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峨眉山中英文简介

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 ,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山中英文简介

Mount Emei is located near 30° north latitude, southwest of Sichuan Province, on the southwestern edge of the Sichuan Basin. It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Buddhist Mountains” in China.?

It has a steep terrain and beautiful scenery. It is known as the “Emei World Show” and the Wanfo Top on the mountain.?

The highest, 3099 meters above sea level, is more than 2,700 meters above the Emei Plain.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

Emei Mountain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various natural elements. The flora is complex, rich in biological species, endemic with many species, and preserves a complete subtropical vegetation system.?

There are more than 3,200 species of plants, accounting for about one-tenth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hinese plant species.

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Mount Emei is also home to a variety of rare animals, with more than 2,300 species of animals. There are more monkeys along the mountain road, and the team often asks for tourists to eat, which is a major feature of the mountain.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Emei Mountain is the dojo of Puxian Bodhisattva. Religious culture, especially Buddhism culture, constitutes the main body of Emei Mountain history and culture.?

All architecture, statues, instruments, etiquette, music, paintings, etc. all show the rich flavor of religious culture.?

There are many ancient monuments and temples on the mountain, such as Baoguo Temple, Fuhu Temple, Washing Pool, Longmen Cave, She's Cliff, and Emei Buddha Light. It is one of the destinations for tourism, recuperation and summer vacation in China.

扩展资料

峨眉山的主要山峰有:

1、大峨山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在金顶有大面积抗风化强的玄武岩覆盖,构成了倾角在10~15度间的平坦山顶面。而在金顶的东侧为古生代碳酸岩。

2、二峨山

二峨山又名绥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白云岩等构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杂木、竹类,建有林场。土产茶叶、竹笋、桐油、生漆等,并产中药材。西麓猪肝洞,为道教名胜。南有紫芸洞,相传是唐吕纯阳修炼处。?

3、三峨山

三峨山又名西皇山,位于乐山沙湾镇西南。长13千米,宽7千米,主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湾镇江面1625米。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二叠系,山顶覆盖玄武岩。东坡陡。开始形成于新第三纪末。有铜、铝等矿产。

4、四峨山

四峨山在四川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眉山市区北五公里,海拔982米。因山形棱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谓即《水经注》之武阳龙尾山。山有圆通寺,山巅则有最早修建的古刹观音庵,为明代高僧印宗禅师(四川绵州人)谈禅结茅之处。

百度百科-峨眉山

浙江有什么自然风景区

中国有种子植物237科、2988属、25734种。其中药用种类有223科、1984属、10153种(含种以下等级1103个)。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其中被子植物亚门的药用种数十分庞大,约占药用总种数的99%。

1.裸子植物:

中国有裸子植物11科、42属、243种,其中药用种类有10科、27属、126种:包括13个变种、4个变型。目前,只有引进的南洋杉科中尚未见药用记载,其余各科均含药用植物。

裸子植物药用资源近80%的种属于针叶树种,其中最重要的是松科。中国有松科植物10属、113种、29变种,药用种数占40%。松属是个较大的属,含20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油松、马尾松、红松、白皮松和云南松等。本科其他属的主要药用种有冷杉、臭冷杉、油杉、落叶松、白扦、铁杉,以及中国特有的金钱松(土荆皮)和水松等。

柏科中中国有8属、29种、7变种,其中药用资源以圆柏属居多,共有10种,1变种,主要有圆柏、叉子圆柏和兴安圆柏,以及柏木、朝鲜崖柏、刺柏等。柏科的常用药材为侧柏和松花粉等。

三尖杉科中许多种都含抗癌活性物质,近年来颇受关注。中国有三尖杉科植物:属10种,均可药用,主要有三尖杉、中国粗榧、海南粗榧和台湾粗榧等。

红豆杉科中常用药材种为榧(榧子),其他可供药用的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血榧)、云南红豆杉和穗花杉等。杉科和罗汉松科中的药用种较少,主要有罗汉松、百日青、杉木、柳杉及中国珍贵的子遗植物水杉等。

裸子植物的4个非针叶类型的科中,麻黄科的药用种最多,共有11种、3变种、1变型。其中,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为药典收载种,属于地方习用品的有丽江麻黄、山岭麻、单子麻黄、双穗麻黄和藏麻黄等。苏铁科药用资源主要有苏铁、华南苏铁等。买麻藤科主要是买麻藤和垂子买麻藤。银杏科仅银杏1种,目前野生种只残存于浙江天目山和云南东北部等局部地段,其他地区均为栽培。

