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一点血的功效与作用
一点血
(《四川中药志》)
别名红砖草(《全展选编·妇产科》)。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一点血秋海棠的根茎。
植物形态一点血秋海棠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短而肥厚,有环纹,断面红色,具须根。根出叶1-2片,近菱方形,长lO~15厘米,宽lO~12厘米,上部3~7浅裂,裂片三角形,基部偏心形,边缘有突尖细锯齿,上面绿色,具极稀疏的短刺毛,下面略带紫色;叶柄光滑,基部肥厚,长7~15厘米;托叶膜质,光滑,褐色,卵圆披针形。花6~7朵,粉红色,呈伞房状排列,花序梗粗壮,根出,长达10~20厘米;花雌雄同株;雄花花被4片,内外各2,外花被卵圆形,内花被长椭圆形,雄蕊10~16枚,离生;雌花具花被3片,内1外2,外花被宽卵圆形,内花被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子房呈纺锤形,3棱,花柱3枚,离生。蒴果无翅。花期7月。
生长于阴处的岩石缝及小谷底。
采集秋后采挖,鲜用或晒干用。
药材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弯曲,外表棕**,具扭曲的纵皱纹及须根残痕。质脆,横断面平坦,中心有一棕红色的圆心,如一点血状。
产四川。
化学成分含强心甙、黄酮类、鞣质、酚性成分,甾醇、三萜成分、皂甙。
性味性微寒,味甘苦,无毒。
功用主治生血,活血。治男女虚弱,红崩,白带及女子干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炖肉,0.5~1两。
选方①治虚弱带下:一点血、一朵云。共研宋,炖肉服。
②治女子干病:一点血、玉荚蓉、鹿衔草、蓝布正。炖鸡服。(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③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一点血鲜品四至五两,或干品二、三两。炖鸡服。(《全展选编·妇产科》)
提醒您:一点血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破解进补迷思X详解养胎技巧,秋冬安胎 你「安」对了吗? 秋冬冷飕飕,低温除了会引发胎动不安,孕妈咪也可能因为寒冷憋尿引发感染而导致早期宫缩,喜欢吃补的人又特别容易补过头而出现出血的症状。其实,只要做好保暖和御寒、均衡饮食、多补充水分,秋冬安胎不必然要「吃补」;坊间常见的安胎中药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的体质。本文结合中西医观点,详解养胎技巧、破解进补迷思,让孕妈咪不仅安胎,更安「心」。 西医说症状 孕期3阶段安胎方法大不同
孕期安胎可以分成3个阶段。第1阶段是17周以前,安胎原因多半是怀孕早期出血,治疗主要使用黄体素。第2阶段是17~28周,安胎原因可能是不明
原因的早期宫缩,孕妈咪大多会肚子疼痛、持续出血,也有人会出现子宫颈缩短的症状。此时也可能出现胎盘问题,前置胎盘的人须积极安胎以抑止 *** 出血与子宫收缩;胎盘早期剥离则要视周数评估引产方式,因为宝宝生下来比较安全,所以不会进行安胎。第3阶段是28~37周,此时已进入早产范围,宝宝存活率提高,因此会视孕妈咪的状况决定是否继续安胎。假使孕妈咪在服用安胎药后极度不适、过敏甚至出现肺水肿,就必须中止安胎进行生产评估。
安胎药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影响,但是可能会对孕妈咪造成轻重程度不等的副作用。举例来说,怀孕初期治疗出血的黄体素可能会让人感到疲倦、轻微恶心;中期以后降血压的安胎药则会让人浑身无力、懒懒散散;另一种抑制宫缩的药比较严重,可能会让人心跳变快甚至造成肺积水,孕妈咪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状况,一旦感觉不适就要就医治疗。
服安胎药忌任意停药或增加剂量值得注意的是,安胎药和抗生素一样,开始服用以后不可以自行停药或增加剂量,孕妈咪若感觉身体情况好转,应咨询医师再决定是否要逐渐停药。木生妇产科诊所副院长毛士鹏表示,自行停药恐导致「反弹性子宫收缩」,也就是在宫缩缓解后又因为停药而出现更强烈的宫缩,风险不可谓不高。此外,由于安胎药有时会伴随心悸,增加剂量会让心悸更严重,甚至可能会让身体产生毒性反应而让出血情况恶化,子宫收缩的状态也会变差。虽然有些人对安胎药的反应较不明显,即便增加剂量也不会产生不适,但这不代表宝宝在子宫内没有受到影响,孕妈咪还是必须谨慎用药以免对宝宝造成风险。
安胎时不能喂母乳?
