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庵文言文
1. 《三圣庵》翻译
德胜门东[1],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2],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3]。
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4],望绿浅深,为春事浅深;望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
望际[5],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桔槔水歌[7],声哀以啭[8];秋合酺赛社之乐歌[9],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10],岁不辄闻也[11]。 有台而亭之[12],以极望,以迟所闻者[13]。
三圣庵,背水田庵焉[14]。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15],亭亭[16]。
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
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17]。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18],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19],雉堞之凸凸[20],皆观之。
注释: [1]德胜门:北京内城北面靠西的一个城门。[2]沟洫(yù):田间水稻。
浍(kuài):田间排水渠。川:河流。
[3]分露:分别承受着露水。同烟:一同被雾气笼罩着。
烟:泛指山水云雾等气。[4]都人:京城的人们。
[5]际:时候。[6]疾以欲:迅速而婉顺。
[7]桔槔(jié gāo):一种在井上汲水的工具。[8]哀以啭:悲哀而宛啭。
[9]合酺(pú):合聚饮食。赛社:一年农事完成后,陈酒食以报田神,聚饮作乐。
[10]不有秋:收成不好。[11]岁:一年的收成,年景。
辄(zhé):总是。[12]亭:此处作动词,建亭的意思。
[13]迟:等待。[14]庵:此处作动词,修筑。
[15]柯:树枝。青铜:青铜色。
[16]亭亭:高耸的样子。[17]同候:这里指瓜豆的“绿且黄”,与稻、杨一样随节候变化,[18]直:同“值”,遇上。
[19]梵宇:佛寺。厂厂(hàn):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
[20]雉堞(dié):城墙上修筑的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叫女墙。
2. 有台而亭之古文三圣庵
德胜门东[1],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2],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3]。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4],望绿浅深,为春事浅深;望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望际[5],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桔槔水歌[7],声哀以啭[8];秋合酺赛社之乐歌[9],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10],岁不辄闻也[11]。
有台而亭之[12],以极望,以迟所闻者[13]。三圣庵,背水田庵焉[14]。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15],亭亭[16]。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17]。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18],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19],雉堞之凸凸[20],皆观之。
注释:
[1]德胜门:北京内城北面靠西的一个城门。[2]沟洫(yù):田间水稻。浍(kuài):田间排水渠。川:河流。[3]分露:分别承受着露水。同烟:一同被雾气笼罩着。烟:泛指山水云雾等气。[4]都人:京城的人们。[5]际:时候。[6]疾以欲:迅速而婉顺。[7]桔槔(jié gāo):一种在井上汲水的工具。[8]哀以啭:悲哀而宛啭。[9]合酺(pú):合聚饮食。赛社:一年农事完成后,陈酒食以报田神,聚饮作乐。[10]不有秋:收成不好。[11]岁:一年的收成,年景。辄(zhé):总是。[12]亭:此处作动词,建亭的意思。[13]迟:等待。[14]庵:此处作动词,修筑。[15]柯:树枝。青铜:青铜色。[16]亭亭:高耸的样子。[17]同候:这里指瓜豆的“绿且黄”,与稻、杨一样随节候变化,[18]直:同“值”,遇上。[19]梵宇:佛寺。厂厂(hàn):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20]雉堞(dié):城墙上修筑的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叫女墙。
3. 三圣庵的相关文献德胜门东,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望绿浅深,为春事浅深;望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望际,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桔槔水歌,声哀以啭;秋合酺赛社之乐歌,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岁不辄闻也。有台而亭之,以极望,以迟所闻者。三圣庵,背水田庵焉。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亭亭。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雉堞之凸凸,皆观之。
夷陵雷思霈三圣庵同王德懋太史○南客偏宜水,北田亦插禾。云光朝欲合,山色晚来多。群鸭蒲边戏,有人林外歌。视听殊未尽,无奈夜深何。
上海蔡文瀛三圣庵○白月满天雾露长,禾光树影四周墙。风吹红雨纷花片,不辨其花辨得香。
其他
4. 报恩塔文言文翻译'《报恩塔》一文见于明末散文家张岱的著作《陶庵梦忆》。
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明]张岱《报恩塔》原文如下: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白话译文如下:
报恩塔是中国的一大古董,永乐年间的重大陶瓷器。这座塔建于永乐年初,没有明成祖开国时的雄心,人力物力和令行禁止,加上胆识智慧足以掌控此塔,是不可能建成的。
塔中上下有金刚佛的金身千百个,每一个金身都是十数块琉璃砖砌成的,衣服上的皱褶不差一分,面目不差一毫,须发眉毛不差一忽,榫头严丝合缝,确是鬼斧神工。
听说烧制时,同时完成有三座塔,其中一座为成品,另外两座埋了起来,用编号标记清楚。如今塔上有一块砖损毁,只需报告砖的编号给工部,就发掘一块砖补上,就像原生的一般。
每夜塔上必定点灯,一年要消耗若干斛油。
天日转晴,细雨雾霭,摇摇曳曳,有奇怪的光影在塔顶出现,就像塔上香烟缭绕,半天才散去。
永乐年间,海外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来自一百多国家,一旦看到报恩塔,必定顶礼膜拜大加赞叹后离去,说这是海外四大洲所没有的。
5. 文言文求翻译译文: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如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他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这是《寓山注》序 里的一段,还不够详细的话,再百度好了有帮到你么?
