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葡萄”这个词造一个比喻句?
用“葡萄”一词造比喻句如下所示:
1、那一串串的葡萄,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
2、葡萄晶莹透亮,像一颗颗姿色的珍珠,又圆又大,水灵灵的。
3、紫莹莹的葡萄,像玛瑙似的挂在藤上,惹人喜爱。
4、那一簇簇紫藤花好像一串串葡萄挂在架上。
5、葡萄皮是翠绿色的,像一颗颗碧玉似的翡翠,晶莹剔透。
6、它的眼睛黑溜溜的,就像两颗小小的葡萄。
7、她的眼睛通透而明亮,如同一泓清泉,又像水汪汪的葡萄,让人百看不厌。
8、葡萄叶下挂着一大串一大串晶莹透亮的葡萄,象一串串紫黑的珍珠。
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分析并理解 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 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 褒义词 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 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
理由一:通过缩句,句子的主干是“样子像土豆”,“样子”不是事物,与“土豆”没有什么外形上的联系,不能形成“本体”和“喻体”,故不属于比喻句.
理由二:如果不考虑句子结构,“猕猴桃”与“土豆”一个是水果,另一个是蔬菜,它们的外形特点相似,但都是人们熟知的,所以只属简单比较,不是比喻.
注: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