破解进补迷思X详解养胎技巧,秋冬安胎 你「安」对了吗? 腹部用力+过度劳累安胎大忌通常怀孕初期会出现明显宫缩或出血,可能是因为子宫在孕育胎儿时出现较不稳定的情况。孕妈咪在接受黄体素治疗之余也要做好日常护理,最好避免做蹲下或弯腰捡东西等让肚子用力的动作,也不要长时间工作或让自己太劳累。中晚期安胎若医师指示仅需服用口服药搭配门诊定期追踪,则护理方式和初期一样,只要避免做让肚子用力的动作和不要过度劳累即可。但如果是必须住院的严重情况,就要绝对卧床。
任意卧床小心姿态性低血压说到绝对卧床,相信不少人都注意到一些明星妈咪为了宝宝必须躺在床上好几个月。到底卧床安胎有什么前提?毛士鹏医师解释,是否卧床要看出血和宫缩的情况以及子宫颈的长度;假使药物治疗仍无法缓解宫缩,或是子宫颈口缩短
让早产风险大增,就必须绝对卧床。他提醒,由于卧床安胎会对身体造成极大压力,所以即便是高龄产妇或罹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只要身体状况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最好不要任意卧床。绝对卧床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举例来说,如果孕妈咪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卧床热量消耗极低又无法运动,容易让糖尿病恶化。一般孕妈咪则会因为长期保持躺姿而产生姿态性低血压,很容易在变换姿势时头晕,且生活上的大小事也无法自理,十分麻烦。毛士鹏医师表示,就他临床观察,大部分需要卧床安胎的人都落在怀孕28周~37周中间,28周以前需要卧床安胎的人少之又少。卧床安胎的孕妈咪通常都不需要在床上待到「生」,大概1~2个礼拜就可以下床。
住院安胎的孕妈咪返家后若下腹出现强烈下坠感就要立即回诊。
分辨腹部痉挛or宫缩掌握3口诀前面说到安胎的主要判断基准是宫缩和出血,但有些孕妈咪会将孕期常见的腹部痉挛和宫缩混淆。其实腹部痉挛的症状和宫缩大不相同,腹部痉挛的疼痛频率既不规律也不密集,孕妈咪通常会觉得下腹闷闷地抽痛,像月经要来不来的感觉,休息一阵子就会缓解。宫缩则是规律且密集性的疼痛,疼痛频率约10分钟一次,整片肚皮会像灌饱气的篮球一般紧绷。毛士鹏医师表示,如果孕妈咪常分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宫缩,可以按照「规则、密集、休息不会好。」这个口诀作为判断宫缩的依据。
心律不整、肺积水恐须放弃安胎宫缩和出血大多只需要用安胎药治疗就会缓解,但如果孕妈咪出现合并感染、罹患癌症或其他较严重的疾病怎么办?毛士鹏医师说,倘若孕妈咪合并感染,在做早产治疗时就要一并治疗其感染的疾病。如果是罹癌或其他重大疾病,则要看怀孕周数再决定如何处理。怀孕初期须考虑是否中止妊娠,若已进入怀孕晚期,因为胎儿已经成熟,可以找一个适当时机引产再动手术治疗。不过这种情况(罹癌)发生机率非常低。什么情况下医师会放弃安胎呢?毛士鹏医师表示,放弃安胎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宝宝已经「安」不住,无论如何都会生出来;另一种是孕妈咪的生命受到威胁,譬如持续心跳加速到心律不整,或出现肺水肿、肺积水等严重状况。若发生这种情况,医师就会慢慢降低安胎剂量,以让孕妈咪维持生命为主,必要时会牺牲胎儿。
