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种植培训基地
河南省南阳市
辛荑花种植基地
以我市南召县为主体,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开展辛荑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力争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辛荑花基地面积由现在的9万亩、11万亩,产量由现在的42万公斤分别达到70万公斤、85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840万元分别达到1400万元、1700万元,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由现在的70%分别达到75%、80%。计划在南召县小店、云阳、皇后三个乡镇建立辛荑花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区1.5万亩,争取纳入国家中草药开发重点基地。利用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程的机会,以河南省中药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组织开展国家级项目子项"辛荑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申报研究,着重以辛荑花良种选育技术,辛荑规范化栽培技术,辛荑外观性状、内在成份分析,辛荑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优化辛荑品种结构,提高品种产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加快科技长入辛荑产业的步伐,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优质辛荑商品生产基地出口创汇基地。
山茱萸种植基地
西峡现有山茱萸面积22万亩,重点分布在太平镇乡、二郎坪乡、双龙镇、军马河乡、米坪镇、石界河乡、桑坪镇、陈阳坪乡、寨根乡等9个山区乡镇。年产量保持在1600吨左右。历史以来,西峡产山茱萸以其皮大、色红、肉厚、地道、有效成份含量高而驰名中外,名扬四海。1999年、2001年曾先后两次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山茱萸还被国家质监总局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西峡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名特优经济林—一山茱萸之乡。今年, 西峡县山茱萸GAP基地建设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现场验收。目前,山茱萸正处于采收加工阶段,药农和商客多持观望态度。市稳,但购销不畅,每公斤收购价在35元/左右。西峡县正申报无公害山茱萸产地认证。
桔梗种植基地
以桐柏县为主体,建立桔梗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力争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桔梗基地面积由现在的0.5万亩分别达到3万亩、5万亩,产量由现在的130万公斤分别达到780万公斤、1300万公斤,年产量由现在的1300万元分别达到7800万元、1.3亿元,把我市建设成国家级优质桔梗商品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以桐柏月河镇、大河镇、朱庄乡、城郊乡、平氏镇、固县镇等为中心地区,相对集中连片建设5万亩桔梗生产基地,其中每个乡镇都要按GAP标准建设3000亩以上的规范化示范基地,重点乡镇每个村建立300亩高效示范区,从而带动桔梗种植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力争把桔梗基地纳入国家中草药开发重点基地。加强科研开发力度,组织开展国家级项目子项"桐柏桔梗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开发,争取获得国家科技开发资金支持,围绕桔梗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对桐桔梗种植资源保护和提纯复壮研究,桔梗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等。
栀子种植基地
以唐河为主体,建立我市的栀子种植基地。争取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栀子基地面积由现在的1.8万亩达到4.2万亩、6万亩,产量由现在的90万公斤分别达到380万公斤、600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900万元分别达到3800万元、 6000万元。以唐河的马振扶、祁仪等山区乡镇为中心地区,全面开展栀子品种选育研究,推广优良品种,普及科学栽培技术;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以栀子为原料的栀子**素提取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2003年在基地建成一条年产量9吨的色素提取生产线,并开发生产栀子饮料和保健品等。
麦冬种植基地
麦冬,别名寸冬、麦门冬和沿阶草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以肉质根入药,是一味名贵传统中药材,为养阴生津之要药,泽枯润燥乏上品。自东汉以来为历代医药肘后之物。麦冬古为野生,今以家种为主,栽培品原产于浙江慈溪、四川绵阳地区。
邓州市位于南阳盆地西南侧,属于亚热带北缘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9天,日照2007.2小时,全市有耕地面积240万亩,市内有湍河、赵河、严陵河、刁河等河流穿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沿河的沙质壤土尤其适应麦冬生长。因此,邓州市从1963年开始引种,所产麦冬产量高,而且肥大质柔,色泽黄白,气味香甜,药用成份含量高,疗效确切。到80年代已形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产品畅销全国并有出口。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全国药材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位置,被誉为邓麦冬。2002年,南阳市确定邓州市为麦冬生产基地县。
邓州麦冬生产从1964年引种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年前为初试阶段, 只是一般的种植。1979年前麦冬市场价格较为合理,每公斤4.2元,全县麦冬种植面积也由3亩迅速发展到3800亩,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左右;1979年后,由于全国麦冬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单价降到每公斤2元左右,全县种植面积随之压缩到200多亩。l981年后为第二阶段。自1981年,麦冬市场再次出现紧缺,单价猛升到1985年的每公斤10元左右,当年种植面积猛增至10390亩,结果市场又出现温饱和状态,1986年单价猛跌到每公斤1.2-1.4元,种植面积随之最低降到300亩。近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大力扶持本地名优药材生产,加上2003年麦冬价格暴涨至每公斤24-26元,全市麦冬种植面积又扩大到2000亩左右,平均亩产量也达到了350公斤,高的可达400公斤。
杜仲种植基地
以镇平、内乡为主体,建立杜仲规范化种植基地。计划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杜仲基地面积由现在的5万亩分别达到20万亩、3 0万亩,产量由现在的25万公斤分别达到 100万公斤、200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500万元分别达到2000万元、4000万元。以镇平寺山、高丘、二龙等乡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杜仲生产,建立高效示范园区,开展杜仲种植技术研究和技术人员培训,推广"华仲l-5号"等杜仲优良新品种区域化、规范化种植,提高杜仲品质和产量,取得规模效益。
半夏种植基地
