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怎么防治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9 21:16:25
水稻立枯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稻农在进行水稻育苗时,秧苗在苗床上从死芽,针腐至黄枯或青枯的各种病状总称。
一般情况下水稻播种五至六天以后即可破壳出苗。出苗后若在此期间遇上极端性低温天气或生长不良环境,秧苗就会零星发病。
如果是水田育秧,苗床上可见铁锈色胶状物。如果是旱育早发育秧,则可以看见秧苗部分幼芽扭曲,有的腐烂致死。能够出土的秧苗在茎基部可以看见白色絮状霉层。
要及时处置这些苗床病害,稻农最好的办法是掲开薄膜放风,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然后用氨基酸叶面肥对秧苗进行调理,增强其生长的抗逆性。
此外,当秧苗长至两叶一心或者三四叶时,秧苗早晚恢复生长不显病状,而在中午略显萎焉。随着时间推移,秧苗出现枯萎,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黄得厉害,心叶纵卷不张,仅留少许青色。
检查秧苗根部,主根不发达,白须根很少呈暗褐色,根茎基部水浸状。当茎基部水浸状融合秧苗一周时,整株出现枯死但是不倒伏。因此,黄枯型立枯病稻农又将它形象地称之为"站着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7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