破解进补迷思X详解养胎技巧,秋冬安胎 你「安」对了吗? 中医谈保健 秋冬易宫缩都是低温惹的祸从西医角度分析完安胎的前提以及孕期不同阶段的安胎方法以后,我们再合并中医理论谈谈秋冬安胎的相关问题。秋冬两季之所以需要安胎大多是因为低温。相信大多数孕妈咪冬天睡觉都不大愿意离开被窝起床上厕所,但憋尿憋久容易导致泌尿道感染,泌尿道一旦感染就很可能会引发早期宫缩。另外从中医角度来看,秋天气候较乾,身体容易因为缺乏水分而变得比较干燥,此时若再摄取烤、炸、辣等燥热性质食物会让身体变得更燥热而引发「血热」,血热的症状是上火、血行急促以致胞宫(即子宫)不安宁甚至出血。冬天则是因为冷冽的气温容易引发子宫收缩,此时孕妈咪若又摄取寒凉的食物就更可能引发宫缩。
姜母鸭羊肉炉恐引发胎动不安孕期多少会服用一些补品,秋冬又是进补的季节,许多喜欢吃补的孕妈咪可能会趁此机会大补特补,但是一般秋冬常见的药膳若食用过多容易引发胎动不安。以坊间最常见的姜母鸭和羊肉炉为例,姜母鸭烹调多用老姜,羊肉则属于温燥食
物,两者吃多了都容易上火,而上火往往容易引发出血。此外,麻辣火锅、水煮牛肉等辣椒调味的料理也容易让身体产生火气进而引发胎动不安。有些人在冬天喜欢喝甲鱼汤,但甲鱼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特性也会对宝宝造成相当大的影
响。除了药膳,秋冬盛产的大闸蟹、水梨和柚子等寒性食物若食用过量导致孕妈咪体质变冷,也容易造成宫缩。许多人吃火锅喜欢在酱料中打一颗生蛋,但生食含菌量高又难以确保其清洁,加上孕期免疫力较差,一旦感染就可能引发宫缩、流产。除了上述需要留意的药膳和食物,孕妈咪若要自己炖补,最好避开一些容易引发早产、流产以及含有毒性的药材。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陈盈佑表示,容易引发胎动不安的中药材大致可以分成下列5种类型:
类型1 ─活血化瘀药 :代表药材为红花、莪术和山棱。
类型2 ─抗肿瘤药 :代表药材为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抗肿瘤药通常较苦寒、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很容易对胎儿造成影响。
类型3 ─苦寒下痢药 :代表药材为番泻叶和芦荟。这种类型的药材除了属性偏寒还容易滑肠(腹泻,使肠胃频繁蠕动),很容易引发宫缩。
类型4 ─入络走窜药 :代表药材为全蝎、蜈蚣。这种类型的药材容易进入胎盘血管造成气行逆乱、影响胎盘功能,造成胎盘血流不稳进而导致流产。
类型5 ─含毒性的药材 :代表药材为雷公藤、马钱子和川乌。
服用热补药膳出血机率大增综上所述,孕妈咪在秋冬的地雷食物还真不少。秋冬时节到底要怎么吃才能养胎?又有哪些药膳补品适合安胎的人吃呢?陈盈佑医师表示,孕妈咪在秋天适合吃莲藕、山药、莲子、白木耳、蜂蜜、鸡蛋、燕窝等温和、清淡、滋润的食物;冬天则比较适合吃黑芝麻、葡萄干、牛肉等补气血、暖肾、增强抵抗力的食物。在进补方面,她建议孕妈咪根据自身体质采取相应的进补方式;体质虚寒的人应选择温补,体质燥热的人则以凉补为主,无论体寒或体热都最好不要过度热补以免上火引发出血。她指出,之所以会建议孕妈咪不要热补,主要也是因为热补会让孕妈咪的身体过于燥热,很可能会引发便秘、失眠或出现皮肤问题等不适症状。
想在秋冬进补,陈盈佑医师提供了几道温和的安胎药膳给孕妈咪们参考;包括润肺、滋阴润燥的百合银耳莲子汤;健脾补气、帮助肠胃消化的四神排骨汤;健脾补肾的党参黑枣鸡汤以及补肾养血的黑豆红枣粥。她表示,百合银耳莲子汤