6. 白洋湖文言文,急死人了白洋湖
作者:明张岱
原文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译文
旧例,我在三江镇看潮,实际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道:“今年暗涨潮啊!”年年(都)像这样。
明崇祯十三年八月,(我)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一起。海塘上有人呼喊着看潮,我迅速前往(海塘)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线,从海宁奔腾而来,一直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了一点,(浪花)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像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渐渐又靠近了一点,(潮水)喷出的泡沫溅起的水花,像百万只雪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它们一样,百万头雪狮攒聚在一起,没有一头敢落后,拼命争先。又靠近了一点,(浪潮)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就像)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的人惊慌后退,跑着躲避到塘下。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冲击射开,溅起几丈高(的浪花),看潮人的脸都被打湿了。(潮水)迅速向右旋转翻滚,被白洋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就像)用炮击碎龙湫瀑布,(水花)像雪花般在半空中飞舞。(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惊目眩,坐了好长时间,神色才恢复平静。
先辈说:“浙江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山在这两座山之外,(但)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
1、故事:旧例;旧俗。
2、庚辰:明崇祯十三年(1640)。
3、吊:祭奠死者;少师:官名,为辅导太子的官。
4、遄:急速。
5、踵至:接踵而至,跟着。 踵:脚后跟。
6、擘翼:张开翅膀拍水飞迸。
7、蹴起:蹦跳。
8、镞镞:同“簇簇”,攒聚之貌。
9、辟易:惊退。
10、礴:撞击。
11、漱激:冲刷激荡。
12、龛、赭:龛山在萧山以南,赭山在海宁西南,两山对峙,扼钱塘江入海口。
13、何耶:为什么呢。
14、三江:镇名,在绍兴东北40里浮山北麓。
15、海宁:浙江属县,南临杭州湾,是观潮胜地。
16、龙湫:雁荡山瀑布。
17、非常:好像……的样子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环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7. 翻译文言文原文: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译文: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
1. 《三圣庵》翻译
德胜门东[1],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2],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3]。
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4],望绿浅深,为春事浅深;望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
望际[5],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桔槔水歌[7],声哀以啭[8];秋合酺赛社之乐歌[9],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10],岁不辄闻也[11]。 有台而亭之[12],以极望,以迟所闻者[13]。
三圣庵,背水田庵焉[14]。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15],亭亭[16]。
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
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17]。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18],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19],雉堞之凸凸[20],皆观之。
