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补血中药有哪些

1 补血中药有哪些

补血中药有哪些

1、阿胶

本品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调经安胎等作用,为历代喜用的滋补珍品。《水经注》即有“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故有贡胶之称。《本草纲目》更是称其为“圣药”,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的“三宝”。据研究,阿胶主要是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此外,阿胶还有防治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的作用。

2、何首乌

何首乌,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以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入药,味苦、甘、涩,性微温,若生用,功在润肠通便;若制用,功在补肝肾、益精血。另有白首乌,是以萝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块茎入药,虽功同赤首乌,但补力较弱。由于何首乌有促进红细胞发育,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硬化和轻泻等多种药理作用,故为重要的抗衰老药物之一。它不仅为滋补强壮佳品,亦为乌发、悦颜、润泽肌肤之要药。年迈体弱者常服则大有裨益。

3、枸杞子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草汇言》赞之“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枸杞子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4、人参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5、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6、三七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7、当归

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8、熟地黄

是由于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其味甘、性微温,功能滋阴补血。《本经》有“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的记载。《本草经疏》誉其“补肾家之要药,益阴之上品”。故“凡脏腑之不足,无不可得其滋养”。现代研究证明:地黄有显著的强心作用,特别是对衰弱的心脏,其作用更明显。

9、白芍

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养血荣筋、缓急止痛、柔肝安脾等作用,为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所常用,尤为妇科常用药。正如《日华子本草》云:“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临床上常与熟地、当归配伍,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经后腹痛等;与甘草同用,对胁、胃脘、腹、头、四肢肌肉等部位拘急疼痛。

10、鸡血藤

为昆明鸡血藤和山鸡血藤的藤茎,味甘、苦、性温,能补血养血、通经活络,现代研究证明,有升白细胞之作用,可用于因放射线照射过多所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用鸡血藤汁熬制的膏,有大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的功效,老人及妇女体弱者可常服,可治手足麻木、瘫痪、月经不调、跌拉损伤等症。

11、桑葚

《中华本草》:“归肝肾经。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本草纲目》记载“桑葚能补五脏,利关节,通血气,安神定志,明目乌发。”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补血中药。服用时,应辨证用药,要分清是一般血虚、肝血虚、心血虚,还是心脾两虚,最好咨询过医生后再服用

中药有很多种类型,一般中药分类主要是根据入药的作用功效分类的,比如有的药物是清解作用,而有的药物是滋补作用,所以这就是两类不同的药物。而体虚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症状,体虚就是需要滋补,那么,一般滋补元气的中药都有哪些呢?

1、补元气的中药推荐

(1)人参安神抗衰老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具有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多重作用。

(2)枸杞抗疲劳降血压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能补肝肾、益精明目、养血,增强免疫力,有很好的抗疲劳功效。同时还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疗效。

(3)三七补血

三七与人参有相似的补益功效,尤其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更有效。

(4)灵芝调节免疫力

《神农本草经》认为,灵芝能“补肝气,安魂魄”,“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灵芝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都有调节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谢。

(5)蜂王浆抗衰老

蜂王浆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生长,增进新陈代谢及组织再生能力。同时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维生素C、E,是很好的抗衰老良品。

(6)何首乌改神经衰弱

何首乌能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能力。何首乌还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乌发补肾。

2、补元气的食疗方

(1)香菇泥鳅粥

材料:泥鳅、香菇、大米、葱姜蒜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洗干净,然后将泥鳅、香菇、大米一起放入锅中熬煮成粥,在起锅之前加入适量的葱姜蒜。

功效:这道食谱不仅味道鲜美,同时营养价值还非常的高,适合女性气虚和肠胃消化功能不是很好的患者食用。

(2)四神汤

材料:薏苡仁、淮山、芡实、莲子

做法:将所有的材料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熬煮成粥,加入适量的白糖就可以直接食用。

功效:着四种材料都具有很强的补气、增强食欲的作用,是一道很好的养生食谱。

(3)淮山药苡仁茶

材料:淮山药、苡仁

做法:将淮山药、苡仁洗干净之后加入清水,然后用水煎,出来的药液当做茶水来饮用。

功效:长期食用可以补中益气,令皮肤、气色等等变好。

(4)芪枣合汤

材料:黄芪、红枣、百合

做法:将准备好的所有材料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炖煮,四十分钟之后就可以起锅了。直接将汤和材料一起服用。

功效:三种食材都具有很强的补气作用,三者强强联合,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效果非常的好,能够有效的缓解乏力、手脚冰冷的症状。

3、气虚的症状

1、什么是气虚

气虚体质主要是指人体元气虚弱。由于机体元气功能低下,五脏六腑以及各个脏腑之气的功能也会随之低下,总体功能就不能够正常发挥,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阴阳气血平衡最为关键,一旦平衡失调就容易出现各种不适。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能量,一旦气虚,就是这种能量的缺乏,人体也就会处于一种能量低下的状态了,比如元气虚导致心气虚,心气虚不能推动血脉运行,人就会出现疲乏、无力;元气虚弱响了脾气,脾气虚就会导致消化功能的不正常。

2、气虚体质容易感冒

气能后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同时也能去除人体内部的病邪,因此气虚体质的人较其他人更容易感冒。

3、性格内向不爱动

气虚体质的人往往看起来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爱动,因为气本身不足,身体也就会选择保存安静的带着。所以气虚体质的人总是没精打采的,特别容易累,甚至有的气血严重的,说上几句话就要狠喘一口气,声音轻微,经常上气不接下气。

4、稍微运动就出汗

气虚体质的的人容易自汗,就是没什么原因的就自己出汗,稍微一活动也会出很多的按,而且温度不高。这是因为我们人体的表面分布着卫气,为其主导这人体腠理的开合,若卫气虚弱,则腠理开合无摄,故而经常出现自汗症状。

5、舌大而且有齿痕

气虚体质的人一般舌头都会很大,并且没有什么血色,仔细看上去舌头周围还会有淡淡德齿痕。

6、气虚的人脉象较弱

由于脉络的充盈是需要依靠心气来推动的,气不足,则推动的力量不够,因此气虚体质的人大多脉象较弱,甚至感觉不到,需要用力的去按,才能有一点点跳动的触感。并且气虚体质的人脉象较常人也要缓和,别人可能跳4下,而气虚体质的人只能跳3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7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