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养殖青蛙赚钱吗

首先每一个养青蛙的人,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所以说青蛙养殖是一们生意。但是这个生意到底赚不赚钱,利润到底怎么样呢。请听我这些天统计来的数据分析。

养殖青蛙赚钱吗

我是一个商人,做过很多生意。了解很多行业,现在非常多的行业不好做了。所以目前把眼光投向了农业。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把2013-2014年2年CCTV 7所有的《致富经》看完了,总结:百分之80是忽悠,有用的信息非常之少。这节目纯粹是坑老实的农民朋友。

我自己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认为青蛙的肉好吃,而且价格也不错。(价格太高的农产品,市场会小,价格低的农产品利润少)所以认为青蛙养殖不错,打算投资。在投资之前,花了些时间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然后总结分析后,认为青蛙养殖是一项非常不划算的农业投资。理由如下:

首先是青蛙的价格,大规模养殖,出货的话,一般是批发。全国各地的价格都差不多。我取个均价,一般也就是20元每斤。

青蛙的食物:1.蛆虫 2.蚯蚓 黄粉虫 3.饲料 4.野外虫。

批量养殖池 无论是室外 还是室内。

1.光靠吃野外虫根本就无法大规模养殖。

2.蚯蚓 黄粉虫 无论是自己养殖还是购买,价格太高,只可以像野外虫一样做为辅助。

3.饲料。这个是很有争议的。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还有什么饲料机什么动起来之类。我只能说,对于入门的人来说,有争议,在试验的玩意,非常小规模的尝试无所谓。大批量拿自己的投资来试。这不是养殖,是赌博。

4.蛆虫。是目前青蛙养殖的公认的最合理 最便宜的食物原料。但是去买的话,我估计,怎么着也得3-5元一斤。

看了这么多朋友对于青蛙的肉料比,包括有些娃吃了饲料之后,死了,被天敌吃了等等。肉料比怎么样都要达到1:5

也就是说,从幼蛙到商品蛙。按照目前比较实际的数字,每亩产蛙2000斤。你要养殖出10000斤蛆虫。假设你有免费的 蚯蚓 黄粉虫 和野外虫,那么你最少还要养殖出 8000斤蛆虫。整个青蛙育肥期 大概在80天左右。每亩地每天要喂100斤蛆虫。

我们说回亩产 2000斤蛙 能卖40000元。但是你喂了至少8000斤蛆虫。大家算法比较公认的是1元1斤的材料成本。如果加上养蛆人工和场地。我认为一斤蛆虫的成本最少要到3元。理由很简单。3元的一斤的活蛆,你以这个价格不一定买得到。如果你卖,一定很好卖。其次,如果你请人,整天又是屎,又是蛆的话。如果是个陌生人,这人工资肯定低不了。就算你去给人做这个事情,你一样工资低不了。

所以说,光饲料这一块,4万的收入,就去掉了24000。还有1.6万。种蛙 蝌蚪 变态 幼蛙。这些环节,理论上,最好在室内进行。因为室外搞的话,风险太大,室内搞的话,成本太大。一亩地1.6万,是一年的收益,还有风险,还有自身和养蛙人工。把这些都去掉的话。我个人认为百分之90以上是亏本的。没有亏本的人,是因为养得好。其次,自己的工钱没有算。

说了这么多,难道说青蛙就都不养了吗?我总结这么多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下。给想入行的朋友参考:

1:种蛙 随便到市场里面买20斤。起码也有400只。花不了600元。尽量多挑母的,少公的。400只,最好是100-150只公 250-300只母的。一定要选没受伤的。几百只青蛙要不了半亩地和水池。室内养殖,再稍微养点蚯蚓和蛆虫。室内温度到9月份凉了之后,可以生个炉子,尽量让种蛙迟些时候冬眠。这样种蛙会比较肥大,身体素质会很好。

2:蝌蚪:来年后,种蛙交配产卵。我个人总结网上经验,认为一定要在室内。一来控制温度,而来控制水质。这时。池子一定要多,尽量分批养。一来避免感染,二来容易控制大小进度。

3:变态:变态期 我认为还是室内蛙池养。一来变态期的青蛙体形很小,小池室内。一是容易喂食。而是控制温度。总之室内养殖是好处多多,唯一的2个坏处就是。1成本高 2外来食物源减少。