注释: [1]德胜门:北京内城北面靠西的一个城门。[2]沟洫(yù):田间水稻。
浍(kuài):田间排水渠。川:河流。
[3]分露:分别承受着露水。同烟:一同被雾气笼罩着。
烟:泛指山水云雾等气。[4]都人:京城的人们。
[5]际:时候。[6]疾以欲:迅速而婉顺。
[7]桔槔(jié gāo):一种在井上汲水的工具。[8]哀以啭:悲哀而宛啭。
[9]合酺(pú):合聚饮食。赛社:一年农事完成后,陈酒食以报田神,聚饮作乐。
[10]不有秋:收成不好。[11]岁:一年的收成,年景。
辄(zhé):总是。[12]亭:此处作动词,建亭的意思。
[13]迟:等待。[14]庵:此处作动词,修筑。
[15]柯:树枝。青铜:青铜色。
[16]亭亭:高耸的样子。[17]同候:这里指瓜豆的“绿且黄”,与稻、杨一样随节候变化,[18]直:同“值”,遇上。
[19]梵宇:佛寺。厂厂(hàn):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
[20]雉堞(dié):城墙上修筑的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叫女墙。
2. 有台而亭之古文三圣庵 德胜门东[1],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2],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3]。
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4],望绿浅深,为春事浅深;望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
望际[5],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桔槔水歌[7],声哀以啭[8];秋合酺赛社之乐歌[9],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10],岁不辄闻也[11]。 有台而亭之[12],以极望,以迟所闻者[13]。
三圣庵,背水田庵焉[14]。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15],亭亭[16]。
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
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17]。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18],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19],雉堞之凸凸[20],皆观之。
注释: [1]德胜门:北京内城北面靠西的一个城门。[2]沟洫(yù):田间水稻。
浍(kuài):田间排水渠。川:河流。
[3]分露:分别承受着露水。同烟:一同被雾气笼罩着。
烟:泛指山水云雾等气。[4]都人:京城的人们。
[5]际:时候。[6]疾以欲:迅速而婉顺。
[7]桔槔(jié gāo):一种在井上汲水的工具。[8]哀以啭:悲哀而宛啭。
[9]合酺(pú):合聚饮食。赛社:一年农事完成后,陈酒食以报田神,聚饮作乐。
[10]不有秋:收成不好。[11]岁:一年的收成,年景。
辄(zhé):总是。[12]亭:此处作动词,建亭的意思。
[13]迟:等待。[14]庵:此处作动词,修筑。
[15]柯:树枝。青铜:青铜色。
[16]亭亭:高耸的样子。[17]同候:这里指瓜豆的“绿且黄”,与稻、杨一样随节候变化,[18]直:同“值”,遇上。
[19]梵宇:佛寺。厂厂(hàn):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
[20]雉堞(dié):城墙上修筑的呈凹凸形的矮墙,又叫女墙。
3. 三圣庵的相关文献德胜门东,水田数百亩,沟洫浍川上,堤柳行植,与畦中秧稻分露同烟。春绿到夏,夏黄到秋,都人望有时,望绿浅深,为春事浅深;望黄浅深,又为秋事浅深。望际,闻歌有时:春插秧歌,声疾以欲;夏桔槔水歌,声哀以啭;秋合酺赛社之乐歌,声哗以嘻。然不有秋也,岁不辄闻也。有台而亭之,以极望,以迟所闻者。三圣庵,背水田庵焉。门前古木四,为近水也。柯如青铜亭亭。台,庵之西。台下亩,方广如庵,豆有棚,瓜有架,绿且黄也,外与稻杨同候。台上亭曰观稻,观不直稻也,畦陇之方方,林木之行行,梵宇之厂厂,雉堞之凸凸,皆观之。
夷陵雷思霈三圣庵同王德懋太史○南客偏宜水,北田亦插禾。云光朝欲合,山色晚来多。群鸭蒲边戏,有人林外歌。视听殊未尽,无奈夜深何。
上海蔡文瀛三圣庵○白月满天雾露长,禾光树影四周墙。风吹红雨纷花片,不辨其花辨得香。
其他
4. 文言文求翻译译文:园子全部拥有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如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但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他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这是《寓山注》序 里的一段,还不够详细的话,再百度好了有帮到你么?
