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怎样鉴别绿茶叶的好坏?

鉴别茶叶的优劣,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判别。

怎样鉴别绿茶叶的好坏?

 外形:主要从茶叶的条索、嫩度、色泽、净度几方面鉴别。

条索:条形茶的外形叫条索。经紧细、圆直、匀齐、重实为好;

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色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它非茶类的杂质,以无梗、末和杂质的为好。

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馊、酸味或其它不正常的气味。内质审评包括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取一小撮茶叶,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

最后看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它异味。汤色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滋味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叶底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以用手指去按压,去判断它的软硬、厚薄和老嫩程度。花茶的审评标准主要是香气和滋味。以花香鲜浓持久、滋味醇和鲜美、汤色叶底嫩绿明亮为好。

新茶与陈茶的鉴别主要是看它的色、香、味。

色泽:茶叶在存过程中,主要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绿茶由新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枯灰。红茶由新茶的乌润变成灰褐。

滋味:陈茶的滋味淡薄,同时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

上述区别是对较多的茶叶品种而言的。当保存条件良好,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保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识别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其外形、色泽、味道来评价,比如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德信乌龙单枞茶类,就能很好地体会到这些特征。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几点特征。

茶叶品质鉴赏?

10:清饮、调饮、袋泡茶、罐装茶、冷饮

11: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12:温度、水分、氧气

13: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完成阶段

14:色绿、香郁、形美、味甘

15:苦茶、甜茶、回味茶

16: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17:茶道、茶艺

茶叶的鉴别方法

茶树属于山茶科植物,茶叶分红、绿、花、紧压、乌龙五大类。茶叶主要成分有单宁酸、咖 啡碱、蛋白质、芳香油、酵素、果胶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等。由于具 备这些成分,人们才能欣赏到茶的美味,享受到茶的营养。伪劣茶不具备这些成分,还能危 害人的健康。

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全国29个省、市中有一半的省产茶,品种繁多。其中著名的西湖龙井 茶,以其独特的形状、超群的色、香、味闻名于世。其产地仅限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四周的狮 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等几个地方。1988年狮峰牌极品龙井茶在希腊雅典举行 的第27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荣获了最高奖——金棕榈奖。通常称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为 明前茶,品质最佳;称谷雨前采制的龙井茶为雨前茶,品质亦佳。只采一个嫩芽的,称为“ 莲心”;采一芽一叶,叶形似旗,芽形似枪的称“旗枪”;采一芽二叶初展,叶形卷曲状如 雀舌的,称“雀舌”。特级龙井茶都是标准而又完整的一芽一叶。龙井茶炒制技术要求极高 ,炒制后的茶叶还需要经过半个月至一个月的贮藏,香气才会更为清香馥郁,滋味才更鲜醇 可口。这是龙井茶所独具的特色。

茶的质量与气候、光照、生长环境有关,高山茶优于低山茶,阳山茶优于阴山茶,头遍茶优于二遍茶。就同一种茶而言,高山茶叶尖,低山茶叶圆;阳山茶叶厚,阴山茶叶薄;头遍茶 叶梗圆,二遍茶叶梗扁。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感官鉴定,也叫审评,第一形状,属外观鉴定。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 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 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鉴别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 不纯为次,闷焦粗涩者更次,有异味者为劣。各种花茶均应有自己独特的正常香气,如茉莉 花茶应具茉莉香气,玉兰、珠兰花茶应具玉兰、珠兰香气。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觉,甘 醇浓郁,鲜嫩纯正为优,涩、苦、粗、酵、淡为次,霉、辣、生草味为劣。三是汤色,在茶 汤热时,观察明暗深浅。一般明浅为佳,暗深者次,但红茶汤色比绿茶深,紧压茶汤色要暗 。四是叶底,品尝沏过的湿茶叶,用手按,柔软有弹性属于细嫩,板硬无弹性为粗老。上述 鉴别方法主要是区分优、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伪劣茶叶也就往往是在这种 感官鉴别中发现。

茶叶尚无全方位、全过程用文字表述的质量标准,现只有产地收购毛茶标准,即6级18等, 和国际GB/T9172—1988《花茶级型坯》标准。其中只有国标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 》具有强制性。感官指标:具有该茶正常应有的外形及固有色香味,不能混有异种植物,叶 不得含草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理化指标:每kg铅含量不超过2mg(紧压茶为3m g),铜不超过60mg,锑不多于0 2mg(紧压茶为0 4mg)。

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均不得超过0 2mg/kg。

水分指标:含水量太高,茶叶变质越快;水份越少,茶叶不易劣变,但水份过低,茶叶品质 会下降。一般茶叶含水量在3%左右为最佳。

灰分指标: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 、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茶叶的理化鉴定分为物理鉴别和化学鉴别。

茶叶的物理鉴别有4项内容:

1 叶片检验:取少许开水冲泡后的叶片,用放大镜观察,如果叶片的颜色为深绿色,上面 光滑,背面有茸毛,叶片呈椭圆形,叶端短小钝圆,叶缘呈锯齿状,锯齿上有纤毛,即可判 断为真茶。不符合以上特征的叶片即为掺假茶。

2 对掺入已浸泡过的茶叶检验:取可疑茶叶片,制成粉末,置于表面皿中后,另于其上端 再加盖一表面皿,控制电炉,用小火烘烤5~10min,在覆盖的表面皿上,用镜检,如果可见 许多极细的油滴状物,并有许多细针状结晶者为咖啡碱,表明是纯茶。否则说明咖啡碱早已 溶解无存,可以判为是已经浸泡过的茶叶。还可以根据浸出液比重法来确定,已经浸泡过的 茶叶浸出液比重为1 0023~1 0057,与新茶浸出液比重1 0098~1 0145相差甚远,上述 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更能准确判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8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