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多少种?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地衣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000个物种。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个物种已被确认,有258650种开花植物15000种苔藓植物。绿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
植物到底有多少种数?
全世界的植物约有植物共370,000种; 共分九大门, 分别为: 1. 被子植物 226,000种 (再分两大纲) 1.1 双子叶植物172,000种 1.2 单子叶植物54,000种 2. 裸子植物800种 3. 蕨类植物12,000种 4. 苔藓26,000种 5. 藻类33,000种 6. 真菌50,贰00种 7. 地衣20,000种 8. 细菌1600种 9. 蓝藻植物2000种
中国植物有多少种
中国也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
北半球寒、温、热各带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看到。水杉、水松、银杉、杉木、金钱松、台湾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树等为中国所特有。水杉是一种高大乔木,被列为世界古稀名贵植物。金钱松产于长江流域山地,叶子簇生在短枝上,状如铜钱,春夏苍绿,秋天变黄,是世界五大庭园珍贵树种之一。中国食用植物有2000余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长白山的人参、 *** 的红花、宁夏的枸杞、云南和贵州的三七等,均属名贵药材。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牡丹,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中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向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与伦比的。
植物有哪几种种植方式?
1、孤植:单位面积中只植一株,一般为树冠较大、树型优美的大型乔木。
2、列植:为固定行列栽植方式,如列兵排列一线,多用于行道树。
3、对植:对称式栽植,一边一株,多指在路旁两侧应用。与列植同为规则式种植方式。
4、丛植:丛植是以3~10株同种或几种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这是一种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
5、片植:指较大面积地同植一种树木,乔木、灌木都能应用。
6、群植:则是将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通常数量较大,十几株至几十株不等,甚至更多,以更加突出群体美,增强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适合大面积场所的布置、植物园的建造。
7、混植:即两种以上的树种混合栽培的方式,但要求条理有序、自然美观,不能有凌乱感。
植物分类的标准有哪几种
一、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1.乔木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 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3.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决明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茎的性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的紫藤为木质藤本。 藤本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如瓜类、豌豆、薜荔等具有卷须或不定气根,能卷缠他物生长;缠绕性藤本,如牵牛花、忍冬等,其茎能缠绕他物生长。
二、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 1.陆生植物 生于陆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3.附生植物 植物体附生于它物上,但能自营生活,不需吸取支持者的养料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热带兰。 4.寄生植物 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组织内吸取养料为自己生活营养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植物,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5.腐生植物 生于腐有机质上,没有叶绿体的植物,如菌类植物、水晶兰等。
三、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活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
世界上的植物有多少万种?
全世界的植物约有植物共370,000种;
共分九大门, 分别为:
1. 被子植物 226,000种 (再分两大纲)
1.1 双子叶植物172,000种
1.2 单子叶植物54,000种
2. 裸子植物800种
3. 蕨类植物12,000种
4. 苔藓26,000种
5. 藻类33,000种
6. 真菌50,000种
7. 地衣20,000种
8. 细菌1600种
9. 蓝藻植物2000种
植物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的 ?
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统称为陆生植物.陆生植物又分为溼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①溼生植物.在潮溼环境中生长,不能忍受长期间的水分不足,抗旱能力最小的陆生植物,称为溼生植物.溼生植物又分为两个亚类,一个亚类是阴性溼生植物,另一个亚类是阳性溼生植物.阴性溼生植物是典型的溼生植物,主要分布于阴溼的森林下层,如热带雨林中的各种附生蕨类和附生兰科植物,这些种类由于叶片极薄,或由于气生根外面生有根被,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还有一些阴性溼生植物生长在热带森林下层廕庇溼润的环境中,如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秋海棠(Begonia evansiana Andr.]等.这些种类的根系极不发达,叶片柔软,海绵组织发达,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却不发达.阳性溼生植物主要生长在阳光充沛,土壤水分饱和的环境中,如稻(Oryza sativa L.),灯心草[Juncus decipiens(Bus-ch.)Nakai],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等.由于土壤经常发生短期干旱,特别是大气溼度较低,因此这一亚类植物的溼生形态结构不明显.叶片有角质层,输导组织比较发达,但由于适应潮溼土壤的结果,根系不发达,没有根毛,根,茎,叶内都有通气组织并互相连接.