4:幼娃:分歧就在这里。

1:有的说是室外大规模蛙池养。

2:有的说是室内饲料养。

3:有的说是菜地水稻田里养。

而养蛙赚不赚钱就是在这个环节。

先说 2:室内饲料养。也就是说本吧吧主。提倡的养殖方法。

从科学理论上,任何规模化养殖,都是应该建立在 室内 +饲料 养殖方法。农业方法比较成功的 鸡 牛 养 猪等。无一不是采用这种方法。

室内养殖,可以控制病毒 感染 温度 天灾。饲料养殖 使养殖不用担心 食物的问题。从出发理论上,应该是对的。

但是事实上,青蛙不吃死物。饲料他不吃,即使用饲料机 吧主所说的 也只有百分之80的青蛙吃。他自己开了一期的培训班。但是后期又不开班了。江苏的养殖基地搞得很大,也不对外开放。

我个人综合分析。吧主不一定成功,即使真的成功了,他的模式也不是那么容易复制,不是每个人都复制得到的。室内养殖,房屋建造成本也是很大一块的投入,特别是大规模

所以室内饲料养,我认为没有一定实力和经验的人,最好不要尝试。新手就更不谈了。

2 室外大规模蛙池养。 室外大规模蛙池养,无论是大池还是小池。都说了,必须大规模样蛆虫。每亩地 差不多每天100斤蛆虫。 随便养个3亩 一天就是300斤。像吧主所说。有的时候天气冷了,青蛙躲起来不吃了,随便5天,1500斤蛆的污染,那是要命的。天气好起来,饲料又不够。

但是目前成功的养殖大户似乎都是室外,室外没有房屋建造成本。又可以用灯光诱虫。节约一部分的蛆虫。这些大户能成功 我猜测 应该是养殖大部分的蛆虫 和一部分的蚯蚓。大约百分之50的食物是蛆虫,其次用野外虫补充。天气不好,青蛙不吃食物的时候,蛆虫即使增加也不要紧。一开始吃的时候,全部补充上去。天气好起来蛆虫不够 再用蚯蚓来补充,因为只要土地足够,蚯蚓可以放到一边任意让他繁殖,不会造成污染。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这种养殖的好处是,一切尽在控制,成本投资也不大。青蛙也好收网。缺点就是,需要大量养殖蛆虫和蚯蚓等。又脏又累又辛苦。最后利润可能不是很高。

3:菜地或者水稻田里养。这种养殖方法 也要养殖一部分的蛆虫和蚯蚓。但是可以养得很少。人不累。青蛙的主要食物就是田里的虫子,形成所谓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或许是生态农业,但是对于青蛙来说。可就有大问题了。首先这种养殖密度很难大。密度大了,青蛙受了惊吓,躲起来,密度大了,田里的虫子也不够吃。其次得是大规模的田地。最起码得10亩。大规模低密度,养是最合理的。但是地盘大了,天上的鸟,地上的蛇鼠等天敌最终得把你的青蛙吃掉不少。人家一亩地能产2000斤的话,你实际上,一亩地能收到500斤就很不错了。做的事情少了,青蛙产出就少了。这种养殖方法,绝对不能以青蛙产出为主,菜地的农作物和其他产出才是最重要的。其次,这种大面积低密度养殖,最后收青蛙的时候也是个麻烦事,基本上得一只只的去抓,抓也是很费人工的。

我比较建议新手采用第三种方法育肥。青蛙养殖只是作为菜地农业养殖中的一个副产品。一亩地能多收1万,总比没有好。而且又不怎么操心。

想靠大规模养殖青蛙发大财,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青蛙真能非常大规模的养殖的话,他的价格一定会掉下来。

我只是一个生意人,没做过农业,更没养过青蛙,只是为了想养青蛙,在网上搜索了很多资料,进行消化吸收,从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我感觉我的总结应该是靠谱的。这里新手很多,也算是给这些新手总结点经验。农业养殖之所以利润能大,是因为风险大。风险小的农业,基本就没什么利润。任何行业都是这个道理。

搞农业,不能抱着发财的想法。在农村,合理的利用资源,多多的学习农业知识,赚点小钱,搞个小康之家,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也祝各位养蛙的朋友发大财。同时也在这里说一句,真有很牛B的养殖青蛙的朋友。只要你技术过硬,我来投资不是问题。学习培训班什么的,骗骗老实人就算了。

