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云阳镇的地理位置

云阳镇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城以北,是嵯峨山前一座古镇,革命年代曾为红军、八路军总部及中共陕西省委所在地。咸淳公路纵贯南北,目前关中环线贯通东西,东距西(安)——延(安)高速公路8公里,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云阳镇以其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良好,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功能而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集散基地,成为全国各地投资商向往的一片“热土”。

云阳镇的地理位置

云阳镇辖24个村(居)民委员会1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6万人,总面积74.71平方公里。云阳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是典型的农业大镇,依托泾惠渠灌溉系统,全镇形成了渠、井、站相结合的灌溉网络。全镇蔬菜种植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到6万亩以上,蔬菜年产值超过3亿元人民币。云阳蔬菜批发市场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上市批发交易蔬菜的种类有一百多个品种,日交易人数高达1万余人,年交易总额5.8亿元,蔬菜销往新疆、青海、甘肃、福建、广东等全国23个省市。另外,奶畜、杂果种植也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又一支撑点。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

近年来,云阳镇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产业富民工程,全力实施“菜篮子、钱袋子”工程,蔬菜产业的规模、产量、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有蔬菜专业村20多个,蔬菜面积6.4万余亩,日光温室大棚3.4万余亩。2009年以来,每年新增日光温室500个左右。国家认定无公害蔬菜面积6.4万亩。建成万亩大棚黄瓜、万亩大棚西红柿、万亩花白、万亩芹菜等四个万亩种植基地。专业蔬菜批发市场2个,现代化育苗工厂1个,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16个。云阳蔬菜批发市场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国家农业蔬菜示范基地。年交易量110万吨。全镇蔬菜产值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3%以上。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61元,其中蔬菜人均纯收入5653元,占人均收入的71%。

一边是菜农的蔬菜滞销,烂在地里的菜卖不出去;一边是嫌买的菜太贵直呼吃不起的消费者。到底是谁在撒谎呢?简单来说,谁都没有撒谎,这几年来类似的呼声少吗,每年都有菜农和城里人关于菜价问题的报道,但每年又都再次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些年我们在头条上做扶贫帮卖,销售山村农民滞销的瓜果蔬菜,多少对这里面的道道有所了解,菜农的蔬菜滞销不假,城里人在超市买的菜贵也不假,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帮助农民销售滞销的蔬菜水果更是真真的。但同样的事情,依然年年上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道理很简单,我长期生活在农村,服务在农村,对农村菜农的生活很是了解,比如某年大蒜涨价,农民觉得种大蒜能赚钱,都涌向大蒜种植,结果大蒜在这一年供大于求。菜贩子来收购大蒜,面对产量那么多的大蒜,肯定要压价,农民不愿意让利就等着对方加价卖,但菜贩子知道市场行情,今年大蒜产量高,卖不上价钱,他们必然会压价。

收购菜的人压价,菜农在等待,这样城里的菜并未增多,价高很正常;菜农手中的菜不愿意低价出售,在等待中错过了时机,最终造成滞销,天气一变,只有看着菜烂在地里。

这就是典型的,菜农对市场信息的不了解,不能及时掌握信息,造成菜供大于求,最终损失的只会是农民。如果农民能够及时了解信息,平衡种植蔬菜,也不至于造成供大于求的状况。所以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一大因素所在。

2、农民没有销售渠道,只是一味的在等。

去年我在泾阳县工作期间,对当地种植农产品感到很是惊奇,因为当地人分村子,一个村子集中种植一样蔬菜,这样收购商过来要收什么直接去这个村子谈。而当地还专门设立了寻找销售渠道的部门,有专业的人才去为农民寻找销路。

大多数地区并没有泾阳县这么发达和集中的意识,依然靠着等收购商上门的思路,收购商要是不来他们菜也卖不出去,最终造成滞销。

3、所以说,“这边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那边城里人说菜太贵吃不起”,不管是菜农还是城里人都没有撒谎,以上的两个问题不解决,以后类似的事儿还将不断重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51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