2.被子植物

中国现存被子植物共226科、2946属、约25500种,其中药用种类有213科、1957属、10027种(含1063个种以下等级)。其中双子叶植物179科、1606属、8598种;单子叶植物34科、351属、1429种。根据恩格勒系统,分科统计列出各科中我国现有的属、种数及药用属、种数。被子植物各科的药用种数相差很大,最多达778种,最少仅含1种。其中,含100种以上的有33科,50一99种的19科,10一49种的72科,10种以下的88科。在33个药用大科中,双子叶植物有27个科,即菊科、豆科、唇形科、毛茛科、蔷薇科、伞形科、玄参科、茜草科、大戟科、虎耳草科、**科、杜鹃花科、蓼科、报春花科、小檗科、荨麻科、苦苣苔科、樟科、五加科、萝摩科、桔梗科、龙胆科、葡萄科、忍冬科、马鞭草科和芸香科。单子叶植物有6个科,即百合科、兰科、禾本科、莎草科、天南星科和姜科。上述33科约占药用被子植物科数的16%,但所含药用种数却占了65%。

药用植物种数接近100种的科有卫矛科(99),夹竹桃科(95)和葫芦科(92)。种数较多的科还有茄科(84)、木犀科(81)、鼠李科(77)、十字花科(77)、爵床科(71)、紫金牛科(72)、景天科(68)、茶科(66)、防己科(64)、马兜铃科(62)和紫草科(62)、堇菜科62)等。

药用大科所集中的种数主要体现在一些较大的属。被子植物中含50种以上药用资源的属有乌头属(103)、紫堇属(86)、铁线莲属(85)蓼属(81)、蒿属(72)、小檗属(70)、马先蒿属(67)、杜鹃花属(65)、悬钩子属(62)、凤毛菊属(58)、卫矛属(57)、珍珠菜属(56)、鼠尾草属(53)、龙胆属(52)和贝母属(50)。这15个属隶属于12个科,仅占各科药用总属数的3%,而所含药用种数却达30%。

药用种数接近50种的属有大戟属(49)、报春花属(48)和紫金牛属(46)。含30一49种的属有蔷薇属(44)、唐松草属(44)、忍冬属(44)、翠雀属(43)、黄芩属(43)、荚蒾属(42)、天南星属(42)、猕猴桃属(41)、柴胡属(41),委陵菜属(40)、橐吾属(37)、石斛属(36)、苔草属(35)、马兜铃属(35)、百合属(34)、沙参属(36)、党参属(34)、紫菀属(34)、香茶菜属(33)。山姜属(32)、紫珠属(31)、鸢尾属(31)、香薷属(31)、冷水花属(31)、鹅绒藤属(30)、银莲花属(30)和花椒属(30)。

药用种数在20-29种以上的有71个属,较重要的有细辛属、木兰属、五加属、紫云英属、远志属、砂仁属、当归属、蝇子草属、葱属、重楼属、栝楼属、酋草属和千金藤属等。

中国种子植物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有许多特有种属。据统计,中国种子植物有196个特有属,其中,被子植物有190个(裸子植物仅6个),含药用资源的有60余属,如明党参属。羌活属。川木香属。知母属、地构叶属、通脱木属、杜仲属、枳属、喜树属、珙桐属、香果树属、独叶草属和太行花属等。

由于被子植物药用种类繁多,不能一一赘述,这里仅选取常用药材比较集中的10个科为代表作一简述。

菊科是中国被子植物第一大科,含药用植物778种(包括724种,7亚种、44变种、3变型),药用的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我国菊科植物的68%和33%。主要药用属除蒿属、凤毛菊属、紫菀属和橐吾属外,还有蒲公英属(26)、火绒草属(19)、兔儿风属(18),香青属(18)。千里光属(17)、艾纳香属(16)、斑鸠菊属(16)、蟹甲草属(16)、旋覆花属(15)、蓟属(15)和苦荬菜属(15)等。