②中生植物.生长在水溼条件适中的陆地上的植物,称为中生植物.中生植物的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一般栽培作物大多是中生植物.由于环境中水分的减少,中生植物具有一整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和功能.它们的根系和输导组织比溼生植物发达,叶片表面有角质层,栅栏组织比较整齐,比溼生植物发达,叶片中虽有细胞间隙,但没有完整的通气组织.
③旱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生长,能忍受较长时间干旱而仍能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旱生植物又可分为两个亚类.一个亚类是含水分极少的少浆液植物,如骆驼刺(Alhagi pseudalhagiDesv.),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等,另一亚类是多浆液植物(肉质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科(Cactaceae),番杏科(Aizo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等科的植物.
少浆液植物有两个特征,一是叶面积小甚至退化,以减少水分蒸腾,二是根系非常发达,能增加吸水量,保证水分供应,以维持水分平衡.多浆液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根,茎,叶薄壁组织变为储水组织,储水能力非常强.以致它的茎叶成为肉质.有些种类的叶退化成刺,改由绿色的茎代行光合作用.
世界上有多少种植物?
全世界的植物约有植物共370,000种;
共分九大门, 分别为:
1. 被子植物 226,000种 (再分两大纲)
1.1 双子叶植物172,000种
1.2 单子叶植物54,000种
2. 裸子植物800种
3. 蕨类植物12,000种
4. 苔藓26,000种
5. 藻类33,000种
6. 真菌50,000种
7. 地衣20,000种
8. 细菌1600种
9. 蓝藻植物2000种
1. 被子植物
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大门, 与裸子植物合称种子植物。与其他植物不同之处是此类植物是有种子的特性,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级, 最繁茂和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 胚珠包藏在子房内; 孢子体高度发达, 配子体进一步简化,胚乳在受精后形成; 花粉粒停留在柱头上, 不能直接与胚珠接触; 子房经受精后继续发育, 形成果实, 因此种子是包被的, 故称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在中生代后期开始大量出现, 现分布于全世界, 种类多达30万种。它们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又可分为(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
1.1.木兰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种子的胚具有两枚子叶;茎部维管束排列为圆周形, 有形成层, 能使茎继续加粗; 叶脉网状, 花的各部分为5数, 有时4数。植物体具各种习性行(纤细的草本到粗壮的乔木)。此纲包含常见的绝大数植物类群, 在分类学上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由双子叶植物进化而来。
1.2.百合纲 (单子叶植物纲): 胚具1枚子叶.茎部维管束多为星散排布, 通常无形成层而不能进行逐渐加厚; 叶脉通常为平行脉或弧形脉,稀为网状脉或羽状脉; 花的各部通常为3数; 主根一般不发达, 而为须根系所代替。现在一致认为单子叶植物纲在进化历程中是后起的; 至于它们是否属一自然类群, 仍有争论。虽然这类植物在物种的数量上远不及双子叶植物纲为多, 但与之具相当的重要性。
