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国外有哪些喝茶的习惯?

茶叶从中国流向世界各地,这些地区逐渐形成自己的饮茶习惯。

国外有哪些喝茶的习惯?

比如韩国的传统茶,是在学习中国的煎茶法、点茶法和绝茶法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煮茶法。材料不是茶叶,而是各种食材,五谷杂粮、草药、水果、干果、蔬菜都行,然后热水长时间浸泡,熬煮而成。这种由茶衍生出了各种“茶”,大麦茶、柚子茶、大枣茶、莲花茶、青梅茶、橘皮茶等。

日本人偏爱喝冷饮麦茶,是将大麦或稻谷,用文火炒焦后加入一些绿茶或其他茶叶,用水煮沸,颜色就达到了啤酒的颜色。可以趁热喝,但是冷却后饮用味道更为可口。一般去日料店,喝的都是这种茶。

新加坡有一种“长茶”。第一次听这名字想象半天是什么茶,看到后才发现就是把泡好的红茶加进适量牛奶的一种奶茶(有点泰式奶茶的感觉)。和这种茶,一般是为了配点心饮用的,还有就是看茶博士的倒茶表演。一手大茶罐,一手茶杯,一上一下,奶茶从大茶罐倒进茶杯,再从茶杯倒进茶罐,反复7次,中间不会溢出半点。

英国的下午茶,四点钟,基本是红茶,大吉岭红茶、伯爵茶(中国红茶为基本茶、加入佛手柑调制而成),还有火药绿茶、锡兰茶等。配上茶点一起享受,如火腿、三明治、精致的小蛋糕、松饼。

法国的茶室非常多,喜欢的茶叶也是红茶为主,最普遍的饮法是在冲泡的红茶汤里加上糖或牛奶,喜欢个性化的,会加柠檬汁,松子酒或威士忌。绿茶的话喜欢加薄荷叶子。

欧洲国家一般都以红茶为主,加佐料,德国算是另类,喜欢花果茶,不是中国的茉莉花,而是各种花瓣采集回来,加上苹果干、山楂干等搅拌在一起制作的。叫茶,里面其实没有茶叶。

有次看电视,里面介绍说摩洛哥人也爱喝茶(地处非洲根本不产茶叶,基本都是中国的),很是惊讶,一般是加上白糖和薄荷叶子一起煮。还有土耳其人每天早上起来,不洗脸刷牙,先去饮茶,红茶加糖那种,也是神奇。不得不感叹茶的魅力!

提起西方人饮茶,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世界的茶叶消费王国-英国。其实,最初将茶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

远在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就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到中国的绿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刚开始,由于供需失失衡,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茶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人们以喝茶来炫耀风雅,争奇斗富,于是,茶很快的风行了了整个上层社会,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妇,都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 在富有的家庭,如果客人来,主人会迎至茶室,用至重的礼节接待。客人落座后,女主人马上会打开漂亮精致的茶叶盒,取出各种茶叶,拿到每一位客人面前,任凭他们挑选自己爱好的茶叶,放进瓷制的小茶壶中冲泡,每人一壶。早期的荷兰人饮茶时不用杯子,而用碟子,当茶沏好以后,客人自己将茶汤倒入到碟子里,喝茶时必须发出“啧啧”的声响表示了对女主人和茶叶的赞美。

随着人们追求喝茶的情趣、口腹享受等欲望的增长,饮茶之风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些贵妇人,迷恋喝茶,终日陶醉在饮茶的社交活动中,甚至弃家不顾,引起人们的侧目,在18世纪初上演的喜剧《茶迷贵妇人》,就是对当时饮茶风尚的生动写照。这出戏更加助长了欧洲各国人民的饮茶风气。

到17世纪下半期,茶叶输入量骤增,茶价逐渐平抑,加上文人、雅士们对茶的歌颂、赞美,于是饮茶之风普及整个社会,人们还敦促商人,上书巴达维亚总督,将茶叶的输入纳入正常的贸易渠道。到1734年,荷兰茶叶输入量已达885567磅。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

目前,荷兰人的饮茶热虽已不如住昔,但饮茶之风依然存在,本地人爱饮佐以糖、牛奶或柠檬的红茶;而旅居荷兰的阿拉伯人则爱饮甘冽、味浓的薄荷绿茶,而在几千家的中国餐馆中,则以幽香的茉莉花茶最受欢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2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