菊科中商品药材较多,其中术类有白术和苍术;木香类有云木香和川木香;蒿类又可分为艾类和茵陈类,艾类中如艾、野艾蒿、蒙古蒿、阴地蒿、南艾蒿、五月艾等,茵陈类中除主要药用茵陈蒿外,同属的还有莳萝蒿、碱蒿、冷蒿、矮蒿、白莲蒿和青蒿等;蓟类的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均作小蓟用,作大蓟用的主要有蓟、野蓟。两面蓟和烟管蓟等。菊科中常用药材还有菊花、红花、旋覆花、款冬花、紫菀、漏芦、天名精、佩兰、牛蒡子,苍耳子。蒲公英和鳢肠(墨旱莲)等。此外,石胡荽。除虫菊、雪莲花、豨莶草。千里光、水飞蓟、丝毛飞帘、甜叶菊、火绒草和鬼针草等亦可供药用。

豆科是中国四个含干种以上的植物大科之一,供药用的有490种(含461种、1亚种、23变种、5变型),仅次于菊科,居第二位。豆科较大的药用属除紫云英属外,还有槐蓝属(24)、锦鸡儿属(29)、崖豆藤属(16)、棘豆属(16)、山蚂蝗属(16)、岩黄芪属(15)、胡枝子属(14)和决明属(13)等。

本科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等;常用的有扁茎黄芪(沙苑子)、苦参、槐、补骨脂、葛、儿茶、密花豆(鸡血藤)、合欢、小决明、广金钱草、白扁豆、多序岩黄芪(红芪)和皂荚等。此外,紫荆、小花米口袋、截叶胡枝子(夜关门)。百脉根、轮叶棘豆(莪大夏)、黄花木、山野豌豆(透骨草),紫首蓿、云实、红车轴草等也是较常见的药用植物。

毛茛科的药用植物有420种(含329种、1亚种、85变种、5变型),药用种数占全科种数的58%,其中乌头属、铁线莲属、翠雀属、唐松草属、银莲花属包含了本科72%的药用种类,此外,较重要的属还有毛茛属(19)、耧斗菜属(12)和金莲花属(12)。中国有乌头属植物165种,其中药用103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一个药用属。该属的常用药材主要有乌头(川乌)、北乌头(草乌)、黄花乌头(关白附)、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和甘青乌头。地方和民间习用的药用种主要有铁棒锤、伏毛铁棒锤、黄草乌、瓜叶乌头和聚叶花葶乌头(活血莲)等。铁线莲属常用药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威灵仙,主要来源种有棉团铁线莲、辣蓼铁线莲和威灵仙等;另一类是川木通,主要来源种有小木通,绣球藤和钝齿铁线莲等。本属地方习用种有柱果铁线莲、圆锥铁线莲(铜灵仙)、须蕊铁线莲和黄花铁线莲(铁线透骨草)等。黄连属的种数虽不多,但药用价值较高;本属6个种均可药用,常用的有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都是重要的商品药材。

毛茛科其他属的主要药用种有白头翁、升麻、阿尔泰银莲花(九节菖蒲)、侧金盏花(福寿草)、耧斗菜、翠雀、类叶升麻(绿豆升麻)、铁筷子、展枝唐松草、毛茛和金莲花等。

唇形科有436种药用植物(含355种、72变种、9变型),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5%,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鼠尾草属、黄芩属、香茶菜属、香薷属、青兰属、筋骨草属等,常用药材主要有丹参、黄芩、藿香、广藿香、紫苏、益母草、薄荷、毛叶地笋(泽兰)、香藿、荆芥和夏枯草等。其他常见种类有金疮小草、筋骨草、风轮菜、活血丹、夏至草、罗勒、糙苏、毛水苏、海州香薷、百里香和牛至等。中国引进的唇形科植物薰衣草和留兰香均作药用。

蔷薇科有360种药用植物(包括301种、1亚种、53变种、5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3%。蔷薇屑、悬钩子属、委陵菜属及绣线菊属包括了本科47%的药用种。药用种数较多的属还有旬子属(17)、梨属(15)、山楂属(15)、樱桃属(13)和苹果属(13)等。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等。本科草本植物中常用的有掌叶悬钩子、地榆和龙牙草等。其他属主要药用种有委陵菜、石楠、扁核木(蕤仁)、假升麻、柔毛水杨梅、火棘、李、绣球绣线菊、鸡麻和灰旬子等。

伞形科的药用植物有234种(包括197种、25变种、9变型及3个栽培种),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4%。主要药用属除柴胡属(41)和当归属(22)外,还有独活属和藁本属(13)。上述4个属的药用种数占本科药用种数的38%。