复齿鼯鼠的巢筑在哪

问题一:一亩地青蛙能挣多少 要看你的规模和市场行情还有你的销售路线。打个比方如果你养一千只青蛙,首先提供养殖条件大概一年花去五百多元,因为青蛙你只要给它们提供生存的环境,就差不多不用管了,再加上你买种苗的钱,合算也就七百多至八百的样子。目前据我了解只要养了6个月以上的青蛙就可以卖了,如果按六个月算,现在市场收购价格8元,你也就净赚七千多的样子。再养一千只的话也就一万多,这还是按成活率百分之百算的。我建议要想借此生计,一年就起码要养一万只。当然你可以分批养殖,把青蛙数量分成数量最接近的七份分月来养殖,这样能减少损失。除去成本一年大概赚六七万吧。

问题二:养殖10亩地青蛙需要多少成本 以下由大地之家农业网提供

首先每一个养青蛙的人,目的都是为了赚钱,所以说青蛙养殖是一们生意。但是这个生意到底赚不赚钱,利润到底怎么样呢。请听我这些天统计来的数据分析。

我是一个商人,做过很多生意。了解很多行业,现在非常多的行业不好做了。所以目前把眼光投向了农业。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把2013-2014年2年CCTV 7所有的《致富经》看完了,总结:百分之80是忽悠,有用的信息非常之少。这节目纯粹是坑老实的农民朋友。

我自己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认为青蛙的肉好吃,而且价格也不错。(价格太高的农产品,市场会小,价格低的农产品利润少)所以认为青蛙养殖不错,打算投资。在投资之前,花了些时间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然后总结分析后,认为青蛙养殖是一项非常不划算的农业投资。理由如下:

首先是青蛙的价格,大规模养殖,出货的话,一般是批发。全国各地的价格都差不多。我取个均价,一般也就是20元每斤。

青蛙的食物:1.蛆虫 2.蚯蚓 黄粉虫 3.饲料 4.野外虫。

批量养殖池 无论是室外 还是室内。

1.光靠吃野外虫根本就无法大规模养殖。

2.蚯蚓 黄粉虫 无论是自己养殖还是购买,价格太高,只可以像野外虫一样做为辅助。

3.饲料。这个是很有争议的。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还有什么饲料机什么动起来之类。我只能说,对于入门的人来说,有争议,在试验的玩意,非常小规模的尝试无所谓。大批量拿自己的投资来试。这不是养殖,是赌博。

4.蛆虫。是目前青蛙养殖的公认的最合理 最便宜的食物原料。但是去买的话,我估计,怎么着也得3-5元一斤。

看了这么多朋友对于青蛙的肉料比,包括有些娃吃了饲料之后,死了,被天敌吃了等等。肉料比怎么样都要达到1:5

也就是说,从幼蛙到商品蛙。按照目前比较实际的数字,每亩产蛙2000斤。你要养殖出10000斤蛆虫。假设你有免费的 蚯蚓 黄粉虫 和野外虫,那么你最少还要养殖出 8000斤蛆虫。整个青蛙育肥期 大概在80天左右。每亩地每天要喂100斤蛆虫。

我们说回亩产 2000斤蛙 能卖40000元。但是你喂了至少8000斤蛆虫。大家算法比较公认的是1元1斤的材料成本。如果加上养蛆人工和场地。我认为一斤蛆虫的成本最少要到3元。理由很简单。3元的一斤的活蛆,你以这个价格不一定买得到。如果你卖,一定很好卖。其次,如果你请人,整天又是屎,又是蛆的话。如果是个陌生人,这人工资肯定低不了。就算你去给人做这个事情,你一样工资低不了。

所以说,光饲料这一块,4万的收入,就去掉了24000。还有1.6万。种蛙 蝌蚪 变态 幼蛙。这些环节,理论上,最好在室内进行。因为室外搞的话,风险太大,室内搞的话,成本太大。一亩地1.6万,是一年的收益,还有风险,还有自身和养蛙人工。把这些都去掉的话。我个人认为百分之90以上是亏本的。没有亏本的人,是因为养得好。其次,自己的工钱没有算。

说了这么多,难道说青蛙就都不养了吗?我总结这么多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下。给想入行的朋友参考:

1:种蛙 随便到市场里面买20斤。起码也有400只。花不了600元。尽量多挑母的,少公的。400只,最好是100-150只公 250-300只母的。一定要选没受伤的。几百只青蛙要不了半亩地和水池。室内养殖,再稍微养点蚯蚓和蛆虫。室内温度到9月份凉了之后,可以生个炉子,尽量让种蛙迟些时候冬眠。这样种蛙会比较肥大,身体素质会很好。

2:蝌蚪:来年后,种蛙交配产卵。我个人总结网上经验,认为一定要在室内。一来控制温度,而来控制水质。这时。池子一定要多,尽量分批养。一来避免感染,二来容易控制大小进度。

3......>>

问题三:你好请问养殖青蛙一亩地需要投资多少钱啊 看你的场地建设投入情况和养殖密度等,一般一万到一万八千元钱每亩。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二、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三、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

问题四:一亩地能养多少青蛙 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一平方米等于0.0015亩,一亩地大约是666.66666666..........7平方米,差不多40万左右!

问题五:青蛙一亩地能赚多少钱 一、龙虾的特性 1、龙虾的习性。龙虾属虫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龙虾每年有春季和秋季两次产卵期,一对雌雄龙虾一次最多能繁育480只虾苗,通常初春上市的龙虾都是上年秋天繁育的虾仔,而春天繁育的虾仔只需养殖60多天即可上市。龙虾养殖户第一年只要把大的整只龙虾留住作种,到了秋天,龙虾就会打窟进洞产仔,第二年就不用购买太多的龙虾苗。 2、胃口大,食性杂。龙虾的胃口非常好,动植物饲料都可以,如杂鱼、杂肉、小麦、玉米等各种野杂食都是它的好饲料。 3、不怕污臭水,就怕化学品。龙虾不怕污臭水,但它对农药、化肥、液化石油气等化学物品非常敏感,只要塘内有这些化学物品,龙虾就会全军覆灭。 二、龙虾养殖技术 1、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爱打洞,一般洞穴的深度在50一80cm,部分洞穴深度超过1m,为避免掘穴外逃,养殖水体的四周埂宽应在1.5m以上,并在埂上四周设置0.5m高的防逃网或内壁光滑的防逃墙、防逃板,围网也要下埋2m深,以防龙虾逃跑。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cm,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2、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料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 3、科学捕捞。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卖大留小。

问题六:养殖青蛙利润怎么样 养殖必须看市场需求。不是看表面能赚多少。卖不出去怎么办? 市场销量很好的话。产品能卖出去的话冷水滩区养殖青蛙实现增收致富

人勤春来早。虽然如今是青蛙的初醒期,但位于冷水滩区蔡市镇邓家铺原生态种养殖基地的养殖户邓共杰却不闲着,每天提起精神关注青蛙的动静。

邓共杰介绍,这些天,他每天步行十多分钟到养殖基地,观察刚孵出来的100万只蝌蚪。“22亩养殖基地我要一亩一亩地观察过去,平均每亩要观察10分钟左右,有时喂点食,看到配套设施有破损就赶紧修复,防止鸟类吃它。”邓共杰一边给基地的蝌蚪喂豆浆,一边告诉笔者。

在青蛙冬眠时,邓共杰就在每亩田里设置8到10个池子,每个池子里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放入适量的盐,为青蛙提供适合生长的盐水水质。这段时间他除了观察蝌蚪状况,还要定期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养殖的青蛙比本地青蛙长得快些而且大个一些,农历八月十五至9月时就可以正式销售了。”邓共杰说道。

邓共杰养殖青蛙22亩,4―5千元/亩,单青蛙一年收入10多万元,如今已带动邓家铺村3户人家养殖。随着示范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预计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养殖队伍,实现增收致富。

问题七:养殖一亩地青蛙的年利润是多少 养殖必须看市场需求。不是看表面能赚多少。卖不出去怎么办? 市场销量很好的话。产品能卖出去的话。 利润你自己就知道了。 不要别人和你说什么的了。 请楼主先掌握技术和市场需求,随后利润的问题,你自己比我们都清楚。

问题八:养殖青蛙赚钱吗 做什么都有赚钱的,都有赔钱的,养殖青蛙也一样。养殖青蛙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养殖青蛙技术行不行,二是销售行不行,有没有固定单位要,三是病死率高不高,能看青蛙病治青蛙病吗?四,就是卖出价格跟饲料价格成正比吗?投入的人工和收获成正比吗?五是养殖规模,没有规模也产生不出效益。

