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上海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毗邻太湖,历史上一直是鱼米之乡。

上海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上海市民历来偏爱粳米、糯米。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籼时粳”以来,上海大部分郊区开始种植粳稻。20世纪90年代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在20万平方公顷以上,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下降。据统计,2020年上海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9.0547万平方公顷,常规稻5.5660万hm,其中“国庆稻”品种约2067平方公顷,南粳系列软米面积约3.1967万平方公顷;杂交3.2327万平方公顷。

虽然上海水稻种植总面积不断降低,但是水稻单产一直稳步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初每667平方公顷不到500kg,提高到2020年平均产量超600kg。2004-2017年上海一直实行“免费统一供种”,2018年以来实行种子市场化供应,2020年开始实行水稻主导品种推介目录。2021年上海市发布水稻主导品种推介共16个,其中,早熟中粳类优质“国庆稻”品种2个,常规晚粳品种9个,优质杂交粳稻品种5个。

但随着近几年灾害性气候的频繁发生以及耕作制度的变革,上海及周边长三角粳稻种植区稻瘟病频繁暴发,目前生产上主推的优质软米品种对稻瘟病抗性普遍偏弱,给优质稻米绿色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导致优质软米品种推广应用面临极大的风险,也制约了优质食味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优质食味水稻抗性育种将变成一项突破种源“卡脖子”工程的关键目标。未来上海水稻育种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可能以稻瘟病抗性过关为基础。

水稻梯田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南方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水稻梯田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化发展:水稻梯田的生态环境对水稻生长至关重要。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生态化的发展,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和方法,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水稻品质。2.产业化发展:水稻梯田的生产和经营应该走产业化道路,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推广营销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3.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水稻梯田的发展应该走智能化道路。通过采用智能化农业技术,如农业物联网、无人机、机器人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智能化农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4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