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有那些品种啊?
分类: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问题描述:
粳稻、籼稻、糯稻和杂交稻是什么关系?杂交稻有什么特点?
解析:
(1)汕优016
[1]主要特征特性
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株高90厘米,茎杆坚韧抗倒,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丛有效穗10穗左右。株叶形态理想,叶色淡绿,抽穗整齐,灌浆?速度快。米粒细长,半透明,心腹白小,蒸煮后适口性好,饭软润有香味。中?抗稻瘟病。适宜福州以南作双季早稻,其它稻区作双晚稻搭配种植。
[2]栽培技术要点
作早稻栽培3月上中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
(2)特优175
[1]特征特性
该组合为晚籼组合。作晚稻生育期127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天。株形紧?凑,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茎杆粗壮,叶片厚挺。每穗总粒数148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约28克。199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11公斤,比汕优63增?产5.81%。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轻感稻瘟病。适宜全省各地稻瘟病轻发病?区作中、晚稻推广种植。
[2]栽培技术要点
①秧龄应控制在30天以内;②合理密植,亩插基本苗10-12万,有效穗达?20万以上;③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占总量60%左右,早施促蘖肥,增施磷钾肥?;④防治病虫害。
(3)两优2186
[1]特征特性
该组合为晚籼组合,作晚稻全生育期130天左右,与汕优63相似。株形适中?,叶较大,分蘖力偏弱,后期转色好,穗粒数150粒左右,结实率87%左右,轻?感稻瘟病。1998省区试平均亩产488.66公斤,比汕优63增产5.81%,1999年省?区试亩产391.29公斤,增产2.73%。适宜全市稻瘟病轻发区肥力中上的田块作?中、晚稻推广种植。
[2]栽培要点
①注意施足基肥,前期攻苗,后期不宜重肥。②秧龄弹性小,应控制在?25-30天。
(4)闽泉2号
[1]特征特性
早稻全生育期127-128天,比78130迟熟4天左右,晚稻全生育期126天,比?汕优63迟熟1-2天;株高100厘米左右,分蘖力强,植株整齐,株型集散适中,?叶片挺而直立,茎杆粗壮,基部节间短,一般亩有效穗20-22万,每穗总粒数?100-110粒,结实率88%左右,千粒重29-30克;较耐肥抗倒,中抗稻瘟病。1998?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27.1公斤,比汕优桂32增7.5%。大田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适宜我市作迟熟早稻及双晚推广种植。
[2]栽培要点
①适期早播,培育壮苗:早季3月初播种,4月初插秧,晚季7月初播种,7?月底插秧,秧龄25-30天。②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株行距一般20×16厘米?,每丛3-4苗,亩插2万丛左右,基本苗8万左右。③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一般?亩施纯氮11-13公斤,基肥占60%,氮:磷:钾为1:0.5:0.8。4.适时烤田,加?强病虫害防治。
(5)T优7889
[1]特征特性
该组合系早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作早稻全生育期129天左右,比对照?78130迟3天,抽穗期较长。株高95.3厘米,株型集散适中,剑叶较小而挺直,?平均穗粒数113粒,结实率79.1%,千粒重25.4克。米质较优,糙米率80.9%,精?米率73%、整精米率58.5%,粒长6.1mm、长宽比为2.7、垩白率32%、垩白度 3.8%、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含量21%、蛋白含量9.3%。中感稻穗病。199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31.58公斤,比对照78130增7.12%;2000年区试亩产458.58公斤,增产8.61%?。该组合适宜在闽东南及闽西北平原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2]栽培要点:该组合较耐肥,栽培上应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强分蘖成穗率;注意防治稻瘟病。
(6)新香优80
[1]特征特性:该组合系早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作早稻全生育期128天?,比78130迟熟2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左右,茎杆坚韧,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平均穗粒数115粒,结实率80%,千粒重25克。米质较优,米饭有香味。中感?稻瘟病。199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37.5公斤,比对照78130增产7.66%,2000年区试亩?产464.51公斤,增产10.02%。该组合适宜在全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2]栽培要点:插植规格以13.2厘米×23厘米为宜;较耐肥,应施足基肥?,早追肥;注意防治稻瘟病。
(7)两优培九
[1]特征特性:该组合系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作中稻全生育期142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天左右。株高107-112厘米,株型紧凑,茎杆坚韧,剑叶直立?,耐肥抗倒。平均穗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81-84%,千粒重25-27克。食味较?好。中感稻穗病。1998年中稻区试,平均亩产471.4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42%,1999年区试亩产520公斤,增产0.67%。该组合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以及在南部等肥力条件、栽培条件较高的地区作双季早稻、中晚稻种植?。
[2]栽培要点:该组合有较高的增产潜力,耐肥抗倒,应增施肥粒;注意?防治稻穗病。
(8)佳禾早占