本科常用药材主要有当归、白芷、重齿毛当归(独活)、紫花前胡、辽藁本、川芎、羌活、珊瑚菜(北沙参)、明党参、新疆阿魏、白花前胡、蛇床子和茴香等。柴胡是常用大宗药材,中国共有柴胡属植物36种、17变种,其中可供药用的41种(含变种),较普遍应用的是北柴胡和狭叶柴胡。此外,地方药用的主要有银州柴胡、锥叶柴胡(陕西)、密花柴胡(新疆)、金黄柴胡(甘肃、新疆)、汶川柴胡、马尔康柴胡(四川)、膜缘柴胡(四川、西藏)、长白柴胡(东北)及云南柴胡(云南)等。我国西北地区柴胡资源较为集中,共有42种(含变种),据报道,其中可供药用的有21种。

本科主要药用植物还有芜荽、窃衣、棱子芹、峨参,野胡萝卜(南鹤虱)、羊红膻、天胡荽、鸭儿芹,毒芹、积雪草和葛缕子(藏茴香)等。

蓼科药用植物共123种(包括104种、18变种。1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3%。本科约92%的药用种类都包含在下面3个属中。

蓼属(广义属),中国有120种,其中药用81种,常用药材有何首乌、拳参、红蓼(水红花子)、蓝蓼(蓼大青)、扁蓄和虎杖等。民间习用的有赤胫散、火炭母、杠板归、分叉蓼、支柱蓼和水蓼等。

大黄属,中国约有40种,据报道,药用的有18种、2变种。《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了14种(含1变种)。目前本属比较重要的是掌叶组大黄,主要有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及唐古特大黄。同属其他药用种都作为土大黄或山大黄入药,主要有华北大黄、河套大黄和波叶大黄等。大黄是一味世界性药物,现已被近20个国家的药典收载。中国大黄的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应特别提及的是,藏药擅长用大黄,不仅种数多,而且颇为讲究。

酸模属供药用的有16种,多为民间习用药,常见的有酸模。皱叶酸模。巴天酸模(牛西西)和尼泊尔酸模(羊蹄)等。

本科其他属主要药用种有荞麦、短毛金线草、肾叶山蓼。沙拐枣及栽培品种竹节蓼等。

五加科中药用植物有112种(包括88种。23变种、1变型),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65%,主要药用属有五加属、楤木属(20)、鹅掌柴属(17)及人参属(10)等。特别是五加属和人参属中,有许多种重要的商品药材。五加属主要药用种有五加、无梗五加、刺五加、三叶五加(白簕)和红毛五加等。人参属植物基本上都可药用,最重要的是人参和三七,同属中主要药用植物还有竹节参、珠子参和参三七等。西洋参原产北美,中国现已引种成功,并形成一定的商品生产能力。

本科其他主要药用种有楤木、辽东楤木、食用土当归、柔毛九眼独活、通脱木(通草)、鹅掌柴、刺楸、东北刺参、掌叶梁王茶、常春藤、树参、罗伞、短梗大参和刺通草等。

百合科是单子叶植物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358种(包括301种。37变种、20个栽培种)。本科46个药用属中贝母属、百合属和黄精属包括了1/3的药用种。此外,含10种以上药用属还有葱属(28)、重楼属、菝葜属(21)、天冬属(18)、沿阶草属(16)、蜘蛛抱蛋属(13)、藜芦属(12)、萱草属(10)和鹿药属(10)等。

本科常用药材有浙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及百合、山丹、黄精、玉竹、天冬、知母、华重楼、麦冬、土菝葜(土茯苓)、藜芦、萱草、小根蒜(薤白)和老鸦瓣(光慈菇)等。其他属主要药用种类有铃兰,绵枣儿、鹿药、吉祥草、岩菖蒲,粉条儿菜(小肺筋草)、玉簪、万年青、蜘蛛抱蛋、油点草及栽培种芦荟和石刁柏等。

兰科虽是中国被子植物第二大科,但药用种数并不甚多,仅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28%。主要药用属有石斛属、虾脊兰属(19)、羊耳蒜属(14)、玉风花属(15)、杓兰属(13)和石豆兰属(11)等。

石斛是兰科中的主要药材,常用的种类有金钗石斛(石斛)、铁皮石斛(黑节草)、黄草石斛(束花石斛)及环草石斛(美花石斛)等。此外,常用的药材还有天麻和白及等。

本科其他药用种,如手掌参、羊耳蒜、绶草、广布红门兰、虾脊兰,杜鹃兰(山慈菇)、伏生石豆兰。角盘兰、石仙桃、大花杓兰、小斑叶兰、贝母兰和长距玉凤花等,多为民间习惯用药。