和四神排骨汤适合秋天吃,党参黑枣鸡汤和黑豆红枣粥则比较适合需要滋补的冬天。烹煮时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百合银耳莲子汤的银耳最好炖软一点,软一点的银耳比较容易释出胶质。党参黑枣鸡汤则最好不要用红枣代替黑枣,虽然一般药膳料理都以红枣为主,但黑枣比较补肾,更适合孕妈咪在冬天吃。此外,黑豆红枣粥性温,炖煮时最好用红糖;如果孕妈咪容易胀气,可以用白米代替紫米。若想要口感软烂一点,用电锅煮须让粥烧滚两次;用瓦斯炉煮则可以倒入1,000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再煮10~20分钟。她另外补充,虽然一般人煮四神排骨汤都会加入薏仁,但薏仁食用过量有滑胎的疑虑,孕妈咪煮的时候最好避开薏仁。
破解进补迷思X详解养胎技巧,秋冬安胎 你「安」对了吗? 中医安胎体质肾虚最常见有别于西医对症下药的治疗方式,中医除了询问症状也会根据患者体质调配适合的处方。陈盈佑医师表示,就临床观察,需要安胎的体质可以分为肾虚/脾肾两虚、肝郁气滞、血瘀、血热等4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肾虚。她指出,肾虚或脾肾两虚的人通常会在宫缩时腰酸,中医师多会用寿胎丸治疗。对于肝郁气滞型的人则会开立小柴胡汤或加味逍遥散。她表示,加味逍遥散能补益身体、
具有健脾之效,与小柴胡汤同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药性相对比较平和,可以帮助孕妈咪的身体维持在平稳的状态。至于血瘀体质的人,可以服用轻度化瘀的桂枝茯苓丸帮助缓解腹痛。陈盈佑医师说,虽然桂枝茯苓丸中的桃仁有活血作用,但适时、适量服用不会对怀孕造成影响。至于血热型的孕妈咪,因为多半是阴血不足,最好服用保阴煎清热养血、滋阴安胎。
冬季早睡晚起多补充滋润食物从中医观点来看,秋冬两季因为太阳早早就下山,孕妈咪晚上最好提早睡觉,「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休息时间也要拉长,以呼应老祖宗所说的「秋收冬藏」。而由于秋天早晚温差大,冬天则较寒冷,孕妈咪容易出现抽筋和四肢冰冷的症状,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和御寒,平时也要多补充水分,别因为气候较凉爽就忘了喝水。此外,秋冬较干燥,鼻子可能因为过干而流鼻血,腹部和四肢皮肤也容易搔痒,最好多补充木耳、秋葵等滋润食物。虽然水果富含大量维他命,但因为水果普遍偏生冷,孕妈咪最好不要用水果代替正餐,特别是寒性水果在孕期不宜过量。不过如果孕妈咪属于热性或中性体质,只要在吃的时候控制份量,还是可以吃柚子、梨子等当令水果。陈盈佑医师说,此时也很容易因为气候而情绪低落,孕妈咪对自己的情绪变化要有一定的警觉,有空可以做扩胸、拉筋等运动放松肌肉神经以稳定情绪。
看体质吃中药别乱服偏方虽然秋冬是传统进补的季节,但并非人人都需要「补」。陈盈佑医师强调,除非是气血较虚或体质偏寒偏热(寒热不平衡)需要调整,否则孕妈咪不用刻意进补。她也提醒,如果要用中药安胎,最好循正规管道至领有执照的医院或诊所就诊拿药,不要任意服用婆妈、亲友提供的药物或听信偏方胡乱抓药。虽然保产无忧散(十三味)是孕期常见的安胎中药,但保产无忧散主要作用是帮助顺产,适合怀孕晚期服用,假使孕妈咪在怀孕初期或中期服用,恐怕会 *** 气血涌动而上火,甚至会造成身体不适。孕期饮食应把握营养均衡的原则,即便需要安胎,也应从调整食物的比例着手,而非只吃某几样食物或过量食用单一食物。最后她提醒,如果孕妈咪本身体质较虚弱或有流产病史,因为胎动不安的风险较大,即便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也最好安胎以确保母婴安全。
