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该如何在秋冬季进行科学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1选择品种与种子消毒
挑选蔬菜品种是整个种植过程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步骤,如果品种选择不当,会直接降低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因此,种植户需要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
另外,需要根据倒茬要求,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倒茬时间一般为两三年,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
品种选好后,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可以采用温汤浸种方式,即将种子放人种子量五六倍的55左右的水中浸泡10~25?min?,边浸泡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完毕,将水温迅速降至30℃左右,继续进行浸种。
2配制营养土
在配制营养土的过程中,可以将菜园土和腐熟的农家肥按照6:4的比例进行混配,并且适当掺配多菌灵粉剂、敌百虫等,混合均匀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备用。
3播种育苗
种植人员需要先充分浇灌苗床,再将种子播撒在上面,并搭建遮阳网,以达到保湿和防晒的目的,
当种苗出土率达70%时,可以拆除遮阳网和地膜,但需在苗木周围撒一层湿润的薄土,并注意是否存在戴帽出土情况。
4定植
4.1整地与施底肥
种植户挑选栽植地块时,需要注意地块是否具有良好的排灌能力,而且需要施加有机肥作为底肥来保证蔬菜健康生长。通常,667?m?地施加腐熟的有机肥2t、磷酸二铵30~50?kg?。种植人员一般要深翻土地40?cm?,起高垄(15?cm?左右),深翻整地的同时进行施肥,之后用完整的地膜覆盖栽植区域。
4.2适时移栽
移栽时间需要根据种植蔬菜种类、茬口安排等来确定。移栽密度需要根据蔬菜品种而定:如茄子种植行距为50~70?cm?、株距为40~50?cm?;菜豆种植行距为50~60?cm?、株距为25~30?cm?。移栽通常采用穴栽方式,将蔬菜幼苗带土移植到定植穴中,使根部与孔穴土壤充分接触,避免出现根系悬空现象。移栽后,需要适当进行浇水,并做好孔穴封堵工作。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时间和方法)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消费者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高质量的蔬菜可以卖个好价格,质量差的价格就低,这就要求我们在蔬菜的生产上要做到精细管理,只有精细管理做到位,蔬菜的质量和品质才会提高,卖个好价格,这样投入的人工就比粗放管理多,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人可以管理2-3亩茄果类蔬菜。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北方地区,要想在四季都能食用到新鲜的蔬菜,必须靠大棚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是蔬菜中的主导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保证蔬菜的品质,必须掌握蔬菜栽培技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搭建大棚
在搭建大棚前应确定是用来长期栽培蔬菜还是短期栽培,长期栽培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比较高、设施齐全,坚固的大棚。如果是用来短期栽培,可搭建简易的大棚,可降低投入成本。符合高标准要求的大棚,应具备高为2.2米以上、跨度为12米左右、使用金属或木质材料建设等基本条件。短期栽培蔬菜搭建中棚或小棚即可,标准为高度1.5米左右,跨度为3-5米。大棚内的土地面积主要依靠大棚的长度来确定,如果蔬菜栽培的量比较大,可以适当增加大棚的长度。
二、选择蔬菜种类
为了合理利用大棚,不至造成浪费,提高大棚投资回报率,应在经过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蔬菜的栽培及生长规律,在不同季节进行套作和间作,使大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春季以栽培黄瓜、番茄、茄子等时令蔬菜为主,夏季可栽培豆角、辣椒等,秋季可栽培大_菜、花椰菜等,冬季可栽培油麦菜、生菜、菠菜等,也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栽培品种进行调整。进行套作和间作,就是按照蔬菜不同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交替栽培,使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三、栽培与管理技术