5. 报恩塔文言文翻译'《报恩塔》一文见于明末散文家张岱的著作《陶庵梦忆》。
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明]张岱《报恩塔》原文如下: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白话译文如下:
报恩塔是中国的一大古董,永乐年间的重大陶瓷器。这座塔建于永乐年初,没有明成祖开国时的雄心,人力物力和令行禁止,加上胆识智慧足以掌控此塔,是不可能建成的。
塔中上下有金刚佛的金身千百个,每一个金身都是十数块琉璃砖砌成的,衣服上的皱褶不差一分,面目不差一毫,须发眉毛不差一忽,榫头严丝合缝,确是鬼斧神工。
听说烧制时,同时完成有三座塔,其中一座为成品,另外两座埋了起来,用编号标记清楚。如今塔上有一块砖损毁,只需报告砖的编号给工部,就发掘一块砖补上,就像原生的一般。
每夜塔上必定点灯,一年要消耗若干斛油。
天日转晴,细雨雾霭,摇摇曳曳,有奇怪的光影在塔顶出现,就像塔上香烟缭绕,半天才散去。
永乐年间,海外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来自一百多国家,一旦看到报恩塔,必定顶礼膜拜大加赞叹后离去,说这是海外四大洲所没有的。
6. 文言文《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译文原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白话文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 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的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平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他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
比喻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反动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示例可是你“~”。我们偶说一句妨碍的话,你就说不吉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东南亚最大河流
在东南亚众多河流中,湄公河无疑是最大的河流了。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东北,向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沿途纳入蒙河、南乌江、桑河、南康河、南俄河、洞里萨河、锡河等支流,最后在越南注入南海,全长4909千米,是东南亚最长河流,也是世界第9长河;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包括澜沧江流域的16.5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均居东南亚各河之首。湄公河是世界著名的国际河流,干流流经6个国家,有“东方多瑙河”之称。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是澜沧江——湄公河水系的一部分。湄公河是老挝最大河流,全国几乎都在湄公河流域,流经老挝南北1900千米,其中230多千米构成老挝与缅甸的国境线,970多千米构成老挝与泰国的国境线。湄公河流经柬埔寨502千米,全国绝大部分国土都属湄公河流域。湄公河在缅甸境内有230多千米的流程,流经越南230千米。
蒙河是湄公河最大支流 ,源于泰国东北部桑坎彭山脉,自西向东穿过泰国东北部的呵力高原,在挽兰注入湄公河,全长673千米,流域面积8万平方千米。 南乌江是湄公河的大支流,源于中国、老挝边境,自北向南流,在老挝的北乌注入湄公河,长380千米,水流急,富水能。洞里萨河也是湄公河主要支流之一,连接了东南亚最大湖洞里萨湖与湄公河。
湄公河全程分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三角洲四段。从中国与老挝两国国境交界处到老挝万象为上游段,两岸高山夹峙着河水奔流在河谷中,水势湍急。从万象到老挝巴色为中游段,河流在老挝高原、清迈高原上冲积形成更谷平原、巴色平原等河谷小平原,该段多数可通航行船。巴色到柬埔寨的金边为下游河段,湄公河在巴色以下不久就遇到一处巨大的玄武岩山脉(在老挝与柬埔寨国境线附近),湄公河切出了一宽10000米的大瀑布——孔康瀑布;它是世界最大的瀑布之一,洪水期的流量有4万立方米每秒。湄公河在金边以下为河口段,先分为两支,在进入越南分成9条支汊入南海(湄公河在越南境内叫九龙江)。湄公河从中上游高原山地带来了大量泥沙在此处沉积下来,形成巨大的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流域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的85%集中在5~10月的雨季,导致湄公河水位变化巨大。每年雨季来临时,来自泰国湾和南海的潮湿气流常给这里带来暴雨,湄公河河水暴涨,一般在9~10月达到最高水位,河口最大洪峰流量曾达757000立方米每秒;1~2月为枯水期,最小流量仅1250立方米每秒。在湄公河流经老挝色巴一段,河谷开阔,在雨季到来时,河水面可宽达14千米,而旱季河水退下时,河面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小沙洲、沙岛,成为老挝著名 旅游 景点——“四千美岛”。湄公河可通航河道不多,仅在金边以下的柬埔寨和越南境内可全年通航,较大河港是金边港和越南的芹且港。