备注: 生物分类方法「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分为动物界及植物界; 而植物界再分九大门; 被子植物门再分两大纲, 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
世界上有多少种植物
在这个世界上,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就是植物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植物大约有50万种,其中科学家已经命名的植物大约有35万种。
它们的形状、结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各有不同。最初的植物结构简单,种类很少,经过数亿年漫长的岁月,植物也同其他生物一样,不断地进化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已发现的植物种类几种 10分
上万种
花有多少科目
1.中国兰花(春兰、惠兰、台兰、建兰、墨兰、寒兰、兔耳兰)
1.形态特征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绝大多数为地生兰。各部器官的特征如下:
1.主瓣(中萼片);2.捧心(花瓣);3.鼻(蕊柱);4.副瓣(倒萼片);5.花梗;6.叶鞘;7.舌(唇瓣)
(1)兰根为肉质须根系,粗细相等并且肥胖粗壮,皮层细胞发达,还有共生的根菌附在根尖的外面,并有菌丝侵入表皮细胞的间隙内,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起着根毛的作用。
(2)兰茎大部分兰科植物都有膨大多节的地下假鳞茎,叶和花葶均自假鳞茎上抽生而出;它的形状因种类不同有圆形、卵圆形、扁球形、柱形等等。假鳞茎内能贮存水分,因此比较耐旱。
(3)叶除少数种类外,每个假鳞茎上的叶片都是一次抽生出来的,并且只长一次,叶片枯黄后地下的假鳞茎也随着枯死,新叶是由新生假鳞茎生出来的。
叶片多呈剑形,革质,挺拔而坚硬,纵向叶脉明显,叶背叶脉凸出,多数无叶柄。
(4)兰花花被的外轮为花萼,内轮的为花瓣;花瓣中还有一枚特殊的唇瓣。雌雄蕊合生成蕊柱。
中国兰花除个别的种类外,在一支花葶上都开花数朵,由下向上数第二朵首先开放,然后是下面第一朵和上面第三朵开放,以后依次由下向上陆续开放。从花葶生长的姿态可分析出该种兰花的习性,凡花葶直立生长的都是地生兰,花葶弯曲的多是半附生兰,花葶下垂的多是附生兰。
(5)兰果在花卉学中将兰花的果实叫做“兰荪”,兰荪为蒴果,长卵圆形,具3~6棱;果熟后蒴果自脊部裂开而将种子散出。
(6)兰籽兰花的种子极其细微,每个蒴果含种子几万到上百万粒之多,种子内含空气,不易吸水,可漂浮在空气中,但发芽率极低。
2.主要栽培种及其分布情况兰属植物共有40几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亚热带地区;用于栽培的主要有以下7种:
(1)春兰(草兰、山兰)叶狭线形,4~8片聚生,长20~40厘米,宽0.6~1.1厘米,叶缘有不明显的细齿。花葶直立,花单生或双生,黄绿色,也有白色和紫色品种。早春2~3月间开花。分布在浙江、安徽、河南和甘肃南部;以及四川和云南的山野中。
(2)惠兰(九节兰、夏兰)叶线形,5~7片聚生,叶缘粗糙,横切面呈“V”字形,比春兰宽且长,直立挺拔。花葶直立,高30~80厘米不等,每葶着花5~13朵,淡**,唇瓣白色,上具紫红色斑点,香味较淡。花期4~5月。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以浙江为最多。
(3)台兰(金棱边、小蜜蜂兰)叶片短,宽而平滑,长15~30厘米。花葶斜出,比叶片短,每葶着花15~20朵或更多;花小而密聚,外瓣赤褐色,内瓣边缘带**,无香味。花期4~6月。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耐寒能力强。
(4)建兰(秋兰、秋惠)叶宽线形,2~6片聚生,近直立生长,叶缘粗糙,长50厘米左右。花葶直立高30厘米,每葶着花6~12朵,黄绿色至淡黄褐色,上具暗紫色条纹,香味浓。花期8~9月。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各省。
