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默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五常市默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18-05-10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五常市卫国乡长安村石庙子屯。
五常市默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230184MA1B424A3F,企业法人李凤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五常市默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组织本社成员开展水稻种植;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提供本社成员间水稻种植产品的运输、贮藏、销售等服务;开展与水稻种植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食品经营。
通过爱企查查看五常市默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孟加拉国河流流域扩大稻米的种植面积
稻田生态系统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1985)根据栽培稻种植的不同生态条件、栽培和生产措施、水分状况、土壤条件以及品种类型等因素,把栽培稻种植环境划分为灌溉稻、天水稻、深水稻、陆稻及潮汐水稻共五个类型,每一类型中又可分为几个亚类(表2-2)。
表2-2世界水稻按生态条件分类
类型(面积khm2)亚类型灌溉稻(80000)1.灌溉稻,温度适宜2.灌溉稻,低温,热带地区3.灌溉稻,低温,温带地区天水稻(36000)1.天水浅水稻,条件适宜2.天水浅水稻,易干旱3.天水浅水稻,易干旱,易淹浸4.天水浅水稻,易淹浸5.天水中度至深水稻,易涝深水稻(12000)1.深水稻,水深50~100cm2.极深水稻(浮稻),水深100cm以上陆稻(19000)1.陆稻,生长季长,土壤因素良好2.陆稻,生长季长,土壤因素不良3.陆稻,生长季短,土壤因素良好4.陆稻,生长季短,土壤因素不良潮汐水稻(5000)1.潮汐低地稻,常年淡水2.潮汐低地稻,季节性或常年盐水3.潮汐低地稻,酸性硫酸盐土壤4.潮汐低地稻,泥炭土壤
目前又将上述五大类型归并为四大类,即灌溉稻、天水稻、陆稻和易洪涝稻,把表2-2中的深水稻和潮汐稻合并为易洪涝稻。
1.灌溉稻(Irrigatedriceecosystem)。
灌溉稻是种植在有堤埂的平整田里,一年内能确保灌溉一季或几季。世界灌溉稻约8000万hm2,占世界水稻收获面积的55%,稻谷产量占世界的75%。灌溉稻由于采用改良品种、施肥、防治病虫等现代技术,雨季单产可达5t/hm2,在旱季能超过10t/hm2。
2.天水稻(Rainfedlowlandriceecosystem)。
天水稻是移栽或直播在有堤埂的稻田里,土地平整至稍有坡度,在生长季节易受10d以内的洪涝,水深可超过50cm。
这类稻田的特点是缺乏水分控制,洪涝与干旱成为潜在问题。稻田面积约3600万hm2,占世界稻田面积的25%,生产稻谷约占世界产量的17%。不利的气候、贫瘠的土壤、缺乏适应的现代技术等是抑制稻农增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3.陆稻(Uplandriceecosystem)。
陆稻是直播在无洪涝、排水良好的地面平整或稍有坡度的地里以及山地。水分缺乏和养分不足是主要问题。目前产量很低。年收获面积近1900万hm2,占世界稻田面积的13%,其中亚洲1200万hm2,拉丁美洲330万hm2,非洲250万hm2。陆稻生产稻谷占世界产量的4%,虽然比重很小,但在拉丁美洲和西非洲是主要稻作类型。
4.易洪涝稻(Flood-pronericeecosystem)。
在雨季水稻被移栽或直播在田里,其特点是受来自河流与河口三角洲潮汐的洪水影响,水深50cm~300cm以上。土壤受洪水与非洪水周期影响而遭受盐分毒害。水稻植株随洪水而生长,洪水退回后收获。在南亚和东南亚约有1500万hm2以上稻田遭受无法控制的洪水危害。在西非和拉丁美洲也有这类稻田,水稻只能种植一季。由于土壤问题和无法预测的干旱与洪涝而致使单产很低,仅1.5t/hm2,并经常失收。但这一地区要供养1亿多人口。
在亚洲地区,洪涝常发生在6~11月份,水稻品种选择要能耐淹浸1~10d以上,耐深水30~100cm,以及极深水100~400cm。深水稻和浮稻主要种植在易涝平原及河流与沿海潮汐地区。深水稻品种能适应水深约100cm,大多数品种在洪水期间每天能伸长2~3cm,而浮稻能适应迅速升高的水位,在淹浸时每天能迅速伸长达20cm。
潮汐水稻(Tidalrice)在雨季种植在沿海地区,能耐潮汐和洪水的淹浸,由于洪水能在2周内退掉,水稻茎秆不能伸长。受海水侵扰的地区,需选用耐盐品种。
孟加拉国农业部长拉扎克近日对媒体表示,孟加拉国今年水稻保持增产势头,政府将继续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近几个月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粮食增产的鼓励政策,力争到2040年将水稻年产量提升至5400万吨。
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水稻种植。一年三熟的水稻是当地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全国超过50%的劳动力从事水稻种植,种植面积约占可耕地面积的78%,是世界第四大水稻生产国。
由于可耕地开发趋于饱和,孟加拉国加大力度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引入和改良优质水稻品种,同时扩大农业配套设施投入。目前该国水稻平均亩产已从约200公斤提升至300公斤,年产量从1971年的1000万吨大幅增加到3500万吨。
在各方支持帮助下,孟加拉国逐步推广普及化肥和农药等农业技术。2015年,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建成了孟加拉国规模最大的化肥厂——沙迦拉化肥厂,年产化肥39万吨。
杂交水稻技术是孟加拉国提升水稻亩产量的重要途径。在中孟农业合作框架下,中国向孟加拉国提供了杂交水稻稻种,还分批次培训了数百名孟方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员。2016年,中孟双方联合育种,成功筛选出具有推广价值的35个雨季水稻品种及13个旱季水稻品种。新品种杂交水稻的平均亩产可达570公斤。
随着水稻增产,孟加拉国越来越多农业劳动力进入工业领域。以纺织业和成衣制造业为龙头的轻工业发展提速,推动经济增长。2021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孟加拉国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的决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2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