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陈杰人的个人经历

陈杰人,亦用笔名肖山,男,1972年生于湖南双峰,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当前中国最活跃的青年时事评论家之一。

陈杰人的个人经历

1988年毕业于娄底师范学校,在湖南省双峰县担任公务员10年后,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2001年加盟中国青年报,任专职记者、评论员,2003年任司法部《法律与生活》杂志副主编,2004年任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主编,兼任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主编,2005年任《公益时报》主编,2006年任《法制周报》总编辑,2009年1月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事观察员(评论员),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曾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3年,其文章《从一针到一枪看中国法治的进步》,获得中国法制新闻一等奖;

2004年,文章《除了生命,我拿什么保卫自己的房屋》获南方周末与搜狐网联合主办的时事评论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陈杰人曾因为反对警察在车站等地违法随意查验居民身份证并强调警察的任何执法行动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而获得了“湖南省2006年度法治人物”称号。

陈杰人在8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在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调查深度报道30多篇,揭露了教育、司法、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黑幕,并以系列报道《2004修宪:公民权利的梦想》对宪法修改特别是私有财产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陈杰人还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了时事评论文章2000多篇,对人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选举制度的完善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因此成为当前中国最活跃的青年评论家之一。

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型职业新闻人,陈杰人曾因坚持舆论监督或批评公权,三次被解除媒体职务。2003年,他因报道武汉女大学生卖*现象,触怒湖北官方,被有关部门在未作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宣布“报道失实”并解除中国青年报记者职务;2005年,他作为《公益时报》主编,因为签发了一篇某大学教授的批评文章,该文章批评中国政府网英文版存在大量翻译错误,而触怒了官员,被该报主管单位民政部解职;2011年10月,他因过多批评公权,呼吁人权,被视为“不合作者”,人民日报社因此解除了其人民日报江苏分社人民网江苏视窗执行总编辑职务。

陈杰人对当代媒体环境下的组织传播学和机构公共关系有较深研究,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担任湖南、吉林、新疆等地方政府的公共关系咨询专家或顾问。

陈杰人亦是知名的演说家,其演讲深入浅出,很具鼓动效应。

陈杰人的个人经历。

1972年9月-1975年8月,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九师十五团警通班战士;1975年8月-1976年4月,省国营红十月农场突击队统计员;1976年4月-1976年11月,阳江县路线教育运动办公室资料员;1976年4月-1987年7月,省国营红十月农场干事、团委副书记,1984年4月,党委副书记 (其间:1982年5月-1985年10月湖北财经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专函授学习);1987年7月-1991年4月,珠海市金鼎镇委副书记,1990年6月兼人大主席团主席(正科),镇纪委书记;1991年4月-1991年9月金鼎镇委副书记、镇长,镇纪委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1991年9月-1996年2月,金鼎镇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团主席;1996年2月-1999年7月,珠海港管理区党委副书记、副区长;1997年2月兼任珠海港务局副局长;1999年7月-2001年9月,珠海临港工业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2000年2月,兼任珠海港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其间:1996年10月-1999年7月广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学专业学习);2001年9月-2002年3月,金湾区委副书记;2002年3月-2003年4月,金湾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2003年4月-2004年8月,金湾区委副书记(正处),副区长、代理区长 (其间:2003年3月-2003年5月广东省委党校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一班学习);2004年8月-2007年4月,金湾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政府党组书记;2007年1月任市委委员;2007年4月至今,市委委员,金湾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区人武部第一书记;2009年10月兼任市航空产业园党委委员、书记。

陈杰人,亦用笔名肖山,男,1972年生于湖南双峰,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当前中国最活跃的青年时事评论家之一。

1988年毕业于娄底师范学校,在湖南省双峰县担任公务员10年后,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2001年加盟中国青年报,任专职记者、评论员,2003年任司法部《法律与生活》杂志副主编,2004年任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主编,兼任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主编,2005年任《公益时报》主编,2006年任《法制周报》总编辑,2009年1月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事观察员(评论员),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曾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3年,其文章《从一针到一枪看中国法治的进步》,获得中国法制新闻一等奖;

2004年,文章《除了生命,我拿什么保卫自己的房屋》获南方周末与搜狐网联合主办的时事评论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陈杰人曾因为反对警察在车站等地违法随意查验居民身份证并强调警察的任何执法行动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而获得了“湖南省2006年度法治人物”称号。

陈杰人在8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在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调查深度报道30多篇,揭露了教育、司法、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黑幕,并以系列报道《2004修宪:公民权利的梦想》对宪法修改特别是私有财产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陈杰人还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了时事评论文章2000多篇,对人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选举制度的完善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因此成为当前中国最活跃的青年评论家之一。

作为一个著名的学者型职业新闻人,陈杰人曾因坚持舆论监督或批评公权,三次被解除媒体职务。2003年,他因报道武汉女大学生卖*现象,触怒湖北官方,被有关部门在未作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宣布“报道失实”并解除中国青年报记者职务;2005年,他作为《公益时报》主编,因为签发了一篇某大学教授的批评文章,该文章批评中国政府网英文版存在大量翻译错误,而触怒了官员,被该报主管单位民政部解职;2011年10月,他因过多批评公权,呼吁人权,被视为“不合作者”,人民日报社因此解除了其人民日报江苏分社人民网江苏视窗执行总编辑职务。

陈杰人对当代媒体环境下的组织传播学和机构公共关系有较深研究,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担任湖南、吉林、新疆等地方政府的公共关系咨询专家或顾问。

陈杰人亦是知名的演说家,其演讲深入浅出,很具鼓动效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8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