湄公河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5800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为3700万千瓦,是水能丰富的大河;可开发水能84%在老挝和柬埔寨(不包括中国澜沧江),但目前已开发的水能不足1%,可见潜力巨大。水能资源丰富的老挝在湄公河支流已建了30多个中小型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水电站有湄公河干流上的沙耶武里水电站,计划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建成后不但能解决老挝用电还能向泰国出口电能。老挝还与中国合作开发南乌江水能,计划建设7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5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0亿度。柬埔寨在东北部的上丁省桑河(湄公河一级支流)上建成了目前柬埔寨最大的水电站——桑河二级水电站,该水电站装机容量40万千瓦,于2018年12月竣工发电,年发电量占全柬埔寨总发电量的20%。
澜沧江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曲折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和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流出中国进入缅甸和老挝;在流经中国这一段称澜沧江,流出中国后才正式称湄公河。澜沧江在傣语中是“百万大象”之意。源头最初有扎阿曲、扎那曲汇合而成,扎阿曲为正源,在南流到西藏昌都与昂曲汇合后正式称澜沧江。澜沧江全长2161千米(含中缅边界河段31千米),流域面积19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40亿立方米。澜沧江出青藏高原后,进入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多V型深切峡谷,富水能资源。澜沧江纳入的支流有昂曲、西洱河、小黑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南班河、南拉河等。昂河是澜沧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在西藏昌都汇入澜沧江,全长500千米。漾濞江是澜沧江第二大支流,流经中国云南大理市著名的苍山(山脉)西坡,长334千米。西洱河是云南著名湖泊洱海的出水河道,连接洱海与澜沧江。
澜沧江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3600多千瓦,可供开发水能在2300万千瓦以上,中国规划在澜沧江干流建设24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在2566万千瓦,可年发电1280亿度。目前已建成的大型水电站有小湾水电站、漫湾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景洪水电站、橄榄坝水电站等。小湾水电站在云南大理州与临沧市交界处的澜沧江上,电站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发电量190亿度,2010年全部投产发电。漫湾水电站在小湾水电站下游,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年发电量79亿度,2007年全部投产发电。大朝山水电站在漫湾水电站下游,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年发电量70亿度,2003年竣工发电。建成于2014年的糯扎渡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下游普洱市,是澜沧江下游水电核心工程,也是实施云(南)电外送的主要电源点,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米,是同类坝型世界第三高坝,总装机容量58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239亿度,是目前云南省最大的水电站。景洪水电站在糯扎渡水电站下游,总装机容量175万千瓦,年发电量78亿度,2009年全部建成发电。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孕育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鱼类生态系统,其淡水鱼类的多样性仅次于亚马逊河流域;2000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确定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鱼类生态系统之一,珍贵鱼类包括已经高度濒危的鲶鱼、伊洛瓦底江豚等,具有商业价值的鱼有倒刺鱼、黄貂鱼、面瓜鱼、红尾巴鱼、淡水鲨等。