破解进补迷思X详解养胎技巧,秋冬安胎 你「安」对了吗? Q:安胎期间可以泡脚或 *** 吗?A : 众所皆知孕期不能泡温泉或泡澡,但秋冬毕竟比较寒冷,有些孕妈咪又属于容易四肢冰冷的体质,能否泡热水脚暖和身体?陈盈佑医师说,其实只要不让肚子泡在热水里,适度泡脚暖身是可以的。至于争议比较大的 *** ,她指出,许多人都会以为孕期 *** 会引发胎动,但会否引发胎动其实要看 *** 的位置及力道。有些穴道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及身体不适,像合谷穴就有补气、恢复体力及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一些肩颈穴道和三阴交穴也有纾解压力的作用,只是自行 *** 很容易按错位置或无法掌控力道,所以中医师一般不建议孕妈咪自行在家 *** 。需要安胎的孕妈咪因为身体状况比较特殊,也最好不要任意 *** 。
4 大安胎药膳让你「安」心过好冬
名称
材料
作法
功用
服用时间
百合银耳莲子汤
银耳300 克、莲子150 克、百合50 克、红枣7 ~8 枚、冰糖适量
银耳、莲子、百合、红枣用清水洗净置于一旁备用,再将银耳单独放入电锅中炖煮(外锅加一碗水)、把莲子煮熟,之后再将煮熟的银耳、莲子和百合、红枣一起放入电锅中炖煮(外锅加一碗水),起锅后用冰糖调味即可。
润肺、滋阴润燥
每天皆可服用。
四神排骨汤
山药、莲子、芡实、茯苓各2 钱、排骨半斤、盐巴适量
排骨汆烫后置于一旁备用,再将山药、莲子、芡实、茯苓一起炖煮,尔后将排骨和药材一起放入电锅中炖煮(外锅加一碗水),起锅后用盐巴调味即可。
健脾补气,有助肠胃消化
一周服用1 ~2 次。
党参黑枣鸡汤
党参3 钱、黑枣5 ~6 枚、鸡腿一只、盐巴适量
鸡腿汆烫后置于一旁备用,再将党参、黑枣一起炖煮,再把鸡腿和药材一起放入电锅中煮(外锅加一碗水),起锅后用盐巴调味即可。
健脾补肾
一周服用1 ~2 次。
黑豆红枣粥
黑豆和红豆各30 ~40 克、红枣7 ~8 枚、白米(紫米)100 克、红糖适量
黑豆、红豆、红枣、白米各自用清水洗净后一起放入电锅中炖煮(外锅加一碗水),起锅后用红糖调味即可。
补肾养血
一周服用1 ~2 次。
小叮咛:
百合银耳莲子汤若置于冰箱保存,拿出来最好加热或待其退冰后再食用。 孕妈咪若服用党参黑枣鸡汤后出现多梦、睡眠品质下降、粪便干硬、容易口渴等症状就必须减少服用的频率,最好改成两周1 次。资料提供/陈盈佑医师整理/婴儿与母亲杂志编辑部
毛士鹏
学历:国防医学院医学士、国防医学院海底研究所硕士
经历:三军总医院妇产部兼任主治医师、国军高雄总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署立双和医院妇产科产房主任
现任:木生妇产科诊所副院长
陈盈佑
学历: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学士
经历: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妇科总医师、中华民国乳癌教育暨防治学会秘书长、中西整合癌症医学会理事
现任: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产后护理之家巡诊中医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