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水稻标本
1、取样:选取结构完整、无明显病害的水稻,冲洗干净。
2、保绿:将样品放入保绿溶液中,密封8天后取出。
3、塑化:用蒸馏水冲洗,浓度为25%、50%、75%的聚乙二醇各浸泡1天,再用100%聚乙二醇浸泡12小时,悬挂3天,用烘箱在40-45℃下烘干5天。
4、包埋:制作木盒模具,用AB胶包裹样品。打磨:边沿用砂纸打磨。
水稻秧苗常用催芽做法分享
其中不同生育期一般常见主要原因不同:
一、水稻苗期叶尖**
苗期水稻叶尖**,一般多为田间水肥不足影响引起,低温光照不足,水稻烂秧为害也会造成田间成片发生,田间蓟马发生较多时也会造成叶尖发黄纵卷干枯等。如果移栽,水稻栽插过深,或积水过深,田间氧气不足,土壤还原性气体较多影响,根系不好。
营养不良时也会普遍发黄,另外秸秆还田影响,栽插根系悬空,或苗期氮肥使用不足等也会造成叶尖乃至叶片发黄干枯等。苗期使用除草剂或封闭药剂使用不当,或田间青苔较多也会造成。
二、水稻分蘖期叶尖**
分蘖期磷肥或钾锌肥不足,或田间积水过深,或晒田过重,水肥不足等通常会引起叶尖发黄。除草剂或其它药剂使用不当时也会造成叶尖**。另外蓟马、稻飞虱发生为害,或胡麻叶斑病及水稻干尖线虫病为害初期等也会引起叶尖发黄。
三、水稻拔节孕穗期叶尖**
一般钾肥供应不足会高温干旱影响引起叶尖发黄较多,除草剂等药剂使用使用不当或高温喷药时引起叶尖发黄等也普遍较多。
另外长期积水过深,或遭遇持续低温冷害影响时也会有所发生。纹枯病、水稻心腐病或细菌性褐斑病、条斑病、霜霉病为害等也会造成叶尖**。
四、水稻抽穗灌浆期叶尖**
肥水管理不当,脱肥早衰,纹枯病、水稻叶尖枯病、水稻干尖线虫病、叶鞘腐败病或稻飞虱等病虫害影响通常都会造成叶尖**。
1、温水快速催芽法:选避风保温的地方,铺一层24~30厘米厚稻草,将事先准备好的水缸放在上面,向缸内倒入40℃左有的温水,把沥干的种子放入温水中,边倒边搅拌,使之受热均匀,并控制水温在38℃左右,然后用薄膜封缸口加稻草堆紧保温。5~6小时后取出种子,稍沥水,用稻草盖好让其带温露种18~19小时。经第一次露种后,一般有5%~10%的种子开始露白。
2、多起多落浸种催芽法:用编织袋(蛇皮袋)将种子装好,放在35~36℃的温水中浸种4小时,起水后趁热用薄膜将种子袋包扎好,进行保温保湿催芽。隔7~8小时,再放到25℃的温水中浸2~3分钟,取出沥干继续催芽,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破胸为止。
3、锅内温水破胸法:把杂交早稻种子浸足48小时,起水沥干,装入蛇皮袋或布袋。在锅内放15~20厘米深的水,烧至75~80℃便熄火,然后在离锅水面3~5厘米处搁上一排小木棍,上放种子,种子量以不顶着锅盖为宜,锅盖应为拱形,过一段时间,检查水温,若温度下降至l0~20℃时,再烧微火使锅内温度升至30℃左右,一般这样处理24小时即可全部破胸。
4、小地窖催芽法:选择背风向阳、土质坚实、地势高燥的地方,挖一深75厘米,直径85厘米左右的圆形地窖,地窖四周筑小埂,以防雨水流入。在地窖底铺一层树枝竹条,枝条上和窖的四周再放一层l0~20厘米厚的草(稻草也可加热处理),草上再垫草席和晒垫。把浸种48小时的早稻种子先用温水预热后,再用箩和袋装好后放入地窖,箩和袋的周围和上面用稻草填满,地窖口用薄膜盖好,压紧。在气温正常的晴天,经8~10小时后窖内温度升高,此时应进行翻谷,以后每隔2~3小时翻谷一次。
5、温室蒸汽催芽法:温室蒸汽催芽是利用温室蒸汽控制温度和水分,以满足种子发芽时的需要。温室催芽发芽快,发芽率高,出芽整齐,适宜于大批量或集体催芽。催芽用的温室,应严密保温,力求升温快。室内搭架盛放发芽盘或箩筐等。浸好的种子进温室前3~4小时开始烧火,预热温室。种子摊放不宜太厚,约10~12厘米。应注意,要严格控制室内和种子温度,保持在35~36℃,过高容易烧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