澜沧江畔最大的城市是景洪。景洪城区坐落在澜沧江下游澜沧江断裂峡谷最南端的一块河谷盆地中,海拔553米,澜沧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景洪城现在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驻地,该州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区人口十多万。景洪城有许多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等。景洪也是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有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曼听公园、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等著名景点。
洞里萨湖与吴哥古迹
湄公河在流到金边附近纳入了一条支流——洞里萨河,湄公河的水量又一次大大增加,这是由于洞里萨河是一条水量很大的河流,它是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洞里萨湖的出水河,长120千米;洞里萨河是世界少见的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6~9月河水由湄公河流向洞里萨湖,而10月到第二年5月河水倒流向湄公河。
洞里萨湖好似一块巨大的美玉,镶嵌在柬埔寨西部大地上,为高棉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巨大物质基础,千百年来洞里萨湖的鱼米就孕育了吴哥文明、高棉文明,吴哥文明就发端于洞里萨湖区。雨季湄公河河水大量进入洞里萨河,大大减轻了金边及下游地区洪水威胁;旱季洞里萨湖水大量进入湄公河,使湄公河下游有足够的水位水量,从而保证湄公河的航运、农田灌溉。洞里萨湖还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是周边300万人民的“鱼肉库”;洞里萨湖区也是柬埔寨最大的稻米产区。
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东距金边不过120千米,又称“金边湖”,洞里萨意为“巨大的淡水湖”之意。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是湄公河天然蓄水池,雨季洞里萨湖面积达10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米;而旱季大量湖水流向湄公河,平均湖水深1米左右,湖泊面积缩减至不足3000平方千米。
坐落在洞里萨湖北岸暹粒河畔的暹粒市,是游览吴哥古迹的唯一停留地、集散地。由暹粒市区到吴哥古迹、洞里萨湖都不到10千米。暹粒市是柬埔寨暹粒省省会,人口10万。
吴哥古迹位于柬埔寨北部暹粒。吴哥古迹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东方四大奇迹”,现在是柬埔寨三处世界遗产之一,世界热门 旅游 目的地之一。吴哥古迹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吴哥王城是1181年由者耶跋摩七世兴建的王都,是一个由高8米、每边长3000米的城墙和护城河包围的方圆9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皇城。巴戎寺是吴哥王城的主要建筑,坐落在吴哥王城的中心点,是一个装饰华丽的红色寺庙,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滴宝塔,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巴戎寺以四面佛塔和回廊壁画而闻名于世,寺内有49座佛塔;整个吴哥王城共有216面巨大的人面佛像,佛像为典型的高棉人面容,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吴哥古迹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小吴哥,与吴哥王城紧邻,是由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于1113年至1150年间建造,是一座献给毗湿奴神的须弥山寺,也是当时高棉王国的国寺;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15世纪初暹罗入侵吴哥城,高棉王朝迁都金边,古城被遗弃,不为外人知晓。19世纪中叶,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在原始森林中发现了这座古迹,在他的书中记载到:“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对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修复。199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吴哥古迹是东南亚主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占地面积400多平方千米,包括林地、吴哥古迹遗址公园;这个公园有公元9世纪到15世纪高棉王国各个首都的辉煌遗迹,包括著名的吴哥寺,以及坐落在大吴哥城的以无数雕像而著称的巴戎寺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一遗址及其周边制定了一个广泛的保护计划。
湄公河畔的名城
湄公河哺育了东南亚数千万人民,造就了许多 历史 悠久的古城,其中最著名的城市是琅勃拉邦、万象和金边。
