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之父是谁

我觉得应该是丁颖

水稻之父是谁

作为农学家,丁颖创造了许多第一: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杂交而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类型;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演变……从对稻种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等理论研究,到农家品种系统选育及栽培技术等应用技术,他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研究和170多篇(本)论文著作,使他成为中国稻作学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简历

1888年11月25日 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县(原茂名县)谢鸡乡硕塘村。

1911—1912年 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913—1914年 在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

1914—1916年 任广东省高州县中学、高州农校教师。

1916—1919年 在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学校学习。

1919—1921年 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

1921—1924年 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24—1925年 任广东大学农科学院教授。

1926—1940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稻作试验场主任。

1940—1942年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

1941—1945年 兼农林部西南作物品种繁育场场长。

1945—1950年 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

1950—1964年 任广东华南农学院院长

1957—1964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兼水稻生态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64年10月14日 病逝于北京。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扩展资料: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

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

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人民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