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煤病是什么?
Capnodium elaeophilum Prill.
症状
油橄榄煤病又名油橄榄烟煤病、煤黑病、煤污病等。煤烟菌的菌体为黑色,当其在油橄榄枝叶表面介壳虫、蚜虫、粉虱等昆虫分泌的蜜露上生长发育时,在枝叶表面形成煤烟状的薄膜,因此称之为煤烟病。煤病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衰弱,引起落花落果和落叶,产量减少。由于它的菌丝不能侵入表皮内的组织,因而黑色膜状物容易用手指抹掉。
病原
本病的菌丝体呈黑褐色,具有隔膜。分生孢子器呈长颈烧瓶状,黑褐色,大小约为204—480×80—100μm。分生孢子暗褐色,长椭圆形,具有横隔膜,少数有纵隔膜,大小约为15—20×6—8μm,被囊壳无孔口,黑色。被囊壳内有多数子囊,子囊棍棒状,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具有纵横隔膜,褐色。
发生规律
由于本病原菌生长繁殖需要蚧、蚜、粉虱等昆虫所分泌的蜜露,因而煤烟病的发生和为害轻重,首先决定于上述这些昆虫发生为害的程度与排泄蜜露的多少。高温能促进煤烟菌的生长发育。较高的空气湿度,使煤烟菌能得到更多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从而为煤烟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在雨水较多的年份或是降水量较大的地区,煤烟病常发生特别多。
防治方法
1.保持通风透光和植株清洁
合理施肥,适度修剪,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良好,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对病虫的抵抗力和抑制煤烟菌的生长繁殖。结合灌溉,用高压水柱冲洗树冠,减少蚜虫、粉虱等害虫及其分泌的蜜露,保持枝叶的清洁,不利于煤烟菌的生长和繁殖。
2.治虫
药剂防治榄珠蜡蚧、木虱和蚜虫等,使煤烟菌失去生存条件(蜜露),菌体自然死亡干焦,经雨水冲淋便自然消亡。防治这些害虫最有效的药剂是氧化乐果、松脂合剂、马拉硫磷、亚胺硫磷等。
吸财树烟煤病用吡虫啉类或其改良剂。吸财树烟煤病使用吡虫啉类或其改良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这类农药能够有效地灭杀烟煤病菌。
2、这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性,对环境和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3、这类农药在吸财树上的残留时间短,不会对吸财树的生长造成影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9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