坐落在湄公河上游右岸的老挝古都琅勃拉邦有1000多年 历史 ,14世纪中期澜沧王国统一了老挝,将老挝 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政权的都城定在了琅勃拉邦,直到16世纪中期迁都万象,但仍是一个小国的都城;19世纪后期老挝逐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琅勃拉邦还是老挝国王王宫的所在地。上千年的 历史 风雨中,琅勃拉邦现保存下来的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仍有600多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将琅勃拉邦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琅勃拉邦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城镇中传统的老挝建筑容纳于19到20世纪欧洲殖民者留下的城市结构中;琅勃拉邦彻底保留其独特的城市风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突出体现。
万象位于湄公河中游右岸的河谷平原上,隔河与泰国相望。万象市面积3920平方千米,人口90万(2018年),是老挝最大的城市。万象是 “檀木之城”之意,因城市沿湄公河岸延伸,呈新月形,又有“月亮城”之美称。2000多年前万象是湄公河边的一个小镇,14世纪开始兴旺起来,16世纪成为澜沧王国的首都而繁盛200多年,18世纪后期随着澜沧国的覆灭而成为暹罗国的一个小城,1946年成为统一的老挝王国的首都,1975年成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至今。万象是老挝最大的工商业中心,有电力、纺织、 汽车 修配、木材加工等工业,金银首饰制作、花布印染等手工业很有名。市内 旅游 景点玉佛寺、西萨格寺、万象凯旋门等。建于16世纪的玉佛寺是王室宗庙,是为供奉碧玉佛像而建的,有三层高大的佛殿;该寺曾在18世纪被暹罗人烧毁,碧玉佛像也被转到泰国一寺庙;现在的玉佛寺珍藏着许多如包金的国王御座、金佛像、玉佛像、水晶佛像等老挝国宝级文物。西萨格寺建于1818年当时泰国的属国时期,建筑式样与泰国寺院很相似,现寺内安放了超过一万尊大小不等的佛像,主尊大佛像重十万多千克,故有“十万佛寺”之称。西萨格寺院墙上有许多描绘佛教徒生活壁画,寺院内的藏经阁有大型储经柜。
金边坐落在湄公河下游与洞里萨河交汇处,是柬埔寨王国首都,柬埔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宗教中心,也是湄公河沿岸最大城市,市区面积678平方千米,人口约300万(2018年)。金边在柬埔寨语称“百囊奔”,意为“奔夫人之山”,当地华侨译为“金边”;15世纪随着高棉王国迁都到金边,逐步繁荣起来,成为湄公河中下游一带最重要的商贸重镇;1953年后一直是柬埔寨王国(1953年~1970年)、高棉共和国(1970年~1976年)、民主柬埔寨(1976年~1979年)、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79年~1993年)、柬埔寨王国(1993年至今)的首都。金边不仅是柬埔寨的交通中心,也是中南半岛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柬埔寨仅有的两条铁路的交汇处,向西可抵柬埔寨第二大城市马德望,并越过国境与泰国铁路相连,向西南可到柬埔寨最大海港西哈努克;金边有7条公路通往柬埔寨各地及周边邻国;金边也是柬埔寨最大的河港,向北通过湄公河可上溯到柬埔寨东北重镇上丁市,向西可通过洞里萨河进入洞里萨湖,向南通过湄公河进入越南南方。金边 旅游 景点很多,著名的乌那隆寺、王宫、独立纪念碑、国家博物馆、塔山寺、万古湖等。金边王宫是一组金色屋顶、黄墙环绕的建筑,是柬埔寨国王的宫殿,包括金殿、银殿、舞乐殿、宝物殿等大小20多座宫殿,银殿是王宫中最华丽的宫殿建筑,地面用4700多块镂空银砖铺就,大殿内供奉着高60厘米用整块翡翠雕成的佛像,是柬埔寨的国宝。独立纪念碑在金边市区,是为纪念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而建的,高37米,共7层,上有蛇神100条(蛇神是柬埔寨文化象征)。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在流过金边时水势浩大,河面宽阔,分成前江和后江两支,在流入越南境内后再分成六支,由于河中沙洲分割,共形成9个河口入南海,形成面积45000平方千米的湄公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80%在越南境内(另20%在柬埔寨境内),越南又叫九龙江平原,是越南最大的平原。九龙江平原又分三部分:后江以南的金瓯半岛、前江与后江之间西部的同塔梅平原、前江与后江之间东部的同奈平原。金瓯半岛西侧沿海滩地有大片的红树林;同塔梅平原多沼泽,盛产浮稻、莲藕等;浮稻是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水稻,茎秆高大,稻叶会随雨季稻田水位上涨而快速上长。湄公河三角洲上的九条湄公河1汊河是前江、后江、西贡河等。西贡河源于柬埔寨,自西向东流经湄公河三角洲的北部,最后注入南海争莱湾,长225千米。
