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南稻北粟。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

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适合水稻生长),而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相对南方地区比较干旱),后续栗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取代。

我国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区。

我国玉米产区分为6个,分别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内陆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中国的农业起源

中国的农业起源可分为两条源流:一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以沿黄河流域分布、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

考古发现揭示,在中国可能存在着第三条独立的农业起源源流,即分布在珠江流域地区、以种植芋头等块茎类作物为特点的热带原始农业起源。?

农业起源是一个漫长的社会经济演变过程。考古资料显示,中国古代农业起源的过程经历了数千年之久,起始自10000年前出现的人类耕作行为,完成于距今5000年前的农业社会建立。其间,采集狩猎在人类生活中的比重日渐衰落,农业生产的比重日渐增大,最终农业生产取代采集狩猎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的主体,标志着社会发展进入农业社会阶段。?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

大致形成于母系氏族时期

母系氏族黄河流域一般以半坡为代表,长江流域以河姆渡为代表

半坡一直在陕西西安郊区半坡村,年代在公元前4800-前4200年间,居住区有房屋,同性多人合葬,半坡人种粟,饲养家禽捕鱼,经营刀耕火种的农业,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彩陶

河姆渡遗址在浙江余姚,年代约公元前5000年左右,出土的石、骨、木陶的器具,有稻作遗存,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稻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和粟的国家。南方的稻和北方的粟,说明当是中国南北农业各具特色

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其中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后续栗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取代。中国本土农作物有水稻、黍、小米、大豆、荞麦、栗、白菜、荔枝、枣、龙眼等,外来作物有葡萄、苜蓿、黄瓜、大蒜、胡萝卜、核桃、芝麻、棉花、茄子、玉米、番薯、马铃薯、菠菜等。

中国农业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中国的农业起源可分为两条源流:一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以种植水稻为代表的稻作农业起源;二是以沿黄河流域分布、以种植粟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

考古发现揭示,在中国可能存在着第三条独立的农业起源源流,即分布在珠江流域地区、以种植芋头等块茎类作物为特点的热带原始农业起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