问题九:一亩田能产多少个青蛙 这问题也太那个了吧,不是专业人士,谁敢误人子弟啊,估计难了

问题十:2016养青蛙赚钱吗 养这个不行的,我曾经在网上了解过一种很有创意的原创新产品,非常有个性,不用开店,估计马上会替代现在的墙纸,大城市已经开始流行了,叫做无比墙画

本目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为繁多的一个目,全世界约有2800种,占现存哺乳动物种类的半数以上。国内约有160余种,将近全国兽种的40%。本目的特点是繁殖力强,这是由于性成熟早、一年产仔窝数多、每窝所产仔数多。数量众多,分布又异常广泛,这就决定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大作用。除少数种类能利用其毛皮或作为药用外,大部分鼠类对农、林、牧、卫生等方面带来危害,和有害啮齿类作斗争是人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目主要的形态特征是:

上下颌皆有一对门齿,门齿大多无齿根,终生继续生长。无犬齿。门齿和臼齿列(前臼齿和臼齿)之间有很宽的齿间隙, 称齿虚位。臼齿咀嚼面宽,齿尖变化大,呈二纵列、三纵列或交错的三角形。齿尖的排列形状是啮齿类分类的重要依据。大多以植物为食。本目分为三个亚目:松鼠形亚目、鼠形亚目和豪猪形亚目。三个亚目中以松鼠形亚目 松鼠形亚目最为原始,其它二亚目是由原始的和松鼠相近的种类进化而来。

松鼠形亚目: 颧骨构成颧弓的前半部。臼齿列(Pm十m) 5/4(少数种类是4/4,如巨松鼠)。

分为三科:松鼠科、鼯鼠科和河狸科。

松鼠科:有树栖、地掘和地下穴居三种类型。:树栖的种类尾长而毛蓬松,耳壳大;地面生活及地下穴居者尾校短,耳壳也较小。颌骨有较发达的眶后突。齿大为1.0.2.3/1.0.1.3,上颌第一前臼齿多很小。例如:灰鼠为本科中树栖的种类。尾长大,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尾毛蓬松,在树间跳跃时尾起重要的平衡作用。耳尖具明显的黑色簇毛。毛色个体差异很大,背毛呈灰色,灰褐色或黑褐色,腹毛白色。栖息于针叶林,营巢于树上,巢呈圆球形。白天活动。食物中以松子为主,也吃其它树木种子和坚果,夏季多吃蘑菇和浆果。秋季常将食物分藏多处以备越冬,起到散播种子的作用,也有在树上晾晒蘑菇以备贮存的。灰鼠毛皮的经济价值很高,有时单把背部灰色毛皮拼缝在一起,称为“灰背”;另把腹部白色、 毛皮拼缝在一起,称“灰坎”,供作里皮之用。

岩松鼠 是生活在多岩石地区的地栖种类,但也上树活动。尾毛蓬松似灰鼠,但毛较稀

疏。耳尖不具长的簇毛。身体背部和头部呈深褐色,仅眼眶四周有白圈。腹部灰**。北京大学生物系师生曾在北京金山一带进行过岩松鼠的生态调查。它的巢筑在岩石的缝隙内或是在人工垒成的石垄里,以山区盛产的坚果类为食,包括山杏、核桃、栗子、榛子,也吃玉米、豆子等作物,当桑子成熟时,它就转以桑子为主食,对果树危害甚为严重。我们曾观察到一只岩松鼠在8分钟内啃食了6个杏;一棵杏树所结的杏子在3—4日内就被3—4只岩松鼠糟踏光,它不仅就地饱吃一顿,而且大量往洞内搬运,或分散埋在地下。它的颊囊一次可装9一14个杏核。当地居民曾在其涧内挖出过2—3斗核桃和粮食。白天活动,以晨昏活动最为频繁每年4月繁殖,每胎3—6仔,6月份已能看到幼仔在外独立活动。岩松鼠的毛皮可以利用,但它危害果树,盗食农作物,为山区的害兽。