湄公河三角洲早在2000年前就有人居住,公元1世纪到6世纪是扶南国属地,7世纪到15世纪是吴哥王朝统辖的真腊国地,17世纪大批越族难民进入三角洲地区,柬埔寨王国逐步退出该地区,18世纪中叶该地正式划归越南版图,18世纪末期越南阮朝在此设立嘉定府(今胡志明市一带)。1859年法军入侵湄公河三角洲,1862年越南与法国签订《西贡条约》,割嘉定、美萩、边和三省于法国,之后法国又占领安江等省,完全控制了湄公河三角洲,成为“法属交趾”一部分。1945年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管辖;1955年到1975年归越南共和国(简称南越)管辖;1975年至今越南 社会 主义共和国管辖。越南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现设胡志明直辖市、芹苴直辖市、金瓯省、坚江省、安江省、同塔省、前江省、后江省、同奈省、巴地—头顿省等15个省、直辖市(越南的一级行政区包括58个省和5个直辖市)。主要城市有胡志明市、芹苴市、头顿市、美萩市、迪石市、龙川市等。芹苴市位于前江沿岸,是越南五个直辖市之一,湄公河三角洲第二大城市,越南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有大型电厂、稻米加工厂、食品厂、电子装配厂等,人口100多万。美萩市是前江省省会,地处湄公河三角洲汊流前江河畔,有人口十多万。头顿市在西贡河入海口,胡志明市东南110千米处,巴地—头顿省省会,越南南方著名的滨海度假地,人口50多万。迪石市坐落在金瓯半岛西侧,是越南濒临泰国湾的重要海港,坚江省省会。
湄公河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人烟稠密,劳动力丰富,耕地占全越南60%,生产了越南一半以上的大米,是越南最大的“米仓”。这里到处是无边的水稻田,由于光热充沛,水稻可一年三熟。此外这里也大量种植甘蔗、芒果、火龙果、荔枝、西瓜、菠萝蜜、柚子、榴莲等。湄公河三角洲水面广大,池塘星罗,近年来绿鳌虾、黑虎虾的养殖发展很快。
东方巴黎——胡志明市
湄公河三角洲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坐落湄公河三角洲东北部、西贡河沿岸。胡志明市是越南五个直辖市之一,越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面积2090平方千米,人口1200万(2014年)。胡志明市的原名是“西贡”、“西贡—嘉定”。起初只是个叫“普利安哥”的小渔村,7世纪后被称为“水真腊”,为吴哥王朝的重要港口;之后14世纪因许多从中东、南亚、东南亚往中国大明朝进行贸易、朝贡的船只停泊的一个港口而称“西贡”;18世纪中叶这里划入越南阮王朝版图;18世纪末成为越南嘉定府府治;1861年法国人占领西贡,1883~1885年间法国占领越南及柬埔寨部分地区,建立了“法属交趾支那”,定西贡为首府;19世纪末成为“法属印度支那”重要港口和米市,商业繁荣,有“东方巴黎”之称;1932年西贡与堤岸合并成立“西堤联区”,1945年后“西堤联区”与嘉定市联合组成“西贡—嘉定市”(即大西贡市);1955年西贡成为越南共和国(又称南越)的首都,1975年以后改名胡志明市以纪念越南***主要创立者胡志明。
胡志明市工商业发达,有电力、 汽车 、摩托车、造船、纺织、制鞋、家电、电子、炼油、化学、酿酒、香水制造等多种工业,是越南最大的工业城市;胡志明市金融、商业贸易、文化教育、 旅游 、交通也发达,是越南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有越南最大的火车站、内河河港,还有越南最大的机场——隆城国际机场。
西贡化妆品股份公司是胡志明市著名的企业之一,生产代表越南高级别香水产品的西贡**香水,远销世界各地,此系列多采用花、果、草木等自然香调,香味清新自然,淡而不薄,充满自然味道。越南香水号称是越南三宝之一,这得益于越南丛林里丰富的香料和法国的香水制造工艺,历经上百年的积淀,造就了独特的越南香水,著名的品牌有:西贡**香水、越南**香水、仙妮香水、西贡香水、黛安娜香水等。
胡志明市是越南著名的 旅游 休闲度假城市,著名景点有西贡邮局、范五老街、统一宫、胡志明市市政厅、胡志明市金融塔、西贡圣母大教堂等。西贡邮局是建于19世纪末期由法国人设计建造的邮局大厦,整体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高大的圆顶极富古典气息,内部装潢华丽绿色立柱和低层绿色圆窗标示出这里是邮局;内部大厅两侧是业务办理柜台、纪念品柜台和长写字桌;大厅左右两侧的墙上各有一张大地图,据说是当年法国地理学家手绘。
坐落在胡志明市中心的西贡圣母教堂是“西宫圣母正廷圣堂王宫”的俗称,始建于1869年,1880年完工。1960年梵蒂冈教廷在越南设置大教区,下设河内、顺化和西贡三个总教区,该教堂改称西贡正廷教堂,后又升格为圣堂王宫;教堂外墙全用法国马赛产的红砖,至今鲜红如初,不长苔癣;教堂高35.5米,是罗马与哥特式风格交融的建筑,内部有六口巨大的和声编钟,重2.8万吨,平日只在5时和17:30敲响,钟声可传播到10千米。教堂前是一座公园,公园中央矗立着大理石圣母像,高4.2米,圣母双手抱着缀有十字架的地球,脚下踩着毒蛇,表现人类的和平愿望,该雕塑是法国雕塑家1959年的作品。
统一宫原名“诺罗敦宫”,由当时的越南南部总督于1869年建造的总督府,后经多次改扩建,现在建筑是一座占地12万平方米的四层白色建筑,前南越政权的总统府所在;1954年更名“独立宫”,1975年更名为“统一宫”;大厦内有100个装饰华丽的大小厅堂,可满足外交、宴会、 娱乐 、居住、军事指挥等各种需求,屋顶有可供直升机起落的平台。
金融塔是胡志明市最高建筑,也是该市的地标建筑,高262.5米,共68层(包括地下6层),2010年建成使用。金融塔样式独特,在49层设有西贡空中平台,可360度鸟瞰胡志明市全景,设计灵感来自越南的国花荷花和越南传统服装奥黛,曾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为世界上20座最具标志性的大楼之一,是越南革新开放经济繁荣的象征。如今胡志明市是世界重要城市,在城市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世界城市500强》榜单中居第123位,在东南亚各城市中排名第6(在新加坡市、吉隆坡、雅加达、马尼拉、曼谷之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