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理病害有哪些
1、水稻烂秧病
水稻烂秧病
n 由病原物侵染或非病原物影响,引起水稻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
n 可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生理性)两类,非侵染性烂秧主要指由不良环境所造成;侵染性烂秧则指由不良环境诱致腐霉菌、绵腐菌、镰刀菌等侵染所致。
防治方法
n 水稻烂秧的防治以农业防治为根本措施。狠抓种子浸种、催芽、播种质量
n 同时,还要强调秧田整地质量,有机肥要充分腐熟,科学施肥、用水。
n 侵染性烂秧,应在秧苗一叶一心至三叶期时,出现叶尖无水珠和零星卷叶时应及时喷药。
n 可用春雨一号胶囊1粒+菌无菌10ml兑水10-15公斤药液浇灌。
n 若病情较严重时,药液浓度应适量加大。
水稻僵苗
◆水稻赤枯病 :俗称锈稻、
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 一般多于水稻分蘖初期时始发,分蘖盛期达到发病高峰,受害植株发僵,分蘖少而小,老叶下垂黄化而心叶窄挺,茎秆纤弱。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
2、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
n 水稻恶苗病是由无性态为串珠镰孢菌,有性态为藤仑赤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又称徒长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
n 病苗细长,叶色淡绿,比健苗高,病株节间伸长,茎节上逆生不定根,茎杆逐渐变褐,腐烂,其内有白色蜘蛛丝状菌丝。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不能完全抽穗。
n 抽穗期后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为褐色,不结实或在颖壳接缝处产生淡红色霉层。该病常见症状是稻株徒长,但也有呈现矮化或外观正常的现象。
恶苗病发病规律
n 带菌种子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次是感病稻田杂草及残株。
n 另外,病稻草做铺盖物,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传播到健苗,从水稻茎部伤口等部位侵入,引起再侵染。
n 一般土温在30~35℃时,最适合发病,20℃以下或40℃以上都不表现症状。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因此,秧苗栽插过深、拔秧后过夜等有利于病菌侵染。
防治方法
n 此病以种子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处理是关键的防病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留种。
(2)种子处理 春雨一号+菌无菌1000倍液浸种。②温汤浸种:52~55℃温水浸种30分钟。③药剂浸种:或春雨1号1粒+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动3次
(3)清除菌源,及时拔除病株。
(4)处理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为催芽时覆盖物和捆秧把。
3、稻纹枯病
n 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n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丝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
稻纹枯病症状
n 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常可见叶表气生菌丝纠成的菌核。
稻纹枯病症状
防 治
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
(1)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2)药剂防治 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
药剂选择:春雨一号+5%井岗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70千克喷雾。
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基部
河南主要农作物分布,河南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
陕西汉中种植水稻。
稻田土壤类型以潴育性水稻土和淹育性水稻土为主,熟化程度高,有机质含量1.65—4.31%,肥力高,保水保肥性强。汉中是我国同一纬度迟熟中籼水稻种植的最北沿,属优质籼稻最佳生态区之一。
水稻生长发育、灌浆结实期气温多在23—30℃之间,既无南方稻区的高温危害,又无北方稻区的低温影响,尤其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水稻灌浆结实期,旬平均气温21.8—24.9℃,昼夜温差7.9—8.6℃,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水稻灌浆速度平稳,消耗少,累积多,利于高产优质。
扩展资料
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2、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
百度百科-水稻
百度百科-汉中大米
1、郑州:主要种植白菜、萝卜、大蒜、甘蓝、番茄、黄瓜等作物。2、开封:主要种植棉花、花生、小麦、谷子、西瓜、白菜等作物。3、南阳:主要种植西瓜、白菜、番茄、大蒜、甘蓝、萝卜等作物。4、驻马店:主要种植薯类、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5、信阳:主要种植甘蓝、萝卜、大蒜等作物。
一、河南主要农作物分布
1、郑州
主要种植萝卜、大蒜、甘蓝、玉米、薯类、梨、桃、白菜、番茄、菜豆、黄瓜等作物。
2、开封
主要种植小麦、谷子、棉花、花生、西瓜、白菜、黄瓜、菜豆、大蒜、萝卜、甘蓝等作物。
3、南阳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薯类、大豆、花生、棉花、芝麻、西瓜、白菜、番茄、菜豆、黄瓜、大蒜、甘蓝、萝卜等作物。
4、驻马店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薯类、棉花、水稻、花生、大豆、芝麻、油菜籽、西瓜、番茄、大蒜、萝卜等作物。
5、信阳
主要种植小麦、薯类、油菜籽、甘蔗、水稻、黄瓜、白菜、柑桔、甘蓝、萝卜、大蒜、菜豆等作物。
6、商丘
主要种植大蒜、萝卜、甘蓝、菜豆、黄瓜、番茄、白菜、西瓜、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花生、芝麻、梨、桃、油菜籽等作物。
7、周口
主要种植大蒜、萝卜、甘蓝、菜豆、黄瓜、白菜、西瓜、大麦、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芝麻、桃、梨等作物。
8、三门峡
主要种植大麦、谷子、桃、梨、苹果等作物。
9、洛阳
主要种植番茄、梨、苹果、芝麻、薯类、谷子、大麦、高粱等作物。
10、平顶山
主要种植大麦、高粱、芝麻、番茄等作物。
二、河南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
水稻、小麦都适合在河南种植。
1、水稻
(1)可分为籼稻与粳稻、早稻与中晚稻、糯稻与非糯稻。
(2)水稻喜欢在高温、多湿、短日照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水稻土为宜),幼苗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适温为28-32℃。
(3)水稻进入分蘖期后,要求日均温度超过20℃,穗分化适温为30℃左右,若气温较低,则枝梗、颖花的分化会被延长。
(4)水稻的抽穗适温为25-35℃,开花后的适温为30℃左右,若气温处于20℃以下,或超过40℃,则会影响到受精。
2、小麦
(1)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它是三大谷物之一,大部分小麦都被作为粮食,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作为饲料使用。
(2)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处于第2位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