以唐河县为主体,建立唐半夏生产基地。计划到2003年、2005年,全市优质半夏基地面积由现在的500亩分别达到3000 亩、 5000亩,产量由现在的 5万公斤分别达到以30万公斤、50万公斤,年产值由现在的75万元分别达到600万元、1000万元。以唐河源潭乡马沟村为扶植重点,加强唐半夏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和规范化种植等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
天麻种植基地
西峡县现有天麻800万穴,重点分布于西坪镇、重阳乡、丁河镇、五里桥乡、双龙镇、二郎坪乡、太平镇乡、军马河乡、米坪镇、石界河乡、桑坪镇、陈阳乡、寨根乡等13个乡镇。年产量保持在1200万公斤左右。西峡产天麻经国家农业部长春参茸检测中心检验,天麻素含量超法定质量标准5倍多。目前,西峡县正申报无公害天麻产地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西峡县天麻市价在每公斤40元左右。
黄姜种植基地
内乡县目前黄姜种植面积12万亩,分布在15个乡镇(城关镇除外 ),280个行政村,均为一年生,2003年平均亩产1210斤/亩,总产72600吨。
内乡黄姜90%以上选择珊瑚状盾叶薯蓣,属于高含量、高熔点、高产量的优质品种。按地力的好、中、差分别为每亩0.8、0.7、-0.6万株;起垄、搭架、配方施肥,很少与其它作物间作。
目前种用一年生黄姜价格0.8 -1.0元/千克,且成交量很少。主要原因是受皂素价格下跌影响,市场饱和,外界种用黄姜需求量锐减,群众不愿出售,等待观望,盼价回升。
为加强内乡县黄姜生产基地的建设,控制规模,优化布局,稳步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黄姜皂素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为根本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和对企业扶持力度,强化全程服务,全力推动黄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内乡县下一步将生点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
1、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变一年生黄姜为二年生的商品姜。
2、把提高黄姜皂素含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广专用配方肥、叶面微肥、搭架等项高含种植技术,全力提高皂素含量及商品姜的竞争力。
3、逐步筛选建立特色种植区域:通过监测对比,选择皂素含量高的优势种植区域,进行重点扶持,其它区域限制种植。
4、扩大招商引资,培植龙头企业,在拉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网络,以抵御市场风险。
5、逐步建立黄姜GAP生产基地,提高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营造产业竞争环境。
丹参种植基地
方城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边隅,地处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南阳盆地和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为南北气团进出南阳盆地的走廊,俗称“五界一口”。全县总人口100万,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 150万亩。境内年平均气温14.5℃ ,无霜期 221无,日照 2147.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据调查,全县共有中草药380余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裕丹参以其品质上乘、疗效显著等优点,成为这座天然药库中的一支奇葩。经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验,裕丹参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标准,丹参酮IIA含量在0.60%以上,超过《药典》规定标准的 2倍。1991年荣获张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3年9月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2003年9月通过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研究的《无公害仿野生裕丹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荣获南阳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据史料记载,方城丹参己有2000多年历史,因方城古称裕州,故名裕丹参,早在汉代已被医圣张仲景誉为“丹参之首”。据《名医别录》记载:丹参生桐柏山川谷,此桐柏山乃淮水发源之山。方城位于桐柏山脉与伏牛山脉交界处,是淮河支流的发源地。早在明清时期裕丹参就远销广州、上海、武汉及东南亚国家,在民间流传着“丹参工、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之留洋”的歌谣佳誉。
为把裕丹参这一事业做大做强,2001年方城县把以裕丹参为主的中草药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决定对12个山区乡镇实行封山育参,保护野生资源,严格按照中药材GAP标准和《裕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种苗基地500亩,种植裕丹参3万亩,封山育参15万亩,使裕丹参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方城县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把裕丹参的深加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华丰中药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高、中、低档裕丹参保健茶和生命抗氧化剂等系列降脂降压保健产品。
哈尔滨三棵树中药批发市场
黑龙江哈尔滨三棵树中药材市场是经国家批准的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东北三省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因位于哈尔滨东部三棵树火车站附近而得名,经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我国北方中药材经营的集散地。经营业户有200多户,经营上千个品种,既有人参、鹿茸、林蛙油、熊胆等东北特产,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草药,既服务于各中药材经销商,也面向中药厂。
兰州黄河药材市场
黄河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该市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莫高大道35号,是一个占地约60余亩的现代网络销售物流中心。主要销售的药材如党参、黄芪、甘草、当归、生地、板蓝根等。同时,该中心经营全国其他产地常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约800余种,年销售额在2亿元左右。
西安万寿路中药材市场
西安万寿路中药材市场是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17个重要的药材经营流通专业市场之一。该市场位于西安市东大门万寿北路,西渭高速公路出口,西安火车集装箱站旁边。该市场始建于1991年12月,目前占地45万平米,有固定、临时摊位共1500余个,市场经营品种达1600多种,日成交额150多万元,销售辐射新疆、甘肃、兰州、青海、宁夏及周围市县。
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是西部地区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虫草集散中心。该市场占地142亩,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经营品种约4500种,常见药材近2000种,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硬件设施最优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荷花池市场计划容纳4000家商户,目前入住2000多家,市场一楼入住率达85%,市场日销售额500多万元。