(5)墨兰82(报岁兰)建兰的形态特征叶长剑形,4~5片聚生,长60~80厘米,宽3厘米,表面光亮,中肋略下凹,挺拔直立。花葶长约60厘米,每葶着花5~10朵;花色较深,上面具紫褐色条斑,香味浓。花期12月至来年2月。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较耐寒(6)寒兰叶狭线形,长35~70厘米,宽1~1.7厘米,直立生长。花葶细而直立,每葶着花5~7朵;外花被片窄长,内花被片短宽,黄绿色略带紫色,还有青、紫、桃红、白、黄等花色品种,具芳香。花期10~12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和湖南等省。
(7)兔耳兰叶片短,呈狭椭圆形,基部有较长的叶柄,2~4片聚生。花葶长约20厘米,每葶着花5~6朵,淡绿色;唇瓣不明显,3裂,中央裂片反卷,白色上有紫色条斑。花期5~7月。原产于我国垡南、西南和台湾。
3.习性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春兰和惠兰的耐寒能力较强,寒兰、墨兰的耐寒能力居中,建兰、台兰和兔耳兰的耐寒能力差。总的来说,在其原产地可在露地生长,向北则需盆栽于室内越冬。
中国兰花大都是地生兰,只有兔耳兰为附生或半附生兰,在原产地多野生在湿润的山谷疏林下。在山岭南坡阳光较多的地方叶片发黄,但开花较多;在山岭阴坡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叶丛繁茂,叶色油绿,但开花较少。
中国兰花要求很高的空气湿度,但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土壤必须通气透水,这是因为它们的肉质根能贮存水分,假鳞茎也生长在土中,还有与根系共生的根菌的呼吸作用都比较旺盛,需要良好的通气条件,一旦通气不良,肉质根和假鳞茎就会腐烂。它们的叶片表面都被有蜡质层,能阻止水分蒸发,一时缺水也不会凋萎。要求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pH值应在5~6之间,空气的相对湿度应达到75%以上。
4.繁殖方法家庭养花均进行分株繁殖。盆栽兰花3~4年应分栽一次。分株应在兰花处于半休眠状态时进行,墨兰、寒兰、惠兰、春兰等冬、春两季开花的应在秋季分盆;建兰、台兰、兔耳兰等夏末和秋季开花的应在春季分株。
用于分株繁殖的母株必须生长良好,无病虫危害。分株前应停止浇水,只向四周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经过一周的时间迫使。地下根茎稍稍萎蔫,变得棉软以后再脱盆分割,以免假鳞茎和肉质根受损。
脱盆后抖掉全部泥土,先剪掉老朽枯萎的老根和假鳞茎,然后再找出假鳞茎和假鳞茎相连的根状茎,这个部位叫做“马道”;以2~3个带有叶丛的假鳞茎为一个分割单位,从“马道”处剪开,分别上盆栽种,每盆可保持2~3叶片,当年即可观赏并开花。在专业园林中生产兰花时,过去多采用播种方法,必须制作培养基,保持恒温恒湿,并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播后半年到一年才能萌芽,8~10年才能开花。目前已改用组织培养来生产试管苗,以芽为外植体,接种在培养基上以后4~6周产生小小的原球体,将原球体一分为四重新培养,1~2个月后又可重新分割原球体来扩大种原。由原球体上长出芽和根而形成花苗。因此,用很少一点材料就能生产出成千上万棵花苗来。
5.栽培和养护栽种前先把盆底排水孔凿大,垫上3厘米厚的碎瓦片,撒上豆石将瓦片间的空隙填满。
南方种兰多用红山泥合成1.5~2厘米厚的泥饼,再乘湿把泥饼切成小块,晒干后抖开,从而做成蚕豆大小的泥丸。用这种泥丸做栽培基质,由于泥丸间的间隙较大,通气透水性能极为良好,肉质根和假鳞茎位于泥丸之间,可以正常呼吸,与肉质根共生的根菌则扎入湿润的泥块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营养元素。
我国北方没有红山泥,普通胶泥都呈碱性反应,不能用来种兰,需调制酸性腐殖土。取褐泥炭1份打成小块,松针土2份(可用松木锯末来代替)、小块炉渣1份、大粒河沙1份,混匀后做培养基质使用。
上盆前,先用洒壶把培养土润湿,含水量不要超过60%;栽种时切勿深栽,以假鳞茎的顶端与土面相齐为准,填土后提起花盆在土地上墩实,不要用手接压;然后放在疏荫下,暂时不要浇水,经常向四周喷水,将空气湿度提高到80%以上,一周以后再正常浇水。
兰花应蔽荫养护,但也不要完全蔽荫,否则开花不良。春、夏、秋三季最好放在室外疏荫下养护,加强通风防暑降温。室内如装有空调机,盛夏季节移入室内则更为安全。为了减少经常喷水带来的麻烦,可准备一个浅水盆,在水中放一个倒置的瓷盆,再把兰花的花盆放在瓷盆上,可使兰花四周始终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南方养兰不存在水质问题,北方水质含碱,长期浇灌硫酸亚铁容易造成盆土僵化,可浇灌凉开水或经日光晒过的凉水,如果有条件并且养的兰花不多,浇灌饮用水公司送货上门的蒸馏水则万无一失。盆土应间干间湿,不能积水。
