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二化螟发生时期和为害症状有哪些?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发生二化螟为害,症状表现是不同的。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至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至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大风易倒折。为害初期,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后叶鞘枯黄,叶片渐死,称为枯梢期。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严重的心叶枯黄而死,受害假茎上有蛀孔,茎内多**虫粪,孔外虫粪很少,稻秆易折断。

水稻二化螟发生时期和为害症状有哪些?

二化螟在辽宁稻区以四至七龄幼虫在水稻根茬、稻草及其他寄主植株内越冬,一年发生2代。6月下旬为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一龄幼虫聚集在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二龄幼虫钻入稻茎为害,7月初见枯心,7月下旬可见到二代成虫。7月底到8月初是二代幼虫孵化高峰期,初孵化的幼虫先在叶鞘内聚集取食叶鞘组织,造成枯鞘。二龄后转移,分散钻入稻茎为害。8月中旬可见到二代幼虫造成的枯心与白穗。10月初二代幼虫已多为四龄以上,进入越冬状态。辽宁省二化螟主要为害时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

二者区别:

1)二化螟比三化螟形态较大,前翅近长方形,后翅白色,外缘有小黑点七个,三化螟中室下角有一不很明显的黑斑. 

2)二化螟幼虫背面有暗褐色纵线5条,三化螟一龄前期头黑色,胸腹淡黑色 

3)二化螟扁平,椭圆形,卵块鱼鳞状不规则排列, 三化螟卵块有卵三层,状如半粒黄豆, 4)二化螟在秧苗,分蘖期,卵产在叶正面离叶尖3--7CM处,分蘖后期,产在离水面6CM以上的叶鞘上,三化螟卵块多产于叶片上,次产于叶鞘上,在秧苗和分蘖期的稻株,卵块多近叶尖,位于叶片表面正中,本田中,后期稻株,80--90%卵块多产于叶片中部背面中脉的一侧,出穗后,很少产卵,仅限于产在青绿的剑叶上,

5)二化螟侵蛀水稻能力比三化螟强,圆秆期侵入也较高,抽穗成熟期也能侵蛀为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0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