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一些中药的性状

分类: 医疗健康 >> 中医

一些中药的性状

问题描述:

当归、苍术、白芷、天花粉、甘草、黄芪、大血藤、鸡血藤

解析:

你好!

当归

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马尾当归),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质柔韧,断面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有黄棕色环。

有浓郁的香气,味甜、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供药用。

苍术

(1)茅苍术

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

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的须根,顶端具茎痕及残留的茎基。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气香特异,味微甜、辛、苦

(2)北苍术

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棕色,质较疏松,断面散有黄棕色油点,气味淡。

断面无白毛状结晶析出。

白芷

(1)杭白芷

呈圆锥形,有方棱,头大尾细。皮孔横长多排列成4行(俗称“疙瘩丁”)。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皮部有棕**油点(分泌腔,朱砂点)。形成层显棕色环,略呈方形。

气芳香,味辛、微苦。

(2)川白芷

根头端略显方棱,体顺长略似胡萝卜,疙瘩丁较少,凸起较小。形成层环略呈圆形。

天花粉

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淡棕**。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富粉性,可见**小孔(导管),略呈放射状排列;

纵剖面可见**筋脉纹。

味微苦。

甘草

(1)内蒙甘草

药材呈圆柱形,不分枝,外皮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两端切成平齐;

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味甜而特殊。

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2)新疆甘草

木质粗壮,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断面韧皮部及木质部的射线细胞多皱缩而形成裂隙。

(3)欧甘草

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断面韧皮部射线平直,裂隙较少。

黄芪

药材呈长条形圆柱形,单枝,间有分枝,顺直,有的略扭曲,表面灰褐色;

质坚实,体较重,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有粉性;皮部稍松,木部较紧结,菊花心明显,习称“皮松肉紧”。

气香,味甜,嚼之有“豆腥”气。

大血藤

干燥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通常截成长约30厘米的段状,直径1~3厘米。

外表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有浅的纵槽纹及明显的横裂纹,有时可见膨大的节部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柄痕,栓皮常呈鳞片状开裂,脱落处露出淡红棕色的内皮部。

质坚韧,有弹性,折断面裂片状;平整的横切面,本质部黄白色,导管呈细孔状,髓射线棕红色,放射状排列。

气异香,味淡微涩。以条匀、径粗者佳。

鸡血藤

茎呈扁平的板状圆柱形或圆柱形,通常多切成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

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

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

质坚硬。

气微,味涩。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你提供有用的参考!

如果把茯苓放在比较密封的,而且干燥的环境,这种茯苓差不多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茯苓是有保质期的,这种东西可以作为药材,所以有一定的保质期,只不过在保存的时候,要注意保存环境。如果周边的环境特别的潮湿的话,这种茯苓就不能保存太长的时间。

过期的茯苓如果没有发霉变质是可以吃的,只是功效已经减少,为了发挥出茯苓的功效,买回来的茯苓尽快食用完。

茯苓保存方法

只要稍微注意下它的储存特性即可。那么干燥的茯苓应存放在干燥的容器内,置干燥阴凉处,注意防潮防蛀,贮藏期间应定期晾晒,及时除虫除霉。在保存得当的条件下,干燥的茯苓可以存放两到三年,若是存放时间过长,药材颜色会变深,有轻微的变质现象,药效也会降低,因此不建议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茯苓。

真假茯苓鉴别:首先在外形上,假茯苓一般切成茯苓丁,为大小5~8毫米的方形药材,仔细观察,可见表面色泽略有不均匀,有的里面有霉斑,真茯苓断面十分细腻,不会出现粗纤维。

其次在味觉上,假茯苓入口微甜,真茯苓尝起来味道较淡。最后可以用稀碘液来检验,假茯苓滴加稀碘液后变成蓝黑色,但是真茯苓没有明显变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3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