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滑石粉怎么用
问题一:滑石粉的中药药用 滑石单斜晶系。晶体呈六方形或菱形板状,但完好的晶体极少见,通常为粒状和鳞片状的致密块体。淡绿色、白色或灰色。条痕白色或淡绿色。光泽脂肪状。解理面显珍珠状。半透明至不透明。解理沿底面极完全。硬度1,比重2.7~2.8。性柔。有滑腻感。块滑石能被锯成任何形状,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多产于变质岩、石灰岩、白云岩、菱镁矿及页岩中。 ①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面积大,能吸着大量化学 *** 物或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滑石也不是完全无害的,在腹部、直肠、 *** 等可引起肉芽肿。②抗菌作用用平板法使培养基含10%的滑石粉,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杆菌有抑制作用;用纸片法则仅对脑膜炎球菌有轻度抑菌作用。 甘淡,寒。①《本经》:味甘,寒。②《别录》:大寒,无毒。③《本草经疏》:味甘淡,气寒,无毒。 入胃、膀胱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膀胱二经。③《本草经疏》:入足阳明,手少阴、太阳、阳明经。 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①《本经》:主身热泄,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内服:煎汤(布包),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津伤者忌服。孕妇慎服。①《本草经集注》:石韦为之使。恶曾青。②《本草经疏》:病人因 *** 不足、内热以致小水短少赤涩或不利,烦渴身热由于阴虚火炽水涸者,皆禁用。脾胃俱虚者,虽作泄勿服。③《药品化义》:渴而小便自利者,是内津液少也;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是热在下焦血分也,均不宜用。且体滑,胎前亦忌之。④《本经逢原》:元气下陷,小便清利及精滑者勿服。 ①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伤寒标本》六-散)②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四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滑石散)③治气塑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兼痛:滑石八分。研如面。以水五大合和搅,顿服。(《广利方》)④治产后淋: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千金方》滑石散)⑤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酒眼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⑥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半钱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⑦治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车前汁和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冬月水和亦得。(《产乳集验方》)⑧治黄疸,日哺所发热恶寒,少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此为女劳,腹满者难治:滑石、石膏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以大麦粥汁饮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则瘥。(《千金方》)......>>
问题二:中药店滑石粉有什么功效 药用滑石粉性寒、味甘、具有吸湿、敛干的作用。属中药的一味不可缺少的良药,
问题三:滑石粉遇到水会怎样?中药滑石粉 中药滑石粉遇水吸水,自然晾干有板结现象!
建议密封干燥保存!
具体药用滑石粉资料可参照
上海聚千化工有限公司-产品中心
药用滑石粉shjqhg/...eID=75
希望对您有帮助!
荜茇:性味与归经 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用法与用量 1.5~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滑石:
性味与归经 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
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用法与用量 10~20g。外用适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9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