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补脾养胃中药方剂?

补脾养胃中药方剂?

脾胃该怎么去调养呢?补脾养胃的中药方剂又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草果养脾汤

处方草果仁半两,茯苓***白者,去皮***半两,缩砂仁半两,桔梗1分,甘草1两半***炙***,生姜6两***用白面4两同拌和,罨1宿,炒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化痰,开胃进食,久服无疟痢疾。主

用法用量每服1钱,沸汤点下。

沉香养脾丸

处方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川面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缩砂半两,沉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益脾养胃,助气温中,进饮食。主小儿疳瘦;吐利及脾胃虚弱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嚼下;化下亦得。

补脾养血汤

处?a href='' target='_blank'>健康惫?钱,川芎1钱半,白芍1钱半,茯苓1钱半,苍术1钱,荆芥1钱,防风1钱,生地1钱,熟地1钱,牛子***炒***1钱,红花5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脾虚血热,疥癣疼痒,通身红点如虫齧咬,或麻木肿胀。

用法用量姜、枣为引。

 补脾养胃的食物

1、高粱

高粱性温,能够很好的保健脾胃,所以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以及温中消积的作用,特别适合那些脾胃弱以及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服用。另外,高粱之中含有比较多的尼克酸,这种物质处于游离型,所以更加容易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脾胃弱的人群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高粱米粥。

2、猴头菇

猴头菇味甘、性平,入脾、胃、心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虚、抗癌、益肾精的功效。对食欲不振、腹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眩晕等病症,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老年人、体质虚弱的病人食用猴头菇,还有滋补强身作用。

3、鲫鱼

鲫鱼有健脾利溼,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4、红枣

红枣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但是你知道红枣也能够很好的调养脾胃虚弱患者的作用吗?红枣之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等,日常多服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除此之外,红枣之中含有环磷酸腺苷活性,这种物质能够很好的起到强身健体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5、羊肉

煮羊肉汤加大麦。大麦既可健脾益气,又有助消化,加入羊肉汤则可以健脾开胃,故对脾胃虚弱者颇为有益。先用羊肉熬汤,大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熟。然后将羊肉捞起,用汤煮大麦,文火炖熬,等大麦熟透即可。

6、莲藕

中医认为,莲藕味甘性凉,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补益十二经脉血气,平体内阳热过盛、火旺,熟食莲藕能补益脾胃、止泻、益血、生肌。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7、落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它有健脾和胃、补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证的功效。而中医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脾胃功能非常重要,花生可以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能延缓衰老,益毒延年。所以,民间把花生称为长生果。

8、芋头

中医认为,芋头性平,味甘、辛,具有补气益肾、和脾健胃、破血散结的功效,《名医别录》说:芋头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滇南本草》说它“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9、牛肚

牛肚味甘,性平。有补脾胃,助消化,益气血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气血不足的体质虚弱。

10、山药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一吃东西就腹胀,简单几味中药,益气健脾,让你安心吃饭

中药材是在中医中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不同的中药材功效不一样,人参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味中药材,而且是比较名贵的一种中药材,不仅能治病,而且有很好的滋补效果,有人说吃人参能健脾补气,那人参怎么吃健脾?人参怎么吃益气?。

1、人参怎么吃

1、参苓粥

原料:山参10克、白茯苓(去黑皮)10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食盐少许。

制作:将山参、白茯苓、生姜水煎,去渣取汁,将粳米下入药汁内煮作粥,临熟时加入少许食盐,搅和匀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补虚。适用于虚赢少气;亦可治胃气不和,不思饮食,日渐消瘦。

2、山参炖猪肘

原料:山参10克、猪肘500克、料酒10克、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姜5克、葱10克。

制作:将山参润透,去芦头,洗净,顺切成薄片;姜拍松,葱切段。猪肘子洗净,切成块,将肘子骨捶破,放入沙锅底部,然后放入肘子肉再放入山参、姜、葱、料酒,加水适量。将沙锅置武火上烧沸,打去浮沫。再炖55分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搅匀即成。