3.1育秧栽培
采取育秧栽培的方法,可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及生长效率。育秧一般是在钵体中进行的,钵体多用塑料制成,具有吸热保温的功能。土壤是秧苗生长的重要依托,育秧前应先进行营养土的配制,可选择山地腐殖土,过筛后与腐熟的有机肥掺混均匀,有机肥也需过筛。土和肥的比例为3:1,混匀后装入每个钵体内中。有机肥以鸡粪或牛粪农家肥为宜。用这种方法配制成的营养土,肥力高、疏松性好,可保温保墒,有利于幼苗根系发育,培育出健壮蔬菜秧苗。营养土配制完成并装入钵体后,在每个钵体中播种2-3粒,用薄土覆盖,再适量浇水,使钵体内的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待秧苗长到5厘米高时,进行分苗定植,即将秧苗分植在大棚土壤里。定植时可先将适量的生根粉撒在栽植坑里,可起到壮根的作用。
3.2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
定植后要立即进行浇水,以确保为秧苗提供充足的水分,还可以用水控制土壤的温度,避免发生低温冷害。浇水要在晴天、棚内温度达到20℃以上进行,避免浇水导致土壤温度过低。
(2)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应根据秧苗的生长和土壤表面的板结情况,适时进行。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清除田间的杂草。培土一般一年中需进行2-3次,幼苗期培土易浅,防止伤到苗根,成秧期可稍深,彻底破坏土壤板结,有利于土壤保温保墒,使幼苗在适温和良墒的条件下生长。稍深培土还可以将杂草根部斩断,防止杂草再生。
(3)适时炼苗
幼苗的生长期应进行适时炼苗,提高秧苗的抗性,使其对温度变化逐步适应。炼苗可选择在晴天进行,将大棚的通风口打开,进行适当通风。晴天时大棚内的温度会达到30℃以上,可利用通风的方法降低大棚内的温度,让秧苗适应稍低的温度环境,可以防止冻害或其它病虫害。
四、大棚的保温措施
大棚蔬菜栽培,控制温度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大棚白天的温度较高,但到了晚上温度会大幅度降低。为了防止秧苗出现冻害,应采取为大棚保温的措施。
4.1盖草帘
可采用晚上加盖草帘,白天揭去的方法,达到为大棚保温的目的。加盖草帘后,可减少大棚热量散失,使夜间大棚内的温度也能保持在18℃左右,比较适宜秧苗的生长。
4.2覆地膜
大棚育苗应以三膜育苗的方式为宜,三膜即覆盖三层地膜保温。第一层膜可在播种后覆盖钵体或苗床上,第二层膜覆盖在第一层膜上部50厘米处,双膜覆盖可以有效地隔绝冷空气。而第三层膜应在夜晚气温非常低时覆盖,在第二层膜上方3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膜。三重保险,可以确保幼苗远离冻害,健康生长。而在幼苗定植栽培后,要在地面上覆盖一层地膜,覆盖时应将地膜支起,与苗的尖部保持20厘米左右的距离,使秧苗生长空间内的氧气充足,并可以较好地储存热量。如果遇到极严寒天气,在夜晚于棚顶加盖草帘的同时,还应在草帘上再覆盖一层地膜,形成新的保温隔寒层,可防止大棚内温度过低。
4.3地膜选择
地膜应尽量选择深颜色的,有利于紫外线顺利透过地膜,辐射至大棚内,起到杀菌作用,还可以抑制秧苗徒长,提高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力。另外,深色膜还具有保温性好的特点,更有利于保温。浅颜色的地膜会阻止紫外线通过,不利于大棚内秧苗的生长。
五、防治病虫害
大棚蔬菜常见病虫害包括菌核病、灰霉病、霜霉病、蓟马、粉虱等。防治的主要措施是经常对大棚进行通风炼苗,增强秧苗的抗病性。将大棚内的温度和温度控制好,因为许多病虫害都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病虫害发生后要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将发现的病秧拔除,利用对症的农药兑水后喷洒。
六、结语
总之,栽培大棚蔬菜,是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良好渠道,也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各地应该鼓励和支持大棚蔬菜栽培业的良性发展,为这项产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也应对大棚蔬菜栽培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大棚蔬菜栽培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6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