[1]特征特性:该品种作早稻全生育期125天,与78130相当,主茎叶片数14?叶。株高100-105厘米,分蘖力中等株型适中。剑叶直立,每穗总粒数9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8克。轻感稻瘟病,抗白叶枯病,较抗细条病,中感纹枯病?,适宜我省轻稻瘟病区肥力中上田块作早、晚稻种植。米质除垩白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优质米二级标准,晚米品质其本上达到一极标准。
[2]栽培要点:早稻种植3月上旬播种,秧龄30天左右;晚稻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秧龄15天左右。合理密植插基本苗,亩插1.8-2.0万丛;重施基肥,早?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鼠害;收割时应在成熟?度90%以上时才收割,以确保稻米品质优良。
(9)农优90
[1]特征特性:该组合属籼型杂交早稻,全生育期128天,比对照威优77?迟3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左右,每穗95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9克。植株?整齐,后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199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78.17公斤?,比对照威优64增产9.79%,2000年省区试亩产491.18公斤,增8.02%。稻米品质?中等,适宜我省中、南部地区作早稻栽培。
[2]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早稻栽培3月中旬播种,秧龄25-30天?,晚季倒种7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秧龄18-20天;栽培密度因季节、土壤肥力而?定,一般插17cm×20cm,丛插2粒谷,667m[~2]插基本苗8-10万亩;该组合适合中?等肥力田栽培。应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分蘖成穗率;及时防治病虫害。
(10)T优5537
[1]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全生育期129?天,比汕优63迟熟2天。株高95-100厘米,株叶形态好,茎杆粗壮,叶片挺直,?叶厚色绿,分蘖力较强,每穗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0-85%,千粒重28-29克?。抗稻瘟病。米质较好。丰产、稳产,1999年省晚稻区试,平均亩产397.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4.05%,2000年区试,亩产458.94公斤,增8.98%。
[2]栽培要点:适宜稀播,培育壮秧。闽南早稻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秧龄50?天左右,4月上旬移栽,晚稻6月中下旬播种,秧龄30-35天,秧田亩用种量15公斤?左右;合理密植。插植规格以6×6寸为宜,丛插2粒谷,晚稻亩插1.7万。力争?亩有效穗19万;肥水管理。应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每亩需纯氮13-15公斤,?N:P:K比例为1:0.65:1。基肥和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80%,穗粒肥占20%。掌?握前期浅水,够苗烤田,水层孕穗杨花,后期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病虫防治?。及时做好螟虫、稻瘿蚊、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
优质稻谷是生产优质稻米的基础,没有优质水稻,就没有优质稻谷,在生产上就难以生产出优质稻米。水稻的品质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碾米品质:碾米品质是稻谷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特性,与稻米得率紧密相关。是指砻谷出糙、碾米出精。通常以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来表示。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属遗传性状。但是也与熟期温湿度、收割等一系列操作以及贮藏条件等有关,很受稻米加工企业的关注。一般糙米率81%以上,精米率72%以上,整精米率62%以上。
(2)外观品质:是指糙米和精米米粒的外表物理特性。具体是指稻米的大小、形状及外观色泽。也就是说,千粒重、长宽比、透明度、垩白的有无、垩白大小、垩白率。目前,国际市场上,长粒型米较受欢迎。
(3)蒸煮和食味品质:是指蒸煮过程及食用时稻米所表现的理化特性和感官特性。如吸水性、溶解性、延伸性、糊化性、膨胀性、柔软性及黏弹性等。蒸煮和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的核心。通过直接品尝鉴定往往有不易定量化和受主观偏差较大影响,现多用测定稻米理化特性来表示。包括:
直链淀粉含量:指精米中直链淀粉的百分率,它是与米饭的黏性、硬度、吸水性等均有密切的相关性。直链淀粉含量低时,蒸煮时干燥而蓬松,色暗,冷却后回生变硬。直链淀粉在粳米中占的比重以20%以下为好。
糊化温度:是指淀粉粒在热品中吸收水分开始不可逆性膨胀时的温度。煮饭所需时间与糊化温度呈正相关。稻米糊化温度高的品种比中、低糊化温度的品种需更多的水和更长的蒸煮时间,而且容易生成夹生饭。1~3级相当于高糊化温度,6~7级相当于低糊化温度。
胶稠度:是指稻米淀粉胶体的一种流体特性,它是胚乳的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性质的重要反映,是用来衡量米饭软硬的指标。一般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米胶稠度大,做出的米饭柔软。一般优质米胶稠度要达到60~70毫米以上,越高表示米质越好。
此外,米的延伸性与蒸煮食味品质也有一定关系。一般要求米粒向长度延伸而不是向横向膨胀。这与遗传性有关系。
(4)营养品质:主要是依靠稻米中的蛋白质和人们必须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来衡量。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为7%左右时,食味好。蛋白质含量高,表示营养价值高,但大米的食味变差,适口性不好。蛋白质含量除受大米本身的遗传因子影响外,受环境因素和栽培技术影响也很大。
(5)卫生品质:主要指水稻栽培环境(土、气、水)污染和栽培措施不当,造成的对人体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及有机化合物的残留高低(按国家有关水稻优质米生产的卫生标准和环境标准要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