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麝香对钓鱼有用吗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这是一句出自唐朝的谚语,意思是:如果有麝香,香气自然而然就会来了,用不着大风的吹拂。由此可见,麝香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大的名气。

麝香对钓鱼有用吗

麝香,是指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的雄体的性腺的分泌物,具有较为舒适的香味,既是一种高级香料,又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很多钓鱼人经常使用麝香酒或麝香米来垂钓,那么,麝香钓鱼好用吗

麝香的主要来源;麝主要分为林麝、马麝和原麝三种,林麝和马麝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西部地区,原麝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三种麝,以林麝的品种最佳,原麝也不错,林麝的麝香应用最广泛。

麝香的几个种类。麝香主要有天然麝香、人工养殖的麝香和化学合成的麝香。天然麝香产自野生的麝类,但是野生麝类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所以,天然麝香几乎无法获取的。但是,很多地区有林麝的人工养殖场,可以较容易地获取到人工养殖的麝香。化学合成的麝香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麝香酮,作为香精使用。

麝香酒;通过人工养殖林麝所获取的麝香,香味较为清淡,但还是比较舒适的。由于麝香不溶物水,微溶于酒,而且是一千克75度以上的酒精溶液才能溶解一克的麝香。所以,要想麝香具有诱鱼效果,就要使用高度白酒将麝香溶解在其中。所以,市面上很多低度麝香酒的钓鱼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因为麝香不溶于水,气味在水中就无法传播出去,也就无法诱鱼。

麝香米;市面上的麝香米都是一个噱头,前面我们说了,麝香难溶于水,直接加在米中,或者用麝香酒泡米,米中的麝香在水中是无法传播出去的。而且,即使是人工养殖的麝香,价格也是极其昂贵的,每克高达几百元,试问每斤价格十几元的麝香米怎么可能用真的麝香呢

中草药:鱼眼草的功效与作用

色斑的特点就是易长难除,这让女性朋友很苦恼,满脸的色斑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同样影响女性的工作,使女性朋友失去信心,想摆脱满脸的色斑,但又找不到好的祛斑方法,到底怎么才能祛除满脸的色斑,让女性恢复自信和美丽呢?

自制抗斑护容面膜

用50毫升的冷水,将桂皮5克,当归5克,白芨5克等3种药材浸泡30分钟后,煎取汁液,过滤待凉,然后取5毫升药汁混合5毫升的柠檬汁备用。接着,用蜂蜜加矿泉水调整成蜜水(约7-8:1)。首先,将蜜水用软毛刷涂于脸部,用面膜水沾取药汁和柠檬汁的混合汁液敷脸,15分钟后取下,洗净即可。注意蜜水可缓和柠檬汁的刺激,一定要先敷蜜水。每周2次,夜间使用最佳。有美白抗斑的功效。

自制白芨祛斑面膜

从药店采购白芨粉、白术粉、茯苓粉、珍珠粉,四粉等量混合,取适量用白醋调匀,蜂蜜润肤之后均匀地敷于脸部之上,待水分吸收后洗净即可。

自制七白膏面膜

香白芷、白蔹、白术各10份,白芨5份,细辛、白附子、白茯苓各3份。然后将这些药物研磨成细末后,用鸡蛋调成如弹子大小的小丸子,阴干备用。每天晚上睡前用温水将小丸子化开成浓汁,敷于脸部肌肤。在敷用面膜之前,可先用温水将脸洗干净。由于该品共有7种药材,有七白膏之称,且有祛除黑斑,润肤防皱的功效。

淡斑滋养面膜

配方:当归、桃仁、川芎、白芷、白附子、白及粉各50克;鲜奶、蜂蜜各适量。

功效:活血淡斑,增白皮肤,滋润养护。适用于脸上长黑斑,皮肤粗糙、萎黄暗沉的MM。

用法:用干净的小刷子将面膜均匀的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

制作:

(1)把上面六种中药各自捣成粉末,混合搅均后装瓶备用。

(2)然后取出1小匙中药混合粉,放入碗中。

(3)加入新鲜牛奶,充分搅拌调成糊状面膜。

(4)然后再往糊状面膜中加入1ml的蜂蜜调匀即成。

淡斑除皱面膜

配方:当归、桃仁、丹参、白芷、白附子、白及各50克,玫瑰、乳香精油各2滴,蛋清半个。

功效:美白淡斑、紧实除绉。

注意:皮肤敏感者慎用。

制作:

(1)将6种中药研成粉,混合后放进瓶子中备用。

(2)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入鸡蛋清搅拌成糊状。

(3)再加玫瑰精油和檀香精油,混匀即成。

珍珠抗皱面膜

配方:当归、白芷、白茯苓、白及、杏仁粉各50克,珍珠粉25克,水适量,蜂蜜少许。

功效:促进皮肤代谢、美白润肤、紧致除皱。

注意:夏季或油性皮肤者可不加蜂蜜。

制作:

(1)把以上五种中药粉末和珍珠粉混合,然后装瓶备用。

(2)取出1小匙中药混合粉末,放入碗中,加适量的清水调成糊状。

(3)然后再加入少许蜂蜜混匀即成。

玫瑰活肤面膜

配方:当归、白芷、绿豆、淮山、白及、杏仁粉各50克,玫瑰精油2滴,玫瑰花水适量。

功效:增白清洁、滋养润泽、紧实除绉、活血淡斑。

制作:

(1)把各种中药粉末混合后,取出1小匙,放入碗中。

(2)往混合粉末中加入适量的玫瑰花水,搅拌调成糊状。

(3)然后往糊状面膜中加入玫瑰精油混匀即成。

鱼眼草

(《滇南本草》)

异名星莠草、星宿草(《滇南本草》整理本),三仙菜(《云南中医偏方》),地胡椒、鼓丁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或菊叶鱼眼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小鱼眼草,又名:白芽草、白顶草、翳子花、地细辛。

一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茎略带紫色,密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倒卵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3.5~7厘米,宽1.2~2.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成耳形,边缘有不规则齿缺,在茎中部以下者,常成琴状羽裂,两面均被柔毛;无柄。头状花序极小,排列成圆锥花序,异型,球状或半球状;总苞不明显,苞片2列,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绿色,缘膜质,少被绒毛;花托半球形,具多数椭圆形突起;花管状,外缘为雌花,多列,花冠白色,圆锥形,先端2裂;中部为两性花,花冠绿**,钟状,先端4裂;雄蕊4,花药基部2齿裂;雌蕊I,花柱伸出花冠之外。瘦果扁平,无冠毛。花期春末至夏、秋。

生于溪边、路旁、山坡。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鱼眼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菊叶鱼眼草

二年生草本。形态与上种相似,但植株较大,高20~40厘米,茎部疏生白色柔毛。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药理作用菊叶鱼眼草全草毒性颇强。因曾引起家畜流产,故认为其作用性质类似麦角,但未经证实;可能此种流产乃因动物食后发生急性胃肠炎,反射性地引起盆腔充血所致。

性味《滇南本草》:"味苦,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祛翳。治疟疾,痢疾,腹泻,肝炎,妇女白带,日翳,口疮,疮疡。

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脏腑积热,泻绿水者,捣汁,乳炖服。或捣汁点水酒服,截疟。"

②《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治肝炎,小儿消化不良,夜盲,疮疡。"

③《贵州药植目录》:"清热除湿,解毒去翳。治疔疮,眼翳,小儿口疮,妇女白带。"

④《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痛,止泻。治感冒高热,腹泻,肝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治痢疾:鱼眼草一钱。捣烂,用开水冲服。(《云南中医偏方》)

提醒您:鱼眼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4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