兰花忌肮脏的有机肥料,可施用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生长旺季每半个月追施一次,每年共施5~6次。单纯施用化肥叶面不亮,开花不香;最好在抽葶前用竹块在盆土四周插孔,向孔内滴入几滴食用油,每盆施用量不要超过25毫升,仅施一次即可取得明显效果。
2.热带兰花(卡特兰、兜兰、石斛、棒叶万带兰、齿瓣兰、美丽兜兰、蝴蝶兰、贝母兰)
1.种类及形态特征热带兰花的种类繁多,它们的花型大,姿态奇妙,颜色艳丽,观赏价值极高,但没有香味。用于花卉栽培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卡特兰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有短根茎,根茎节部膨大呈假球茎;在假球茎的顶端生出厚革质叶片1—2枚。花轮很大,直径可达20厘米,各瓣离生,唇瓣极大,侧方的裂片包围蕊柱,蕊柱长而粗壮,先端宽。花冠红色至紫红色;秋、冬开花,花期长达一个多月,插花水养可维持10~14天之久。
(2)兜兰又名囊兰。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根状茎匍匐生长。叶革质,表面有沟。花葶自叶间抽生而出,每葶着花1朵,个别的可着2朵。外花被有一片直立生长,非常耐看;唇瓣膨大呈囊状,蕊柱很短。冬、春两季开花。其中香港兜兰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花期6~9月。
(3)石斛原产于我国云南,现广布于亚洲热带及新西兰。有地上茎,茎丛生直立而细长。叶柔软,革质,矩圆形,顶端有圆裂。花着生在茎秆上端的节部,每枝着花1~4朵;花径约8厘米,白色,顶端略带淡紫色。上花被片和内花被片形状相似,外侧的花被片与蕊柱合生,呈囊状;唇瓣宽卵状矩圆形,富于变化,唇盘上有一个紫斑,基部有鸡冠状突起。花期8~12月。
(4)棒叶万带兰原产于我国云南南部。有地上茎,茎秆木质化,具攀援性。叶棒状,在茎秆上呈两列状着生。在茎秆的叶腋间抽生花葶,每葶着花3~4朵;花径约7厘米,紫红色;内外花被相似,唇瓣上有毛,**,下面无突起,蕊柱短粗。花期7~8月。
(5)齿瓣兰原产于墨西哥。每个假鳞茎可抽叶2片,株高8~13厘米,叶厚革质。花葶下垂,长30~60厘米,每株开花30朵左右,红色;唇瓣玫瑰红色,被有**或红色斑纹。
(6)美丽兜兰原产于印度北部。无假鳞茎。叶色有淡绿也有深绿。花葶长25~30厘米,每葶着花1朵,很少有开2朵,花径可达13厘米,兜部特大,黄绿色,并布有褐色斑块或斑纹。9月至来年2月开花。
(7)蝴蝶兰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地上茎很短,长仅2~3厘米。叶大型,每株抽葶1至数根,呈拱形生长,有的有分枝,长70~80厘米,每葶着花1至数朵。花径约10厘米,花冠蜡质状;唇瓣白,色,裂片大,颈部**带有红斑。花期10月至来年1月。
(8)贝母兰原产于喜马拉雅南麓。株高5~8厘米。假鳞茎上有皱纹。花葶长约15厘米,每葶着花7朵,纯白色,花径5~7厘米,唇瓣及流苏状毛均为浅橙**。花期12月至来年3月。
2.习性热带兰花都是附生性植物,多附着在热带雨林的大树干上生长,有的则着生在岩石及多湿的山林溪畔树桩上。春、夏两季是它们的主要生长期,雨季生长最旺,在此期间要求高温高湿;秋季生长缓慢,冬季生长停止而处于半休眠状态。
热带兰花对光照、水分和温度的要求因种类不同略有差异。卡特兰对光照的要求稍多一些,冬季需保持15~20℃的室温,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在早春嫩芽抽生时不能通风过多,否则新芽容易枯萎。兜兰的越冬温度比卡特兰要求低些,但花期要求的温度高,忌直射阳光。石斛对温度的要求高,夏季应蔽荫养护,冬季应见斜射阳光,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棒叶万带兰对空气湿度要求极高,对栽培基质中的含水量则要求极低;冬季应保持22℃以上的室温才能把它们养好。其它热带兰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大同小异,都怕直射阳光,喜很高的空气湿度,栽培基质需疏松透气,四季均需保持高温。
