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中药学记忆口诀

中药学记忆口诀是执业药师考生分享的考试经验,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中药学记忆口诀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

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

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

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

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

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

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

2、中草药种植

中药种植有方法,掌握科学是方向;

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

优良品种把家当,再看地势和土壤;

翻耕整耙地要细,氮磷钾农好营养;

药材要选当地有,产品地道好生长;

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样样;

种子育苗速度快,乱撒不如种行行;

分株压条也能繁,插枝插叶有商量;

水肥修剪病虫害,杂草多了地要荒;

药材绝对无公害,低毒农药用来防;

各种特点记得清,啥时种植心里亮;

按照标准搞生产,规模种植销路畅。

3、中药采收

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

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

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

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

动物入药也讲法,捕虫秋季与春夏,

初春与秋桑螵蛸,蝉蜕最多秋交夏;

蛇蜕皮在五六月,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冬季驴皮质最佳;

矿物入药随时有,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

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

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

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

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

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

价格循环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

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

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6、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为辅;

稻麦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术;

液体固体辅料全,保证疗效去毒副;

发芽发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7、中药药性

中药讲性又讲味,四气寒凉兼温热;

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

诸药归经有讲究,五脏六腑莫弄错;

毒性剂量要弄清,望闻问切细选择。

8、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更讲究,内服外用煎散丸;

寒凉病症用温热,辩证施治才全面;

男女老幼各不同,须使畏杀恶和反;

饭前饭后及妊娠,应用之法说不完。

8.1十八反药歌

反药十八要记牢,半芦贝蔹芨背乌;

藻戟芫遂叛甘草,各参辛芍反藜芦。

畏反之说历史长,深入研究不轻否。

8.2十九畏药歌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稜;

川乌草乌不爱犀,人篸最怕是五灵;

官桂善于调冷气;却怕石脂来相逢。

十八十九反与畏,经验不足莫乱用。

8.3妊娠禁忌药歌

蚖班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和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给你介绍一本速记中医药性的好书《谐趣药性赋》

本书是继《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之后的一本歌诀体裁中药药性速记书册。它适应时代迅速发展的要求,使药性的速记又上升一个台阶。

本书特点是“快”,“准”二字。快是记得快,本书的《谐趣药性歌》可让您在数日内,记牢600味中药的药性。准是记得准确。对每味药的四气(寒、热、温、平),五味(酸、苦、甘、辛、咸, 酸苦、酸甘、酸辛、酸咸、苦甘、苦辛、苦咸、甘辛、甘咸 ),

归经(肝、心、脾、肺、肾、肝心、肝脾、肝肺、肝肾、心脾、心肺、心肾、 肺脾、肺肾、 肝心脾、肝心肺、肝心肾、肝脾肺、肝脾肾、 肝肺肾、心脾肺、心脾肾、心肺肾、 脾肺肾、 及入四经、入五经者),可记得一丝不错。对600多味中药,绝无记混、记错之弊病。

本书第一章,讲记忆的规律。即用一“字“代表上述每味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归经),称之为“字标”,取其作用如机器之“标牌”意,见牌即知,一目了然。其规律用《字标图》表示,可供查阅。如果今后再有新发现之中药,可据其药性,填入其中,其字标自定。这为今后,不断发展增多的新药,记忆药性,留下广阔前景。

本书前一、二章,讲基本知识,三、四章为研习专题,第五章为附录,供参考之用。

本书,实为欲迅速掌握数百千药性的,中医药系的学生、中医执业人员,难得的一本好书。数百年来记药性难的苦脑,今后将一扫而光。快买一本吧,成功在向你招手!

--------------------------------------------------------------------------------

[前景] 如果中央中医药管理部门采纳本发明,在全国范围内,将‘中药名’全部改成‘附标中药名’,一夜之间,困惑中医界数千年的‘记药性难’的苦恼,便可烟消云散。毕一生精力还记不准百味药性的教授、教师、学生、医生都得到解脱。他们再也不用去死记硬背‘药性’了。例如:‘柴胡’变成‘整柴胡’,一看到[整]字,就知道‘柴胡’是治肝、心、脾经病的药;其味苦,善燥湿、消炎、降下、通便;其气寒凉,寒可清热泻火、凉可凉血养阴。[整]的拼音为[Zhěng]:其声母为[Zh]代表入肝心脾,其韵母为[Eng]代表味苦,其四声为[第三声(√)]代表性寒凉。不但中国人一看便知,就是外国人,只要他会念拼音,他照样可以无师自通。可见[本发明]对中医在国内的普及、对中医在国外的推广的意义已不言自明。而实现此目标真是太简单了。只需政府下一个通知(从即日起,全国和中药有关单位,一律把‘中药名’改为‘附标中药名’);想学药性的人背诵两个小歌(声母代表归经歌、韵母代表五味歌)大约用两天的时间就可实现了。

其次是背读歌诀法:每天背一句,用112天就能记牢、记准700味中药药性。与背一辈子也记不清100味的速度相比,岂不是天壤之别。

1 向您介绍一本快速记忆药性的书。

中医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两大难题:就是辨证不会诊脉,论治不会用药。

不会诊脉是学习方法问题,不会用药则是因为药性太难记。

药性为什么难记呢?这是因为每味药有三类共1125种(25×15×3=1125 )量值。记一味容易,多了就容易记混、记错,非常难记。就像记一件上衣的尺寸一样,它有身长64cm、领大42cm、肩宽50cm、胸围114cm、、袖长53cm、等尺寸,记一件较容易,记两三件的尺寸还可以,要想记三十件五十件而不记错,哪就困难了。记药性的难处正是如此。一味药,它有25种可能的归经,15种可能的味,最少可分寒热平3样气,记一味较容易,记两三味还可以,记30味50味而不记错,就难了。古人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而为后人编写了《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在人类认识二千五百多种药的时侯,编了《药性赋》记载了240味常用药。后来在人类认识五千多种药的时侯,编了《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记载了400味常用药。到人类已认识一万多种药的今天,若还按常用药与现有药总数为8%比例计算,人们理应掌握800味常用药,才算与时代同步。因此必须创造新的记忆法以满足时代要求。这就是我编著《谐趣药性赋》的初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1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