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贵州经济领跑全国?
近日,从贵州省统计局获悉,经过核算,今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为9499.53亿元,同比增速为10.1%,位居全国第一位。
2)截至今年10月,贵州省累计完成450个老旧小区光纤改造。
3)11月23日,贵州省羽毛球项目、武术项目集训队揭牌仪式在省体育运动学校举行。据悉,下一步我省还将依靠独特的气候和已经建成的6个滑雪场,建立相关的冰雪项目队伍。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盼温饱”也要“盼环保”。近年来,依托山地资源、生物多样性优势,贵州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山地旅游业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发力现代高效山地农业,目前已形成以粮食、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烟草、马铃薯、精品果、中药材和核桃9大类为主导产业,麻江蓝莓、罗甸火龙果、修文猕猴桃、湄潭翠芽、龙里刺梨获等“三品一标”的农产业正通过推介会与农村电商让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
将农耕文化与山水田园融合,发展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休闲农业为主导的农旅、茶旅一体化,让农民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此外,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还使得贵州成为避暑旅游、温泉度假、户外运动的绝佳之地,借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召开、以及紫云格凸河攀岩比赛、晴隆“24道拐”汽车越野赛和爬坡赛、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赛等一系列精品赛事的举办,活了产业、有了品牌、富了百姓。
这些皆是生态涵养的“回报”,是环境保护的“馈赠”。做好“大生态”文章,以经济开发促进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贵州正努力向中国提交一份有分量的生态文明建设答卷。
3月24日,为期10天的“2012广州工艺博览会暨2012中国茶业博览会”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闭幕。大部分参展商表示,展会人气不旺,达不到预期效果。据一些茶商介绍,与茶有关的展会太多、太杂,影响了展会的质量。记者采访了解到,参展成本的水涨船高,让茶商纷纷感叹揾食艰难。
这几年,各地茶叶展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些大小不一,档次不同的展会既为许多茶叶企业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但是茶叶展的多与杂也让许多茶商感到无所适从。
参展商抱怨成本高 人气低
据介绍,“2012广州工艺博览会暨2012中国茶业博览会”是一次“混搭”型的展会,一楼展示工艺品,红木家具、字画雕塑、瓷器玉器、珠宝首饰等,二楼则展示茶叶、茶包装、茶文化等。记者连续多天到展会现场采访,看到展会上人流稀疏,尤其是二楼的茶业展厅,即便是周末也没有太大的改善。据参展茶商反映,直到闭幕的前两天,人气才稍微旺了一些。有参展商抱怨,由于人气不足,不利于宣传推广,其销售额甚至不够支付参展费。
据经营黑茶的李先生介绍,本次展会的总体收费较去年有所提高,主办方在招商时说100元/平米/每天,但他们进场后遭遇多项隐形收费项目,灯光、清洁、布展等费用都超出他们的预料。李先生的展位将近10平米,10天的场地费用将近2万元,加上不断上涨的工人工资,他表示“鸭梨”很大,有点后悔来参加这次展会。
费用上涨,人流不旺让参展商们很头疼。对于这些问题,参展商和主办方各有说辞。参展商普遍抱怨主办方在广告宣传和展会布局上做得不够好。他们认为主办方应该把工艺品展和茶展的时间错开,展位都安排在一楼,这样人流会旺点,此外还要提高展会的媒体宣传力度。
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则有另一番说法,他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今年茶展举办的时间较早,春茶还没上市,茶叶消费者的注意力还没有被吸引过来。
当然,这也不排除某些商家参加展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销售,而是为今后销售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寻找潜在客户。
“我们不是纯粹为了销售茶叶,作为一个品牌企业,我们参加茶博会更注重的是它给我们带来一个展示的舞台和一些有意向的客商。而产品的销售应该是博览会中的‘附带品’。”肖鸿茶业总经理肖强说。在许多参展商看来,通过展会来开拓营销渠道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茶博会给企业带来的销售利润。“像我们参加这次展会,我们的展厅面积全场最大,增加了茶艺表演、茶歌演唱等项目,花了不少钱。一来是为了增加黑茶的知名度,二来为了让更多的客户认识肖鸿茶业,渠道第一,销售其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5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