菊花园中药材市场
昆明市菊花园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个经批准成立的中药材市场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中药材市场。该市场占地140多亩,场内经营商户近500户,经营的中药材品种4000多种,该市场交易的药材占全省中药材供给量的80%以上,现年交易额已达20亿元。
邵东廉桥药材专业市场
廉桥药材专业市场坐落于湖南省邵东县廉桥镇,有“南国药都”之称。该市场现有药栈、公司800多家,占地面积约13340平方米,市场经营药材1000余种,道地药材有玉竹、金银花等。日成交量超过100吨,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年上交国税费800多万元。
湖南岳阳花板桥中药材市场岳阳市花板桥中药材专业场由岳阳市农办、农业局、农科所于1992年8月联合创办,是国家首批验收颁证的全国八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市场位于岳阳市岳阳区花板桥路、金鹗路、东环路交汇处,距107国道5公里,火车站2公里,城陵矶外贸码头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市场占地123亩,计划投资1.6亿元,现已投资58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建成封闭门面、仓库、住宅2000余套(间),并完善了学校、银行、医院、邮电等设施。市场现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经营户480多户,年成交额近3亿元。
蕲春县蕲州药材交易市场
蕲春中药材市场地处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是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见诸蕲春的有800多种。目前,该市场占地102亩,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体贸结合的大型标准体育场,共有大小营业厅310间,可容纳万人交易。场内来自省内外常驻药商已达328户,常年从事药材贩运人员1200人,上市交易品种近1000个,年实现药物交易额5.5亿元,上交税费100多万元。
广西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
玉林中药材市场是广西唯一一家中药材专业市场。该市场占地1032亩,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市场拥有设备先进的中药材检疫检测中心,设有中国中药材协会信息中心华南分中心。目前玉林中药材市场经营品种1000多种,有上千家经营户,市场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
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
普宁中药材市场是全国首批八个国家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是广东省内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的两个专业中药材市场之一。该市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拥有三层为一单元的铺面300余套,摊档式铺面120家,药材经营户405户。市场日均上市品种1000多个,年贸易成交额14亿元以上。
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
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是国内开办最早的专业市场之一,它座落在珠江河畔,位于清平路、梯云路十字交汇处,市场面积达1.1万平方米,有商铺1500多家,它是唯一建立在大都市中心区域的中药材市场。该市场还是全国第一个准许经营范围达5大类别的医药展贸平台: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西成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其重金打造9层楼的清平医药中心是其标志性建筑。
菏泽鄄城舜王城中药材市场
舜王城中药科技园坐落于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南部,北距安国400公里,西距禹州200公里,南距亳州200公里,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科技园所处的舜王城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仅有的十七个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取得中药饮片经营许可证的药材市场。园区一期规划占地面积700余亩,总投资7.8亿元;二期(即20平方公里舜王城中医药科技产业聚集区)于2011年开建,计划投资20亿以上,占地面积近3000亩,另规划有万亩中药材GAP种植区。
桐君阁中药批发市场
重庆桐君阁中药市场(原储奇门中药材市场)是国内最早批准的8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地处重庆市主城区的解放路。市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为六楼一底的大型室内交易市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入驻商家200个左右。
江西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
樟树中药材市场是是江西唯一的中药材市场。市场位于樟树市福城工业园内,是江南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市场占地面积400余亩,有1500多个店面铺位,现有16个省(市)、72个县(市)的近500家经营户常年入驻该市场。市场内日经营品种1000多个,药材交易辐射全国21个省(市)、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年交易额约30亿元左右。
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河南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又称中华药城)位于禹州市滨河路与药城路交叉口北,占地300亩,中心交易大厅位于中华药城中心位置,占地3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容纳摊位5000个,年交易额达15亿元。
河北安国东方药城
河北安国东方药城是国家认定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被评为全国百强市场第2名,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安国中药材市场占地1.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内有药商门店780余户。中心交易大厅是东方药城集中交易场所,占地15亩,有1500多个摊位,共经营2800余种药材。目前,东方药城年成交额在60亿元左右。
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亳州中药材市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该“中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店面。3.2万平米的交易大厅有6000多个摊位;办公主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中华药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机构、大屏幕报价系统、交易大厅电视监控系统、中华药都信息中心、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部、中药材种苗检测中心、中药材饮片精品超市等。目前,交易中心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中药材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