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洱海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被誉为“高原明珠”。以下是几个在洱海旅游时值得推荐的活动和景点:
1. 游览洱海:可以选择乘船游览洱海,欣赏湖光山色和周围的美景。还可以选择在湖边散步或骑自行车,享受宁静的湖畔氛围。
2. 参观洱海岛屿:洱海中有几个岛屿,如普洱古城和金龙山岛。普洱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传统的建筑和文化,而金龙山岛则以其奇特的地貌和独特的岛上寺庙而闻名。
3. 品味普洱茶:洱海周围是普洱茶的产区,您可以参观茶园,学习制茶过程,并品尝正宗的普洱茶。这对于茶叶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4. 探索古城:洱海附近有许多古城和古镇,如大理古城和喜洲古镇。这些古城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您可以漫步古街巷,欣赏传统建筑和购买纪念品。
5. 登上苍山:苍山是洱海的背景山脉,您可以选择乘坐缆车或徒步登上山顶,欣赏壮丽的山景和俯瞰洱海全景。
6. 观赏日出和日落:洱海的日出和日落景色非常美丽,您可以选择在湖边留宿,早起欣赏日出,或者日落时欣赏夕阳映照在湖面上的美景。
以上活动和景点将让您充分领略洱海地区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魅力,希望您能在洱海之行中度过一个难忘的夏天。
三道茶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表示经过努力得来的幸福生活才是最有品味的。 答案补充 三道茶起初只是寄托长辈对后辈的一种祝福。最早见于唐代徐霞客《滇游日记》,又据唐代樊绰《蛮书》记载,南诏中后期和大理国时期,佛教在大理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且白族中特殊的释儒阶层产生,因此,茶俗中开始融入了人生哲学的寄托,那时洱海一带的民族已有饮茶习惯。元明清时,白族儒生大量出现,读书在白族农村已蔚为风气,三道茶象征人生哲理的趋向得到了加强和定型。广大农村居家中,多数人喜欢烤茶,在举行婚礼时或酬谢帮忙的亲朋好友时,专门加工“三道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发展成茶文化之最,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并受到海内外来客的青睐。
先说头道茶,即苦茶。制作头道茶的方法是,先把上好茶叶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边烤边抖,直至茶叶微黄并发出清香味,后冲入开水,茶罐内即发出声响并冒出水泡。待水泡沫散去,陶罐内即留下少许又苦又香的浓酽茶汁。头道茶因开水冲入罐时有响声,故又叫雷响茶。 答案补充 三道茶”是白族人民待客的独特礼俗。
据说,这“三道茶”是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种礼节。
而品茶,作为一种艺术,早在唐代的《蛮书》中就有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南诏时代,白族就有了饮茶习惯。
随着生活的发展,它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成了白族待客的独特礼俗。
到了明代,以茶待客成了白族人民的礼节。
当年徐霞客来大理时,也被这种独特的礼节所感动。
在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中,对白族的这种品茶方式有过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2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