黄鼠 体形肥硕、尾短,其长度不及体长之半。眼大而圆,故俗名大眼贼。耳壳短小,爪坚硬,较平直,前肢爪长,适于掘土,背部毛土**,混杂有黑褐色毛,两侧及腹部毛色较浅。黄鼠是松鼠科中营地下穴居的种类,栖息于干燥的沙质土壤的草原、耕地附近,而黏性土质地带一般没有黄鼠。它喜在低矮的植株间活动,常常直立远眺,远望好象一短木桩,看到敌害则吱吱尖叫而入洞。除在育幼期外,全是单洞独居。食物广泛,春、夏季吃草本植物的茎叶、野菜、返青的麦苗等,秋季盗食农作物,危害很大。白天活动,有冬眠习性,每年11月入眠,到来年3月才出蛰。出蛰后不久即进行交配,4月中旬至5月产仔,每胎5—8仔,最高可达14仔,一个月后幼鼠即开始分窝营独立生活。黄鼠是鼠疫的主要自然宿主。

鼯鼠科:是一类能滑翔的树栖啮齿类,外形似松鼠,但体侧有宽大的飞膜。飞膜从颈部开始,将前后足连在一起,向后延至尾基部。前足四指,后足五趾,尾毛蓬松似松鼠。本科多产在寒带、亚寒带和热带、亚热带森林。夜间活动。体大小不一。

例如:复齿鼯鼠 俗名罕搭拉虫、寒号虫。背毛灰色,具黄棕色毛尖,腹毛灰白色。栖居于山区松柏林中,其窝巢是在山岩峭壁上的岩缝内,窝内铺以细树枝初杂草。专以柏树籽及叶为食。白昼匿伏巢内,黄昏后出洞觅食,利用它的飞膜在树间滑翔自如。落在地面上的鼯鼠是不会鼓翼飞起的,它只能笨拙地沿树干攀线而上,然后再从高处滑翔。其粪和尿均可入药,粪呈黑褐色球枚,尿呈褐色结晶,即中药中的“五灵脂”。据本草纲目载“五灵脂,出北地,寒号虫粪也。”

河狸科:水栖的大型啮齿类。身体肥大,体长70---100厘米,体重18--20公斤。

例如:河狸 头圆形,耳、眼均小,颈短,前肢短肢小,后肢长,趾间具楼,适于游泳。尾宽扁(和河狸外形相似的海狸鼠尾是圆形的),尾上无毛而被鳞片。全身毛褐色。门齿大而锐利,能啃断树干。生活习性甚为有趣,能用树枝和泥土作成精致的巢,巢在水面以上,洞口开在水中,能筑堤坝以保持水位,堤长可 达200米,宽4米,高2—3米,能开运河以运输树枝。以树皮和水生植物为食,是珍贵的毛皮兽。分布于欧洲及西伯利亚,在我国产于新疆东北部。

鼠形亚目:颧骨小, 构成颧弓中间偏后的极小部分,臼齿列3/3。分为以下数科:

仓鼠科:体形一股较小(麝鼠体形大)。少数种类适应于特殊的生活方式,如适于地下穴居的鼢鼠,适于水中生活的麝鼠。齿式为1.0.0.3/1.0.0.3。上颌的第一、二臼齿齿尖排成二纵列或形成交错排列的三棱体。臼齿具齿根,或不具齿根而终生能生长。

本科包括四个亚科:仓鼠亚科、沙鼠亚科、田鼠亚科和鼢鼠亚科。

仓鼠亚科: 包括一些营洞穴生活的小型鼠类。尾短,有颊囊。臼齿有齿根,臼齿咀嚼面有二纵列隆起。

例如:黑线仓鼠 俗名搬仓。体形较小家鼠略肥壮,尾特别短,只有体长的四分之一,四肢也较短。有颊囊一对(故又名腮鼠)。背部灰褐色,沿背中线有一不明显的黑色条纹,腹部毛基灰色,毛尖白色。栖息于接近农田的田埂、山坡、草地等处。洞穴因季节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临时贮粮洞,洞形结构简单,只是一个深约40余厘米的洞道,末端为一个膨大的粮仓,洞口一个;(2)居住及产仔洞,是春、秋季居住与产仔的思所,洞口1—3个,有鼠的洞口全足以松土堵塞的,洞道分支较 多,窝距地表30—40厘米;(3)越冬洞,洞道最为复杂,洞道总长度达2米多,窝距地面半米,洞口完全用松土堵塞。每年4—10月繁殖,年产4—5窝,每窝4—8仔。秋季农作物成熟时,它就利用颊囊搬运粮食贮存,对农作物危害甚大。仓鼠是医学上的实验动物,现已能在实验室中顺利地繁殖后代,在实验动物的行列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