3.繁殖方法可播种也可分株。因种子细微,播种需要完好设备,很长的时间和复杂的技术,家庭养花只能用分株方法来繁殖花苗。
分株时用锋利的修枝剪把假鳞茎之间相连的根茎(马道)剪开,立即在剪口上涂抹硫磺粉防腐。凡是带有潜伏芽的假鳞茎可直接栽入花盆,它们很快就能抽生叶丛;没有潜伏芽的假鳞茎不要直接上盆,先集中摆放在一个浅盆中,用湿泥炭或湿锯末覆盖起来,放在25℃左右的室内催芽,待它们长出潜伏芽后再分别上盆栽种。
石斛有地上茎,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自茎节部位抽生出幼小的植株,这些幼株既有茎叶又有幼根,把它们切下来单另栽种都能成活。也可剪茎段扦插,把它们插入褐泥炭中,保持高温和80%以上的空气湿度,不久即可生根萌叶。齿瓣兰、蝴蝶兰等的再生能力很强,可把未开花的花葶剪成2~3厘米长的小段,平置在温暖湿润的泥炭藓上,一个多月也可生根萌叶。大规模生产时均通过组织培养来生产试管苗。
4.栽培和养护栽培热带兰花不能使用培养土,某栽培基质不需深厚,必须疏松透气排水良好,pH值在5~6之间,呈酸性反应。现将常用的配方列表如下。
热带兰花栽培基质成分及配合比例表(体积比)
热带兰的种类山毛棒叶紫箕根水龙骨根泥炭藓草皮土干牛粪锯末一般热带兰花321兜兰1121根系娇嫩的齿瓣兰11石斛通兰1122贝母兰11222蝴蠊兰、万带兰2113栽种时应尽量使用小盆,只要能将根系容下即可。室内陈设时应经常用小型喷雾器弥雾,盆内略显湿润即可,切勿大水浇灌。蔽荫养护,避开直射阳光。不要向盆内浇灌有机液肥,可将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的1000倍液用注射器注入假鳞茎或地上茎秆,效果相当显著。
一、百合科是被子植物的一大种群植物,属单子叶植物类。约有250属 350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在温带与亚热带地区。中国有60属约 560种,南北均产。
百合科在中国60属,近600种,遍布中国。百合科中既有名花,又有良药。有的还可以食用。主要的属有葱属、菝葜属、百合属、沿阶草属、黄精属、天门冬属、贝母属等。知母属、鹭鸶兰属、白穗花属等为中国特有。
二、山茶科是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多为常绿木本。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花两性,少数单性。苞片2至多数,脱落或宿存,常具有分类的价值。萼片多数或5数,有时与苞片分不开,二者逐渐过渡,组成苞被片。
花瓣多数至5数,白色、红色或**;多少合生。雄蕊通常多数,子房上位,少数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个。蒴果,或不开裂的核果和浆果。约30属750种,主要分布亚洲的亚热带和热带。中国有15属500种。
三、蔷薇科(Rosaceae),双子叶植物纲,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颜色各种;花托多少中空,花被即着生于其周缘;萼片4-5,有时具副萼;花瓣4-5或有时缺;雄蕊多数,周位,稀5或10;子房由1至多个、分离或合生的心皮所成,上位或下位。
花柱分离或合生,顶生、侧生或基生;胚珠每室1至多颗;果为核果或聚合果,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稀蒴果。
四、旋花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茄目的一个科。约有60属,1650种,广泛分布在全球,主要产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代表物种有菟丝子、蕹菜、月光花、丁公藤等。
五、木兰科,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一个较原始的科。广义的木兰科包括有木兰亚科、八角亚科、五味子亚科、水青树亚科等,狭义的木兰科指木兰亚科和鹅掌楸亚科。
百度百科-百合科
百度百科-山茶科
百度百科-蔷薇科
百度百科-旋花科
百度百科-木兰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5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