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C3植物C4植物CAM植物在碳代谢上各有何异同点

异同点:

C3植物C4植物CAM植物在碳代谢上各有何异同点

1、C3途径是光合途径同化的基本途径,C4和CAM植物形成碳水化合物除了分别需要C4途径和CAM途径外,最终还需要C3途径。

2、CAM与C4植物相似,都有PEP羧化酶,需要两次羧化反应固定CO2。

3、固定CO2与生成光合作用产物在时间空间有差异:C4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固定CO2,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同化CO2。CAM植物则在晚上固定CO2,在白天同化CO2。

特性分析:

1、C3植物就是普通的RuBP酶固定CO2,然后到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2、C4植物的细胞分化为叶肉细胞和鞘细胞,在叶肉馅饼通过另一种酶将CO2生成苹果酸固定下来,再运到鞘细胞中释放CO2,在鞘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

3、cam植物和C4植物类似,只是气孔只有晚上开放,将CO2生成苹果酸等固定住,到了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等再释放CO2供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干旱情况下的改变。

扩展资料:

在高等植物中,光合碳同化主要有3种类型:C3途径,C4途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CAM)。

1、C3植物中,CO2的固定主要取决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的活化状态,因为该酶是光合碳循环的入口钥匙。它催化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羧化,将大气中的CO2同化,产生两分子磷酸甘油酸,可见RuBPCase在C3植物中同化CO2的重要性。

2、C4植物是从C3植物进化而来的一种高光效种类。与C3植物相比,它具有在高光强,高温及低CO2浓度下,保持高光效的能力。C4植物固定CO2的酶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与C3作物中RuBPCase相比,PEPCase对CO2的亲和力高。

3、景天酸代谢途径又称CAM途径,指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一些肉质植物(最早发现在景天科植物)所具有的一种光合固定二氧化碳的附加途径,其叶片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具有这种途径的植物称为CAM植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碳三植物

百度百科—景天酸代谢途径

水稻稻曲病发生原因有哪些?种植户该如何根治?

从分类上来说可以是三系或者两系;

从生育期来说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

从增产潜力来说还可划分超级稻,具体品种太多了。

不过隆平种业的品种都是相当有优势的,比如y两优1号,c两优608,准两优608,两优1128,陵两优211,陵两优104,陵两优611,陵两优32,丰源优299,等等等等

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火眼疱。各个地域的叫法也不同。稻曲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为害部分谷粒使稻粒收获时(特别是在稻蕙露水未干时收获)把很多稻粒染成黑**,而且加工的稻米的颜色也不白净,极大地影响稻米的外观,同时也会给吃食者带来病害的几率很大。

受感柒谷粒胚乳内产生真菌块并慢慢彭大,内外颖开裂,外露浅**小块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边,呈黑绿色,初业务外包一层塑料薄膜,后裂开,散生墨绿粉末状,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边生灰黑色平扁核菌,雨打风吹易掉下来。产生再度散播的病原或掉入土中,变成第二年发病的病原。

一、稻曲病的传播途径:

稻曲病的病菌以掉入土中核菌或附于种籽上的厚垣孢子过冬。第二年核菌出芽造成厚垣孢子,再由厚垣孢子造成小孢子及子囊孢子开展初侵染。一般在水稻裂口授粉期碰到多雨阴雨天绵延的高环境湿度气温下,水稻的基肥太多,叶子涨势过旺,水稻田间室内通风极其不顺畅的情形下,非常容易被感染。

二、发病标准:

当水稻裂口授粉期温度在24~32℃病菌生长发育优良,26~28℃适宜稻曲病病菌的发展繁育,小于12℃或高过36℃不可以生长发育,稻曲病浸染的年代在水稻孕穗期至花期浸染为主导,稻曲病病菌的厚垣孢子出芽出入侵幼苗,伴随着水稻颖壳伸开授粉时入侵花盆陶瓷,并在颖壳内被灌降水或环境湿度很大时,快速在胚乳中进一步繁育。

快速耗费谷粒胚乳的营养成分,病菌快速生长发育,到之后膨胀到挤压颖壳,在颖壳两边产生棕褐色的菌球,并且病菌还会继续再次繁育生长发育,直至菌球裂开,都还会继续再次繁育生长发育,并将病菌孢子撒落随风飘扬移。导致谷粒发病产生稻曲。出穗扬开花期逢雨及超低温则发病重。施氮过多或穗肥太重到叶茂密会加剧病虫害产生。重茬病菌菌球解决不健全田园发病较重。糯稻种类发病也偏重。

(1)采用抗病品种,如中国南方地区稻区的广二104,汕优36,扬稻3号,滇粳40号等。中国北方地区稻区有京稻选1号,沈农514,辽粳10号等发病轻。

(2)防止病田做种、制种,优选稻种,并对稻种开展杀菌解决,一般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600倍药水泡浸24钟头,后再浸洗整洁,再用冷水泡浸24小时后栽种。对育苗地深耕翻埋核菌,并且用三唑酮800~1000倍液开展土壤层灌溉,对育苗土消毒杀菌解决。

对栽种街边也作深耕细作铲土。在水稻管理方法中尽量避免施一些基肥,并把基肥放到初期应用,在水稻拔节期前7天上下追施钾肥,30~40斤/亩氯化钾或硫酸铵(要常用10斤上下),并适度排水管道晒田,操纵水稻的营养生长,推动其生殖系统生长发育,使水稻叶子(尤其是旗叶)尽可能站立生长发育,并维持水稻田土较为干燥的情况,田里自然通风标准优异,尽量使发病率降低,症状发病前期以前在水稻破未来可期打药防患于未然。

三、用药时机和药物使用方式:

稻曲病以防患于未然,黄金时间是全田1/3之上茎杆最终一片叶子所有抽出来,即别名“大装包”或是“孕肚期”到水稻裂口授粉时服药,这时恰好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时段。裂口始穗期,一般提早3-5天服药。一般应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800倍液相互配合杀虫和防稻瘟病的药一起使用。开展叶片喷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6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