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环翠区的地理环境

2012年,环翠区植物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有3种,中国珍稀濒危树种1种,省稀有珍贵树种12种,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树39棵。

环翠区的地理环境

野生经济植物70科248种,如车前、地黄、天麻、黄芩等;野生牧草12科92种,如马唐、黄背草、白茅草等;木本植物70科457种,其中,乔木315种,灌木112种,主要有:紫穗槐、白腊、柽柳、黄荆、酸枣、胡枝子、野蔷薇、扁担木、紫柳、杞柳、盐肤木、牛奶子、木半夏等。藤本30种,主要有:葛滕、紫滕、野葡萄、单叶蔓荆、软枣猕猴桃、爬山虎等。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山楂、葡萄、大枣、樱桃、杏、李子、海棠、柿子、板栗等。观赏花木树种主要有:雪松、侧柏、千头柏、龙柏、合欢、垂柳、樱花、月季、玫瑰、冬青等(多为引进种)。野生和栽培经济药材植物有70科248种。野生草类12科92种,主要有:马唐、黄背草、月见草、白茅草、结缕草、羊胡子草、苜蓿草等。

环翠区动物有7门25纲84目883种(包括水生动物)。其中陆生野生哺乳动物有梅花鹿、狐狸、豹猫、獾、黄鼬、刺猬、野兔、蝙蝠等。鸟类已查到250种,其中候鸟、旅鸟占70%以上,留鸟种类较少。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一级的有梅花鹿、中华秋沙鸭、金雕、黑鹮4种,二级的有大天鹅、鸳鸯、灰鹤、苍鹰等12种;其余鸟类及狐狸、豹猫、獾、黄鼬、刺猬等列入山东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环翠区浅海和潮间带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据资料统计,有海洋生物资源700余种,其中,动物600余种,植物100余种。动物中,鱼类主要有大黄鱼、小黄鱼、梭鱼、鲻鱼、鲈鱼、鲅鱼、青鳞鱼、太平洋鲱鱼、鲳鱼、黄姑、比目鱼等100余种;虾蟹类主要有鹰爪虾、对虾、毛虾、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等;贝类主要有栉孔扇贝、鲍鱼、泥蚶、菲律宾蛤仔、文蛤、毛蚶、魁蚶、牡蛎、中国蛤蜊、四角蛤蜊、贻贝、青蛤等;棘皮类中有刺参、海蜇、马粪海胆、海星等。植物中,藻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石花菜、条斑紫菜、大叶藻等。 1978年,农业总产值6996万元,农业总收入66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摆脱“以粮为纲”的左倾思想束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林、牧、副、渔等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989年,农、林、牧、副、渔各业产值比例为28.73:3.23:13.22:9.18:45.64,农业总产值达到23343万元,农业总收入达到181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8元。

2000年,蔬菜、花生的种植面积分别由1990年的652.1公顷、2920公顷扩大到2090公顷、5346.7公顷,产量分别由1990年的39217吨、7341吨增加到131830吨、19916吨;果园面积(受工业用地和老果园砍伐等因素影响)由1990年的4199公顷增加到4433公顷,产量由28321吨增加到75432吨;水产品总产量由1990年的52889吨增加到411330吨;农业总产值达到156629万元,农业总收入达到1237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0元。

2012年,环翠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9.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9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92元。 环翠区工业在1958年后,按照“农轻重为序”、“大中小同时并举”的方针,坚持“土法”上马,“四小”起步,采用“以老养新”和“厂队挂钩、产品扩散”等工业扩散方式,先后发展了机械、化工、轻工、建材等工业,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0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64家,职工8517人,固定资产原值2620万元,工业总产值6603万元,利润980万元。

1978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48家,职工20094人,固定资产原值11217万元,工业总产值29886万元,利润3327万元。

198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214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7317万元,利润总额10718万元。1987年成立地级威海市、设立环翠区后,受规模大、效益好的重点企业划归市属,市区工业布局规划调整和行政区划变动等因素的影响,1988年环翠区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由1987年的211家减至179家,其中,国有、集体企业分别由38家、173家减至17家、162家,环翠区工业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底子薄、发展受限、以镇(街道)工业为主的局面。

2000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8.0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8.79亿元,实现利税11.4亿元,利润总额7.40亿元。

2012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7.49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27.94亿元,实现利税29.92亿元,利润总额19.67亿元。 改革开放前,第三产业受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主要从事一些商品贸易和旅店、餐饮活动,经营面窄,发展缓慢,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小。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得到重视,开始崛起和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品贸易、旅店、餐饮等传统行业得到较大的提升。

2000年,环翠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9亿元,占环翠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7.4%。2000年后,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商贸旅游及会展业、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文化娱乐、居民消费等公益性服务业快速崛起,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2012年,环翠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8亿元,占环翠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9.94%。

中文名称: 羊胡子草 、卵穗苔草

科名:莎草科

原植物 丛毛羊胡子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4~80cm。根状茎粗短。杆密丛生,基部具黑褐色叶鞘。叶基生,无杆生叶;叶片线形,长50~60cm,顶端渐狭成刚毛状,边内卷,具细齿,基部鞘状。长侧枝聚伞花序伞房状,长6~22cm;苞片叶状,长于花序;小苞片披针形,顶端刚毛状;小穗多数,单生或2~5个簇生,长圆形,长6~12mm,基部有空鳞片4片,2大2小,卵形,顶端具小短尖,褐色,膜质,中肋呈龙骨状突起;有花鳞片同空鳞片而稍大,长2.3~3mm;下位刚毛极多数,成熟时长超过鳞片,长达7mm,无细刺;雄蕊2,花药顶端具紫黑色披针形的短尖;花柱长,柱头3,细线形。小坚果狭长圆形,扁三棱状,顶端尖锐,有喙,深褐色,有的下部具棕色斑点,长约2.5mm,宽约0.5mm。

生于岩壁上。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印度、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也有。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约14~80cm,须根较粗,褐色。杆密集成丛,钝三棱形或圆柱形,直径约1~2mm,禾秆色,基部具宿存的黑褐色叶鞘。叶全部基生,线形,长50~60cm,宽2~4mm,顶端渐狭成刚毛状,边缘具极细齿,稍内卷,淡褐**。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叶状苞片长于花序;小穗多数,单生或2~5个簇生;鳞片褐色,膜质,中肋呈龙骨状突起;下位刚毛多数,长于鳞片,丝状。体轻,质柔软。气无,味淡。以干燥、茎叶多、带花序者为佳。

性味与功用 辛,湿。祛风散寒,通经络,平喘咳。用于风寒感冒,喘咳,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常用量10~15g。

附注 丛毛羊胡子草花序平喘止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8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