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籽葡萄为什么不能吃
我们在吃水果时,很多水果都是吃果肉、吐种籽儿的,于是在近些年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无籽儿水果,比如说无籽西瓜、无籽葡萄、无籽柑橘、无籽番茄等。一开始这些无籽水果是很是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很多农户为了提高种植收益,也陆陆续续的种了不少的无籽水果。
俗话说:事出异常必有妖!在大众的习俗认识中,这些原本带种子的水果突然没了种子,于是社会上开始谣言四起,说什么“不带籽儿的水果一定不能吃!不是用摸了避孕药,就是转基因的,人吃了会不孕不育!”等等。这些有关无籽水果“变异”的话语一出,再加上以讹传讹,确实影响了很多人对无籽水果的认识,消费者不敢买、不敢吃,农民不敢种!
那么,事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无籽水果究竟是不是使用了避孕药?是不是转基因的?人食用了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危害呢?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先和大家说一下水果果实与种子之间的关系,再和大家说一下无籽水果的前生今世,最后和大家说一下最关心的问题——人食用无籽水果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危害!
一、水果果实与种子有什么关系?无籽水果真的没有种粒吗?
在大家的常识中,作物都是由种子播种后生长出来的,水果的果实是由作物的子房发育而成,水果中的籽粒儿又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生长出来的(胚珠包含在子房内)。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水果没有种子,又怎么能生长出作物,又怎么能结出果实呢?
其实不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作物体内有多种含量非常微少的植物激素(或者叫做植物内源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这些激素直接影响和调节着作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各环节的生长过程,对作物的生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控作用。可以说,作物的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成熟等各个生育环节,都与体内自身的各类激素密切相关。而在这些激素当中,生长素和赤霉素直接影响着果实内种粒的发育。
果实是由子房长成,种籽是由胚珠长成。我们平常食用的有籽水果其实是被子植物的一种,被子植物都是有子房和种子的,而被我们吃掉的果肉其实就是子房,被我们吐掉的果实籽粒就是种子。作物为了繁殖与自我保护,在果实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果实外面的子房犹如被子一样保护着内部的种子,而种子在发育的过程中又会反过来生成果实所需要的生长素和赤霉素,以此来促进子房细胞壁的不断分裂、拉长,从而促进果实不断的发育膨大。
所以,即使在胚珠发育不完全的情况下,但只要生长素和赤霉素充足,子房依然能够正常发育,果实也仍然可以正常发育长大。因为在作物开花后,它能够自行合成足量的生长素和赤霉素自我供应,不再需要外界的生长素或花粉刺激,就能继续生长出果实,只是这种果实内的籽粒发育不完全或者没有明显或的籽粒罢了!但是,因为没有种子,如果想继续栽种这些水果作物,就只能通过嫁接或扦插的方式进行栽培。
从这点上来说,无籽水果并不是真的原本没有籽粒,而只是籽粒没发育成种子或者通过人工调节植物激素让种子不发育生长罢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