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非洲哪些国家对中国免签?

近几年疫情非常严峻,很多国家也需要签证才能入境。那么,中国人去非洲需要办理签证吗?非洲有哪些国家对中国免签?具体细节我们来了解一下。

非洲哪些国家对中国免签?

非洲对中国免签的国家有哪些

佛得角群岛*、科摩罗群岛、埃及、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摩洛哥、莫桑比克*、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索马里

毛里求斯(互免签证

毛里求斯是非洲为数不多的富国之一。2016年,其人均GDP达到9628美元,生活相对富裕,经济相对发达。它被称为“非洲瑞士”。

马克吐温曾写道“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然后根据毛里求斯的风景创造了天堂”。这句话用来形容毛里求斯真的很贴切。毛里求斯是一个奢华的度假胜地,拥有著名的蓝色海水和白色沙滩。

塞舌尔(互免签证

塞舌尔由92个岛屿组成。一年只有两个季节:——热季和凉季,没有冬天。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植物园,有500多种植物,其中80多种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享有“旅游天堂”的美誉。

塞舌尔经济不发达,工农业基础非常薄弱。一般人以农渔业为业,家禽家畜也很多。其他大部分国民收入依赖于入境游客的消费。2015年3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月正式成为南共体自由贸易区成员。

突尼斯(单方面免签

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是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东南毗邻利比亚,西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脉和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融合了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地方。突尼斯位于地中海地区中部,海岸线长达1300公里。

工业以石油和磷酸盐开采、制造和加工业为主。旅游业相对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GDP年均增长5%左右。近年来,移动通信、互联网中国、电子商务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摩洛哥(单方面免签

莫罗戈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和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临西撒哈拉,西濒大西洋,北与西班牙和葡萄牙隔海相望。

企业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农业食品加工、化学医药、纺织皮革、采矿和机电冶金行业。磷酸盐是摩洛哥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农业占全国总人口的50%,农业产值占GDP的20%,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30%。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发达。2007年,由于政府实施2010年旅游愿景目标,以及与欧盟签署的“开放天空”协议正式生效,莫桑比克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海外游客770万人次,当年旅游收入约73亿美元,同比增长13%。

主要旅游城市有拉巴特、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非斯、阿加迪尔、丹吉尔等。

埃及(单方面落地签

埃及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被誉为“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它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埃及是中东地区人口最多、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长期处于非洲领先地位。它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其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比例几乎相等。

坦桑尼亚(单方面落地签

坦桑尼亚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英联邦成员国,北邻肯尼亚和乌干达,南接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西接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濒印度洋。

坦桑尼亚经济以农业为主,每年粮食基本自给。工业技术低,日常消费品需要进口。坦桑尼亚的工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和进口替代轻工业。坦桑尼亚旅游资源丰富。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是非洲的三大湖泊。举世闻名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也在这里。有恩戈罗戈罗火山口、东非大裂谷、马尼亚纳湖等。

毛里塔尼亚(单方面落地签证

位于非洲西北部,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总长667公里,陆地面积居世界第28位。工业不发达,主要是一些矿业和小型加工业。采矿业以开采铁矿石为主,年开采能力1200万吨,年开采量约1000万吨。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主要农作物有高粱、水稻、谷子、玉米、小麦、大麦、豆类、椰枣等。

经济单一,基础薄弱,铁矿和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外援对国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毛里塔尼亚人的服装很独特,有很强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一般是男袍女裙。古城盖提被称为伊斯兰第七圣城。在盖提是游览撒哈拉的好地方,这里已经成为毛里塔尼亚著名的旅游景点。市内还有一座古清真寺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卢旺达(单方面免签

是非洲中东部的一个国家,境内多山,有“千丘之国”的称号。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是一个内陆国家。截至2013年,卢旺达有220多家工业企业,包括加工咖啡和茶叶等农畜产品的工厂,以及生产香烟、饮料、火柴、造纸、肥皂、电池和水泥的工厂。大多数工业产品依赖进口。卡鲁马西冶炼厂是非洲最大的锡冶炼厂之一。卢旺达农牧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中国可耕地面积约185万公顷。主要出口咖啡、茶叶等农副产品和钽、钨矿石;进口石油和其他燃料以及机械设备。

卢旺达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在这里,游客有机会与山地大猩猩近距离接触,参观它们的生活区。

多哥(单方面落地签

是西非的国家之一。全国分为五个经济区:沿海区、高原区、中部区、卡拉区和草原区。农业、磷酸盐和转口贸易是三大支柱产业。实行自由化的经济政策,优先发展农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多哥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农产品加工、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该国67%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耕地面积约340万公顷,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高粱、木薯和水稻,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7%;经济作物约占20%,主要是棉花、咖啡和可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哥旅游业发展迅速。主要旅游点有洛美、多哥湖、帕利梅景区和卡拉市。

科特迪瓦(单方面落地签

是西非的一个国家,与加纳、利比里亚、几内亚、马里、布基纳法索相邻。海岸线长约500公里。科特迪瓦独立后,实行以“自由资本主义”和“科特迪瓦”为核心的自由经济制度。