沙鼠亚科:臼齿咀嚼面形成相对的三棱体,是沙漠草原的一些鼠类。例如:长爪沙鼠 尾短于体长,尾上被以密毛,末端毛较长,形成毛束。爪黑色。危害农作物,破坏草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害鼠。

田鼠亚科:臼齿咀嚼面由许多交错的三棱体组成,臼齿大多无齿根,终生继续生长。

例如:布氏田鼠尾甚短,约为其体长的五分之一。毛呈浅土**。栖息于草原上,群居,洞道结构复杂。1957年笔者在内蒙察盟草原上曾对族种鼠作过数量调查,在一公顷的样地上计有洞口3865个,捕到布氏田鼠258只,足见其密度之大。洞由附近跑道纵横,对草原破坏十分严重,为草原牧场的重要害鼠。

麝鼠 为水中生活的大型鼠类。体长达30厘米,体重可达一公斤。颈短、四肢短,后肢趾间有半蹼,后趾两侧有梳状毛,在水中扩展开适于划水。尾长约为体长 的三分之二,侧扁,其上被有鳞片。虽然在外形上不象田鼠,但臼齿的咀嚼面还是由交错的三棱体组成。以水生植物为食。毛皮外观优美,呈棕褐色带有光泽,具有皮板厚、绒毛厚、针毛具光泽等优点,为一种珍贵的毛皮兽。原产北美,因其体型较大,繁殖快,便于饲养引起欧洲各国注意,先后移殖。我国自五十年代已引入进行放养。

鼢鼠亚科:包括一些地下穴居的鼠类。体形组壮。臼齿无齿根,其咀嚼面和田鼠亚科一样,也是包括一些左右交错的三棱体,无颊囊。例如:酚鼠名地羊、瞎老鼠。在形态:结构上明显地反映出对地下穴居的适应。体呈圆筒形,外表看不出颈部。头宽扁,鼻面部形成一个铲状的平面,充当挖掘洞穴时的“推土器”。上、下唇紧密地封闭着口腔,把一对大的门齿关在口腔以外,这样可以防止在穴洞内啃咬食物时泥土进入口腔。耳壳退化埋在毛内,眼小。四肢短而粗壮,前肢爪很长,尤其是第三趾爪特长,是挖掘的利器。尾甚短。背毛灰褐色,腹毛灰色。鼢鼠是平原农耕地带的主要害鼠。栖息在松软的沙质土壤荒草地和农耕地,挖掘窝巢时将士推到地面形成很多土丘。据北京大学生物系师生调查,最大土丘的直径达160厘米、高30厘米,洞内部有错综复杂的穴道、窝、仓库、厕所等结构。调查时首挖到一窝,内有17斤花生,10斤草根。估计一只酚鼠一年要损害半亩到一亩地的花生和白薯。酚鼠主要以植物的地下根及茎部为食,时常因吃植物的根而造成植株死亡,其食物包括白薯、花生、土豆、胡箩、豆类等。此外,在堤上作窝的酚鼠,因穿掘洞道,可能造成河堤的决口。繁殖期从3月即开始, 7—8月份可见幼鼠到近地表处活动,到11月份,幼鼠从体形上已接近成鼠,不过当年幼鼠并不能繁殖。每胎3—4仔,最多的达7仔。鼢鼠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是农田、草原的重要害鼠之一。

竹鼠科:地下穴居鼠类。体形粗壮,眼小、耳小、尾短、四肢短。前肢爪不特别发达,较扁平。门齿极为强大。挖洞穴居,栖于竹林、稀树草原。最喜吃竹根,常造成竹林成片死亡。主要分布于南方。例如:竹鼠。

鼠科:小型或中型的鼠类。本科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二上臼齿咀嚼面具三纵行隆起,每三个并列的隆起磨平后形成一横嵴。尾较长,尾毛稀疏,生有鳞片。本科在啮齿目中种类最多,适应能力强,分布广有的属、种甚至是全球性分布的,和人的关系也最为密切,许多种家鼠皆属于本科。大多数地面上生活,少数树栖。例如:

黑线姬鼠又名田姬鼠。体形似小家鼠但略大。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条纹,背毛褐色,腹毛灰色。栖息于农田的近的土坡上,特别是在接近水源的地方,如水稻田附近数量较多。窝深度约40厘米。以农作物为主食,也吃草籽、绿色植物和昆虫等。夜间活动,4—9月繁殖,每产4—8仔。危害农作物,是农业区主要害鼠之一。