被子植物中,药用种数不足10种的有88科,其中有27科仅各含1种药用种。这些科有的是单种科,有的是寡种科。主要药用植物有杜仲、马尾树、连香树、伯乐树、猪笼草、红木、番木瓜、珙桐、锁阳、田葱、大血藤、旱金莲、苦槛蓝、透骨草等。

兰亭在绍兴的西南部,离城约13公里。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 据历史记载,公元353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曰,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及亲朋共42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汇集各人的诗文编成集子,并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传说当时王羲之是沉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忍释,临死时竞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 在兰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相传这两个字是王羲之手书,并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在家里养了一群鹅。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兰亭里还有曲水流觞亭、右军祠、墨池等建筑。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的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当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边,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有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当今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饮料,放在曲水里“流觞”,体味当年曲水邀欢的情趣。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祠内有许多碑刻,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边的楹联是“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祠内有一水池,称为“墨池”,据说当年王羲之用这池子的水蘸笔习书,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绍兴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又是一个著名的水乡,城内城外,河道纵横,到处都可通船。这里有一种用双脚踩桨的乌蓬船,很有特色。绍兴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夏朝大禹的禹陵、与南宋诗人陆游有关的沈园、明代徐文长的青藤书屋以及近代的秋瑾故居、鲁迅故居等,都值得一游。 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它处于西湖西部地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灵隐寺扩建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达1300余间,僧众达3000人。当然,灵隐寺也历经兴衰,现在的寺宇是后来重建的。 灵隐寺最前面是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是清代康熙的手笔。大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弥勒佛后壁的佛龛里,站着神态庄严、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系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是单层、重檐、三叠的建筑,高达33.6米。1954年进行全面修整后,改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建筑。大殿规模宏敞,气势雄伟,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高19.6米,是1956年由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共同努力,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用24块香樟木雕成的。灵隐寺的殿宇、亭阁、经幢、石塔、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艺术,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建筑艺术史和雕塑艺术史都很有价值,是祖国珍贵的文物。 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是灵隐地区的主要景点。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相传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来杭州,看到此峰怪石嶙峋,风景绝异,惊奇地说:“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山高209米,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现在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 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灵隐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也是灵隐地区的一处名胜,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常在冷泉亭上饮宴赋诗。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太平兴国中改寺名为“开化寺”。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 现存六和塔,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五十九点八九米,占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历经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重建塔外木结构。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此况实属罕见。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为古建筑艺术之杰作,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现已开放,游人不绝。 莫干山 为纪念春秋时期夫妻铸剑匠师莫邪和干将,以他俩的姓来命名此山,故称“莫干山”。山上翠竹满坡,气候凉爽宜人,素有“清凉世界”之称,清代开始已成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自然景观以“竹、泉、云”和“凉、绿、清、静”取胜。有剑池、芦花荡、龙潭、塔山、天池、天桥诸胜景,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上筑有别墅小庄及招待所,适宜观光避暑疗养休假。莫干黄芽茶则是山中特产名茶。 雁荡山在浙江省东南乐清县境内,是我国名山之一。雁荡山风景的特色,一是峰奇。