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其次是棉纺织业、炼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业。农业是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产量和出口量全球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40%。咖啡产量在非洲排名第三,在世界排名第十二。可可和咖啡的出口收入是该国的主要外汇来源。

科特迪瓦是西非唯一的棕榈油出口国,非洲第二大腰果生产国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一直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出口产品。自2010年以来,科特迪瓦一直重视旅游业和旅游资源的发展。亚穆苏克罗的圣母和平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赞比亚(单方面落地签

是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地区。赞比亚以赞比西河命名,并不被称为铜矿之国。

赞比亚是撒哈拉以南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1000万人口中约有一半生活在城市。赞比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矿业和服务业,其中矿业占重要地位。采矿业相对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其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和冶炼。农业是赞比亚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旅游业有举世闻名的维多利亚瀑布和19个国家野生动物园,其中卡富埃国家公园面积最大。赞比亚也有32个狩猎管理区。

加蓬(单方面落地签

位于中非西海岸,横跨赤道线。加蓬是一个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迅速,加工业和农业基础薄弱。石油、锰、铀和木材是加蓬经济的四大支柱。以石油为基础的采掘业是加蓬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农产品有木薯、大蕉、玉米、山药、芋头、可可、咖啡、蔬菜、橡胶、棕榈油等。

阳光、沙滩和动植物多样的生态结构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府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并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佛得角(单方面落地签

位于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上,东距非洲大陆西点佛得角(塞内加尔境内500多公里,是欧洲、南美、南非之间的交通枢纽。农业和工业薄弱。佛得角工业基础薄弱,以建筑业为主。中小型建筑公司主要从事商业和住宅建筑,而几家大型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主要农产品有玉米、豆类、土豆、甘蔗、香蕉、咖啡等。渔业资源丰富,尚未充分开发。渔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来源,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圣莫尼卡海滩和博阿维斯塔岛。

马达加斯加(单方面落地签

非洲岛国,位于西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整个岛屿由火山岩组成。以经济和农业为主,严重依赖外援,工业基础薄弱。中国有880万公顷耕地,已开垦耕地280万公顷。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各种热带和温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水稻,其他粮食作物有木薯、红薯、玉米等。所以粮食不能自给自足。

诺贝岛、圣玛丽岛、天津巴扎扎植物园、东海岸的玛丽岛、安达西贝的热带雨林和琥珀山、安卡拉纳的圣洞等都是马达加斯加著名的旅游景点。

仅供参考!

1、朝鲜

1960年,中国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并供应其他项目。

1961年,中国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

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 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2、蒙古

1956年,中国开始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5亿元人民币。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两笔长期低息贷款,由于蒙古缺乏技术力量,援助项目都采取“交钥匙”方式, 即中国包揽一切, 全部建成后把钥匙交给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发电厂、毛纺织厂、玻璃厂、造纸厂、砖瓦厂、蔬菜农场、养鸡场、医院、疗养院、6座桥梁等21个项目,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3、阿尔巴尼亚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从1954年起,中国向阿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给每人达4000多元(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农民干一天才8分钱)。

至1978年6月底,中国帮助阿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碱、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料、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工业企业和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共计承担了142个项目,其中建成的92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

为建设这些项目,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 中国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1公顷地400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军援项目之繁、数量之大,也远超出阿实际需要。

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 1960年底,正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以来,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扩展资料: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援助是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

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

一般物资援助是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

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

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是指由中国派遣专家,对已建成成套项目后续生产、运营或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就地培训受援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生产而进行试种、试养、试制,传授中国农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某一项专业考察、勘探、规划、研究、咨询等。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编织、刺绣等手工业生产,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地质普查勘探、经济规划等。

技术合作期限一般为1年至2年,必要时应对方要求,可以延长。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指中国通过多双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接收了大量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等国的实习生来华学习,涉及农林、水利、轻工、纺织、交通、卫生等20多个行业。

自1981年起,中国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了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举办官员研修班,培训的部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包括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官员。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和环保等20多个领域。

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此外,中国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

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为受援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医疗队,共1324名医疗队员,分别在57个发展中国家的130个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指中国在有关国家和地区遭受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现汇或派出救援人员,以减轻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国应对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对外紧急救援行动,并在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使救援行动更加快速有效,中国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7亿多元人民币。

近5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紧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紧急技术援助;就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厄瓜多尔登革热,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马达加斯加飓风,缅甸、古巴热带风暴,巴基斯坦洪灾等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

向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布隆迪、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援外志愿者

援外志愿者是指中国选派志愿人员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派出的志愿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

2002年5月,中国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泰国、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塞舌尔、利比里亚、圭亚那等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其中,向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实现连续派遣。2003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债务减免

债务减免是指中国免除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华到期政府债务。对于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中国政府从不施加还款压力。

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遇到困难时,中国政府一向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通过双边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负担。

中国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2005年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

先后6次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3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