功效:补元气,益气血。适用于体虚羸瘦,面色痿黄,四肢厥冷,腰膝酸软等症。

3、山参莲肉汤

原料:白山参10克,莲子10枚,冰糖30克。

制作:将白山参、莲子(去心)放在碗内,加水适量泡,再加入冰糖,将碗置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即可。

功效:补气益脾,适用于病后体虚、气弱、食少、疲倦、自汗等症。

2、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1、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能提高脑力与体力劳动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抗疲劳的作用。

2、降血糖功效

人参中含有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尤其是人参皂苷Rb2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此外人参多糖(或糖肽类)是人参中另一类降血糖成分。

3、改善心脏功能

人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与冠脉血流量,可抗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心血管、血流都有一定的影响。人参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其制剂可有效地对抗窦性心率失常。人参皂苷可加快脂质代谢,并具有明显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小剂量人参可使麻醉动物血压轻度上升,大剂量则使血压下降。不同的人参制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及在体兔、猫、犬心脏皆有增强其功能的作用,并可改善其心室纤颤时的心肌无力。

3、服用人参的注意事项

1、人参不可滥用

人参是一种补气药,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是不适宜的。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补药,妄用该品。如误用或多用,往往反而导致闭气,而出现胸闷腹胀等症。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以为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

2.忌饮茶

茶叶中含有鞣质,与人参皂苷结合,不易被人吸收;再者茶叶含有咖啡因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喝了浓茶以后,常会出现失眠烦躁等,这就是中枢神经过于兴奋所致。同样,人参也有类似作用,它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程度。因此,同时服用人参和茶叶会使这种作用大大加强,容易使人出现晚上睡不好觉、烦躁、头痛等现象。特别对于那些有神经过敏或神经衰弱的患者来说更是没有好处,所以吃人参时忌茶,尤其是浓茶。

3.无论是煎服还是炖服,忌用五金炊具

五金炊具易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要用此类炊具制作人参,最好使用沙锅等炊具,这样才能保证药材的品质。

4.人参忌与葡萄同吃

易导致营养受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5.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含白萝卜和绿萝卜)和各种海味

古医书讲萝卜“下大气,消谷”。现代研究萝卜消食利尿,与古代观点相同,人参大补元气是其最主要的功能。若同时吃萝卜却可破气,此一补一破,人参就起不到滋补作用。因此,萝卜、人参不宜同时服用。此外,大部分的滋补品都有补气作用,故均不宜与萝卜同时服用。

4、发霉的人参怎么处理

发霉不严重的人参,可以先晒干或烘干,用软毛刷或牙刷刷去霉斑,再用温水清洗,最后用白酒进行清洗,再放置在阳光下晒个或是烘干。

在平时生活中,有的人一吃完饭就会感觉肚子胀胀的,特别是在吃过晚饭之后,感觉特别地不好,就会选择到街上溜达溜达 ,以来缓解这种不适感,可是并不见好转。

中医上讲,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水谷精微 。说的是 脾脏具有运化我们食用进胃里的水液以及谷物的功能。脾脏一旦虚弱 它的运化功能相对地就会减弱、下降 ,我们 食用进胃里 水液以及谷物 因此就会 堆积在胃里 ,这个时候就会 感觉肚子胀胀的 ,就像是塞进去了一个气球一样,特别的难受。

中医还认为, 脾脏具有调节气机的作用。《黄帝内经》 中有说, 脾是为胃行其津液的 。也就是说, 脾脏对于胃来说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脾气一旦亏虚 ,脾脏的升降功能随之失调,就会 造成消化不良 ,导致 胃胀气 ,肚子也会有胀胀的感觉。 甚至会伴随着头晕、乏力等症状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 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它们四位,中正平和的性格,补气、健脾胃,可还真是功不可没。

四君子加上木香、砂仁两味药材,来进行行气,可以更好地帮助脾脏来补气、行气, 那作用简直就是,妙极了。

六味中药材相互搭配,相互之间进行调和,由此以来,可以较好地来健脾胃,益气,缓解腹胀。

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辩证,在辩证后才可以使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9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