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真茶与假茶的鉴定大神们帮帮忙

真茶与假茶,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即运用视觉、味觉等器官,对茶叶固有的色、香、味、形特征,用看、闻、摸、尝的方法,判断茶叶的真假。 鉴别时,通常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闻茶叶的气味。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如果取少量茶叶用火灼烤,真茶与假茶的气味更易识别。 其次,可从茶叶的颜色来区别。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茶叶,细心观察,若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茶乌绿,为真茶本色。若颜色杂乱而不相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嫌。 如果闻香观色还难以判断,那么,可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进行开汤审评,进一步从茶叶的色、香、味、形,特别是从展开的茶叶叶片上来进行识别。虽然茶树叶片的大小、色泽、厚度各不相同,并因品种、季节、树龄、产地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不同而有差异;叶片的形状、叶绿、叶尖也因茶树品种而有不同,但某些形态特征,却是各种茶叶所共有,而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这是区别真茶与假茶的主要依据所在。 (1)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一般为16~32对,有锯齿形、重锯齿形、齿牙形和缺刻形之分。但不论哪种形状,叶片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其他植物叶片多数叶缘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 (2)茶树叶片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10对测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如图),这是茶树叶片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其他植物叶片的侧脉,多呈羽状分布,直通叶片边缘。 茶树叶片上叶脉的分布图 (3)茶树叶片背面的茸毛,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除主脉上的茸毛外,大多具有基部短,弯曲度大,通常呈45~90度角弯曲,这也是茶树叶片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其他植物叶片上的茸毛多呈直立状生长或无茸毛。 (4)茶树叶片在茎上的分布,呈螺旋状互生。而其他植物叶片在茎上的分布,通常是对生或几片叶簇状着生。 如果说感官审评有凭经验之嫌,那么,人们还可以用一般的化学方法或现代分析手段,从茶叶生化成分上加以鉴别。但凡茶叶都含有2~5%咖啡喊和10~20%的茶多酚。迄今为止,在植物叶片中同时含有这两种成分,并富有如此高的含量,非茶叶莫属。因此,凭感官审评难予定论时,人们可以通过测定茶叶中咖啡喊和茶多酚来鉴别真假茶。现将这两种成分的实验室常规测定和简易测定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l)咖啡碱的测定 ①常规测定用移液管准确吸取可疑茶叶的茶汤20毫升于25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入10毫升0.01N盐酸和2毫升饱和碱式醋酸铅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和,静置10分钟,过滤。取滤液50毫升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0.2毫升9N硫酸溶液以沉淀多余的铅离子,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10分钟,过滤。取无色澄清液,用1厘米石英比色杯,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74nm处测定其光密度(E)。从E值大小查得被测液咖啡碱的含量,进而按下式计算茶叶中咖啡碱含量: 咖啡碱(%)={[E*C/1000*茶供试液总量*(250/20)*(100/50)]/样品干重}*100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312-87》)如果测得值低于2%或检测不出,则判为假茶或部分掺假。 ②简易测定取可疑茶叶10片左右(如系碎茶取0.5克左右)放在洁净的玻璃试管内,慢慢点入10%的氢氧化钠液数滴,至茶叶湿润。尔后加入氯仿约2毫升(以浸没茶叶为度),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氯仿蒸气有毒性!),冷却后加少许活性炭,经搅拌后过滤。再取溶液2点放在玻璃片上,任其自然挥发,干后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若能见到有针状结晶,说明有咖啡减存在,若见不到针状结晶,那就是假茶 (2)茶多酚的测定 ①常规方法吸取可疑茶叶的茶汤1毫升,注入25毫升容量瓶中,加水4毫升,加酒石酸铁溶液(称取7个结晶水的硫酸铁l克和4个结晶水的酒石酸钾钠5克,加水共同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5毫升,充分混和,然后再加PH7.5缓冲液至刻度,即为比色液。空白对照液,除以蒸馏水代替茶汤外,其余以相同试剂定容25毫升,用来作为对照。然后,分别吸取试液,在1厘米比色杯中,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0nm处测定光密度A。计算公式为: 茶多酚(%)=A*62.3*干物率(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0B8313-87》) 如果测定值低于10%(此时要参考咖啡碱的测定值)可判为假茶或掺假茶。 ②简易测定法取可疑茶约1克,放入三角烧瓶内,再加80%酒精20毫升,加热煮沸5分钟。冷却后经过滤,澄清溶液中再加上述酒精至25毫升。将酒精提取液摇匀,吸取0.1毫升提取液,加入装有1毫升95%酒精的试管中摇匀。其内再加入1%香荚兰素浓盐酸溶液5毫升摇匀。如溶液立即呈鲜艳的红色,说明有较多的茶多酚存在;如果红色很浅,或者不显红色,说明只有微量或没有茶多酚存在,那就是假茶,或在真茶中掺了假。 一般经感官审评和上述化学分析法测定,真假茶泾渭可辨。倘若还有怀疑,那么,还可借助于仪器分析方法测定茶氨酸的有无,以便作出最后裁决。因为茶氨酸是茶叶所独有的化学成分。不过值得说明的是还有一些茶,它们之中,有的根本不是茶,如用人参叶制成的人参茶,罗布麻叶制成的罗布麻茶,桑树芽制成的桑茶,以及老鹰茶、柿叶茶、杜仲茶、枸杞茶、甜叶菊茶等等;还有一些“茶”,有的虽有茶,但掺入数量不等的药用植物叶拼制而成,如糯米茶、青春抗衰老茶、减肥茶、戒烟茶等等,此系人们习惯的称谓,不可与假茶混为一谈。

真茶与假茶的鉴定大神们帮帮忙

鉴别方法如下:

一看。新茶叶呈嫩绿色,老茶叶呈深绿色,叶缘呈锯齿状,有16至32对齿,叶端呈凹形,其嫩梗呈扁圆形,叶背有白绒毛,外形条索紧细,细嫩茶叶含筋梗,色泽黄绿,干净均匀,花干黄白色;假茶叶,无上述明显特征,颜色枯滞,看水色,叶底颜色既无红茶那样红亮,也无绿茶翠绿。

二烧。取茶叶数片,用火点燃,真茶叶有馥郁芳香,用手指捏碎灰烬细闻,可闻到茶香;假茶叶有异味而无茶香。最好同时用正品茶叶和待辨茶叶火灼比较。

三泡。取待辨茶叶和真茶叶各一小撮,分别用开水冲泡两次,开汤细看。每次泡10分钟,等叶子充分泡开后,分别放在两个白瓷清水盘中,仔细观看叶形、叶脉、锯齿等特征。真茶叶具有明显网状叶脉,主脉直接射顶端,侧脉伸展至叶缘2/3的部位便向上方弯曲,呈弧形与上方支脉相联合。叶背面有白茸毛,叶边缘锯齿显著,基部锯齿稀疏。假茶叶的叶脉不明显,一般侧脉直射边缘,有的两面都有白茸毛,叶边锯齿明显,或锯齿粗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9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