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大观镇的地理环境

2014年,大观镇地区生产总值3.9亿元,年均增长10.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大观镇的地理环境

2015年,大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0%;社零总额达到1.96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6%;农民可支配收入突破1.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5%以上。 2014年,大观镇有柚子专业合作社1个,有优质梁山柚60万株,建成500亩梁山柚标准示范园。建成1000亩高山错季蔬菜种植基地 。完成种植2000亩高粱种植任务;完成全镇种植青蒿3000亩。

2014年,有肉牛专业合作社2个,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商品生猪出栏达2万头,山羊出栏1万只,水禽出栏10万只 。带动安乐、梅花2个村发展藏香猪养殖,实现年存栏1200头,出栏1800头的养殖规模。

2015年,大观镇建成500亩梁平柚标准化生产园,改建和新建1000亩梁平柚示范基地,打造9000亩柚子产业带;种植杭白菊3500亩;发展高山生态蔬菜种植2000亩;建成5000头藏香猪养殖场;发展土山羊养殖近3万只 。带动庙坝村农户新建展梁平柚种植600亩,改建400亩,打造300亩标准化柚子园 。栽种杉树3000株,寿竹1000株。 2011年,梁平县退出宅基地补偿金首发仪式在大观镇举行,大观农民获得首笔补偿金1600多万元。全镇将完成土地复垦1600余亩,可帮助农民实现纯财产性增收近2亿元。

2014年,启动实施了蒿子坝、安乐、千福、大兴等4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四个农民新居完成门市建设600余个,新增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并在大观街道、安乐村分别修建起一个标准化的农贸市场。实施“一碗水”工程,镇政府筹资近千万元,启动实施了万人人饮解困自来水工程,铺设管线总长200千米,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近80%的农户吃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2015年,实施宅基地复垦项目1114亩;投资450万元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2350万元完成4千米黄金河道整治工程;投资650万元实施巴岩寺危岩治理工程 。新建便民服务中心356平方米,改造饮水管网1500米,新建地质灾害安置点安置农户11户。拟建5口蓄水池,5000米灌溉管网,修建2800米排水沟,人行便道5000米 。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37户;落实天然气安装700户;改造新路村、桐岩村低压电网;启动大观场镇污水处理厂二级管网工程和安乐场污水处理站建设;新安装大观、安乐场镇路灯120盏;新配垃圾车1辆,垃圾箱5个,新建垃圾池14个,聘用环卫工5人,每日清运场镇周边垃圾 。整治山坪塘41口;完成河道整治3.9千米。 2010年至2011年,大观镇投入近2万元资金,在实现行政村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全覆盖同时,整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站点、医疗站点等资源,重点打造了1个县级示范站点。

2014年,大观镇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处,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3万余册,民间乐队4个,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30余人。大观镇文化服务中心,被评为重庆市二级综合文化站。 2014年,大观镇有中心校1个,完小1所,基点校1个,共有在校学生1007人。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438人。全镇现有专任教师101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

2015年,大观镇初中毕业生55人,升入梁中6人,红中5人,一中6人,福禄中学11人,梁平职教中心26人,共计54人,近于100%送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学生参加县艺术节比赛,获三等奖;县学生足球联赛,初中女子组获三等奖,小学男子组获二等奖。教师论文2015年获县等级奖16篇。 2014年,大观镇有卫生院1个,规范化村级卫生室6个,专业卫生从业人员14名,乡村医生共22名,床位40余张。

2015年,大观镇每个村均建有标准化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实行全天候24小时值班,开通特殊困难家庭、产科和急危重症绿色通道。 2014年,大观镇对建卡贫困户324户993人进行精准帮扶,实现2015年全部脱贫;以市级贫困村庙坝村为重点,整合各类资金838万元。

在庙坝村发展梁平柚1500亩,向贫困户提供柚树苗,给予每亩500元的补助,同时,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落实50余万元对全村所有梁平柚进行3年的服务管理和规划。整合各类资金878万元,发展梁平柚、杭白菊、山羊等产业实现贫困户增收 。开展创业就业培训2次,帮助解决就业再就业249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0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