雁荡山的山峰多是拔地而起,但它们不同于玲珑多姿的桂林的山峰,而是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二是瀑布秀丽。雁荡山有许多瀑布,有名称的达十八处。雁荡山的瀑布和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的风格迥然而异。它不是以大取胜,而是以其优美的姿态打动游人。其最著名的瀑布是大龙湫、小龙湫和三折瀑。 雁荡山还有一个特点,欲观山景,不必耗费极大的体力去攀登陡峭的山径,只消沿着一条平坦的石子路,缓缓行走,各种姿态的奇峰怪石就可以收于眼底,这是因为这些山峰多是平地拔起之故。 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有木本植物1200多种(其中药材900多种),天目山“大树华盖冠九州”,被称为“植物王国”,其中有众多奇木异树,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树种银杏,有大可十围的柳杉,有高耸入云的金钱松(高五十多米),还有天目铁木、夏腊梅翟讳稀树种。山上有禅源寺、狮子口、倒挂莲花、“大树王”等名胜古迹。天目山山高林密,气候凉爽,盛夏平均气温为二十五度,是杭州附近又一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有道家的第三十四洞天之誉。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奇观使人振奋。普陀山作为佛教胜地,最盛时有82座寺庵,128处茅篷,僧尼达4000余人。来此旅游的人,在岛上的小径间漫步,经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教气氛,使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 普陀山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深邃见长。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动人。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把普陀与人间天堂西湖相比,应该说,这个评语是客观的。 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盘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沙滩。岛的四周有许多沙滩,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千步沙是一个弧形沙滩,长约3里,沙细坡缓,沙面宽坦柔软,是一个优良的海水浴场。夏天去游览,可带上游泳衣在这里畅游。树木。岛上树木葱郁,林幽壑美,有樟树、罗汉松、银杏、合欢等树,大樟树尚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树围达6米,荫覆数亩。还有一株“鹅耳枥”,是我国少见的珍贵树种,列位国家二等保护植物。普陀山留传着许多有关佛教的民间故事。 千岛湖是一个"湖山信美,人文殊胜"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地域广阔,景点众多,湖区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共计有26类、90多个景点和273个景物景观。 千岛湖面积573平方公里(合86万亩)相当于杭州西湖的一百零八倍,是化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蓄水量一百七十八亿立方米,相当于杭州西湖三千多倍,因此郭沫若诗中才有"西子三千个"之美誉.千岛湖旖旎的湖光山色是一个绿的世界,山是绿的,水也是绿的,仿佛蓝天白云也都抹上了绿的色彩, 就连人们的心灵也充满绿意,所以人们又爱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湖内的山山水水,处处都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诗情画意,可以说无处不是画,无处不是诗. 千岛湖山峦青翠,湖水澄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湖按地理区位划分为中心、东南、西北、西南及东北五个湖区, 另辟有赋溪石林区. 中心湖区水域宽阔,岛屿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昔曰曾是鱼米之乡的东南湖区,今曰除了满园瓜果之外,更有澄碧如玉的浩瀚水域,区内怪石嶙峋,溶洞密布.西北湖区北接安徽歙县,直通黄山,湖面狭长深邃,两岸奇峰叠翠.西南湖区内岛屿连绵,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是如山水画的自然回归.东北湖区湖面窄长,湖湾交错,区内山青林密,常有珍惜动物出没.千岛湖东面岸的赋溪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另有一番诗情画意,被誉为华东第一石林. 千岛湖还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142.5万亩.其森林覆盖率、动植物资源和湖中水体标准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均为全国四百多家国家森林公园中的佼佼者. 千岛湖水质优良,适应各种淡水鱼生殖繁衍,据水产部门调查,湖中现有八十多种淡水鱼类品种.由于周围高山植被繁茂,各类花粉特别是大面积的松花粉汇流入湖,为鱼类提供大量高档的天然饵料,各种鱼类不仅生长快,而且肉质鲜嫩.如有机会观看巨网捕鱼的壮观场面,那真叫您一饱眼福,那场景是鱼群钻挤跳跃,水花四溅,银鳞闪烁,鱼蹦人笑,美不胜收,无不称奇.如能在捕捞船上就餐,饱尝一顿现烧鱼鲜,保您称心如意,堪称口福有缘,终生难以忘怀。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 浙江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四五前年前,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舜,曾巡狩浙江的会稽山地区,至今在绍兴,上虞,余姚等地还保存着与他有关的地名,如舜江,百官桥,舜山和舜庙等;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在会稽山大会诸侯举行论功行赏的盟会,在今绍兴广泛流传,成为浙东的重要景点;我国古代第一位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经钱塘(今杭州),到会稽,上山拜祭大禹,为我们留下了秦稽刻石的丰碑;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也曾到浙江实地考察大禹治水的业绩与秦始皇东巡的史实,在“史记”中作了科学而生动的历史纪录;山水诗歌的奠基人东晋谢灵运(公元385-433年)遍游了浙东,浙南,浙中等地,为我们留下百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成为浙江籍最早的一位旅行家;随唐之际天台宗的创立与传播,吸引了大批曰本名僧,使天台山成为佛教取经朝圣的旅行圣地;南宋定都临安府(今杭州市)达一百四五十年之久,西湖的精心建设与十景名胜的形成,使杭州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称;元初的海外旅行家马可.波罗等,称杭州为“美丽的天都”;清初康熙与乾隆两帝曾12次南巡,其中11次驻跸杭州,游览浙江名胜,瞻仰越王句践,地方官为了迎接圣驾,全力以赴,葺修庙宇,疏浚名湖,恢复名胜,编撰旅游典籍等充实了文化旅游的内容,在客观上促进了旅游景观的恢复发展。 总之,六七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浙江人民在开发与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独特的内容与形式,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源源不断地来浙江各地观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