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选择抗病品种。
第二,种子处理。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55℃温水浸种1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或选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35%金普隆乳化种衣剂2毫升,对水150~200毫升可包衣4千克种子进行种子杀菌防病。
第三,农业措施。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最好间隔4年以上,也可短期与葱、蒜类轮作,或与水稻隔年轮作。土壤可采用太阳能高温处理。
第四,药剂防治。
苗期或定植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升,隔5天灌1次,连灌2次。
第五,嫁接防病。
这是目前最成功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采用日本赤茄、CRP(刺茄)、托鲁巴姆等品种作砧木,栽培茄子作接穗,采用劈接法或贴接法嫁接。
防治方法:①选用耐病品种。②无病田采种,或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55℃温水浸种1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③育苗床换新土,或用多菌灵消毒。播种时,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15克均匀撒在床面,与5厘米深床土拌匀后播种。④实行非茄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如与水稻轮作一年效果显著。⑤在保护地,夏天高温时期耕地后灌水,其上铺满透明塑料膜,以提高地温,保持20天,可明显减少土壤病菌。⑥药土塑料钵育苗,真叶长至5~6叶,早晨地温15℃以上开始定植。⑦高畦铺地膜栽培,以提高地温,防止大水漫灌。⑧苗期或定植前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株灌根0.5升。⑩用野生红茄、云南观赏茄、野生杂交茄作砧木,栽培品种作接穗嫁接栽培,防病效果显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6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