小家鼠 又名鼷鼠。体型小,体长仅65—85毫米,尾长略短于体长。背毛从灰褐色到灰黑色。小家鼠的牙齿有特点: 土门齿内侧面有一明显的缺到,可作为本种的鉴别特征。栖息地因时因地而异,在农业地区当农作物成熟时,它就大 批地迂入农田;到冬季则迁到居民点附近过各。各季在靠近住家的玉米稻、稻草堆内最易捕到小家鼠。一年四季都能繁殖,每年可生6一10胎,每胎产4—8仔,最多的可达12仔,妊娠期2l一26天幼鼠2个月龄即达性成熟。以上特点说明小家鼠的繁殖能力极强,再加上它对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因此数量极大,分布遍及全球。小家鼠对人类危害极大,在野外破坏农作物,在室内损坏衣物、家具,盗食粮食,而且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者。彻底消灭鼠害是人类长期艰巨的任务。

实验中常用的小白鼠,是野生鼷鼠的变种。

揭家鼠 又名大家鼠、体型较粗大,尾长不超过体长。背毛棕褐到灰褐色,腹毛灰白色。广泛栖息于居民点附近,喜在地容及阴沟内(故又名沟鼠),善于挖洞。食性甚杂,在野外以农作物、草籽、植物的绿色部分及昆虫为食;在住家附近主要盗食粮食。繁殖力强,每年可产6—8窝,每窝8—10仔,最多的可达16一17只,妊娠期20日左右,幼仔生下3—4个月后就能繁殖。昼夜均活动,但以夜间活动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户内外迁居现象。褐家鼠和小家鼠同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害鼠。

实验中常用的大白鼠,是野生褐家鼠的变种。

在我国华南及沿海地区常见的家鼠还有黑家鼠又名屋顶鼠。背毛近全黑,腹毛略淡。区别于褐家鼠, 其尾长超过体长。

跳鼠科:荒漠生活的鼠种,大多数种类能用后足作长距离的迅速跳跃。与此相适应,其特点是:后足的腿骨特别长,中间三块跖骨通常愈合在一起,第一和第五趾不发达或消失。脚上密被长毛,在沙土上行走,有防止下陷的作用。前肢极小,仅用于挖掘和摄食,而不用于奔跑。尾甚长,末端有长毛束,在迅速奔跑中,长尾起着平衡棍的作用。耳壳甚长,在开旷地区,长耳越着聚拢声波的作用。夜间活动,觅食植物种籽及茎叶,也吃昆虫。它要分布于内蒙古及新疆等北部地区。例如:

三趾跳鼠 后足仅三趾。

五趾跳鼠后足有五趾,但第一和第五趾退化,一般不达到其它三趾的基部。

豪猪形亚目:颧骨较大,构成颧弓中部,齿式为1.0.1.3/1.0.1.3

豪猪科:体表具长的棘刺,作为防御器官。本科的数种全是危害农作物的害兽。例如:豪猪 是啮齿类中的大型种类,最大的体重达15公斤。身体背面密被棕色长刺,靠臀部的刺特别粗长,可达20余厘米。走路时粗刺互相碰撞,发出沙沙声音,遇敌害时,针刺竖立,转身以后部向敌,并倒迟向敌冲刺。以果类、草根及农作物为食,对农作物及瓜果类危害很大。

硬毛鼠科:本科原产于南美洲。例如:海狸鼠 体型大,尾圆且长 (海狸鼠和河狸很近似,但河狸的尾扁平)。后肢除第五趾外,其余四趾趾间具蹼。背部黑褐色,腹面棕灰色,全分密布浓厚柔软的绒毛,保暖性强,且色泽美观。海狸鼠原产南美,但由于它是重要的毛皮兽,世界各国都先后移殖。我国于1957年初次引进,现已在许多地区饲养。栖于沼泽、池塘中,以水生植物食。繁殖力强,一年产两胎以上,每胎产5—7只或更多。

豚鼠科:原产于南美初中美。臼齿列4/4,无齿根。头和耳大,形状似猪,尾短。前肢四指,后肢三趾,趾端有蹄形的爪。各国多引入饲养作为实验动物。例如:

豚鼠 又名天竺鼠、荷兰猪。由于豚鼠性情温顺、繁殖快、饲养条件要求不高,对若

干病原微生物易于感染,而且反应较一致,因此,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常用实验动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6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