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中国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多少?

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中国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多少?

“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28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举行的“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上,“海水稻”实地测产结果一经宣布,现场人群沸腾了——这个亩产意味着我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测算,我国盐碱地总数约15亿亩,其中有约3亿亩具有改造潜力。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传统水稻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无法正常生长结实。目前,这里的“海水稻”已能在6‰盐度的咸水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结实,未来随着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期待新的海水稻材料能用更咸更碱的水进行灌溉。

袁隆平团队创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海水稻的种植成功为何让人兴奋?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栋说,这次培育的“海水稻”实现了多个技术突破,最重大的技术突破在于可以用含盐6‰的咸水直接灌溉并且产量大幅提高,620.95公斤的亩产量,已超过了目前已知含盐6‰咸水中生长的“海水稻”最高产量。

网络配图

“其实,‘海水稻’本身并非新事物,高产高耐盐的‘海水稻’才是‘稀罕物’。”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技术处处长王克响说,通常水稻品种的耐盐度在3‰以下,在国内外的“半咸水”地区也已发现了多种耐盐度为3‰至12‰野生水稻资源,但普遍存在产量低、米质差、株叶形态不佳等缺点,多年来相关技术难题一直难以攻克,造成现有“海水稻”品种无法直接推广。

网络配图

袁隆平说,现有“海水稻”品种多为半野生状态,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农民种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但如果亩产能提高到300公斤以上,农民种“海水稻”就划得来,种植积极性就会提高。

这次“海水稻”低产技术难关取得突破,离不开科学的技术路线。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以杂交路线为特色开展“海水稻”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育种工程师张树寅认为,把野生稻的耐盐碱基因鉴定出来,通过现代育种技术,与现有优质品种相结合,进行品种培育,特别是利用杂交水稻技术,培育出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株型优、能够产业化推广的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这样真正意义上的“海水稻”就研发成功了。

海水稻也被叫做耐盐碱水稻,它的种植成功,不仅有助于我国盐碱地改造改良,也增加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是实打实的对国家和人民有益。尤其是海水稻创盐碱地新纪录的消息,更是振奋人心。

一.袁隆平团队致力于研发优良新品种海水稻,2020年创下盐碱地水稻产量新纪录。

我们伟大的袁隆平院士,在2012年八十多岁高龄时,没有选择退休安享晚年,而是继续为我国水稻事业奋斗,将研究方向转向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研发上。袁隆平老师带领的团队,通过几年时间和近千次的实验,利用现代化科学育种技术,培育出品种更为优良的海水稻,并在全国建立多个试验种植基地。

在山东青岛种植的首批试种海水稻收获时,产量突破600公斤。2020年10月14日,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团队,与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试验和种植的?超优千号?海水稻,经实地测产,平均亩产量可达802.9公斤,刷新盐碱地水稻产量记录。

二.海水稻对于盐碱地开发、粮食增收、良田增多等有利,可以养活更多人。

海水稻的培育和种植成功,不论对于国家还是人民,都意义众多。其一是海水稻扩大了水稻种植的生理条件限制,提高了水稻在多种环境下存活的概率。其二是对我国盐碱地开发和改造带来福音,据统计我国约有一亿多亩盐碱地可以改造。

若是所有盐碱地都能物尽其用,种上水稻等农作物,荒滩变良田的美梦将成真,用这些土地生产出的粮食,也将多养活更多的人民,也更有利保障我国的粮食供给安全。例如每亩盐碱地产出300公斤粮食,按照一亿多亩的面积来计算,那么将多养活近八千万的人口。

其三是种植这些水稻的农民会真正获益,首先由于海水稻的特殊生理特性,在灌溉时可以节约淡水资源。其次因水稻产量增多而带来的经济收入,也会实实在在的部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即使增加的几千块年收入,在有些人看来并不多,但对于那些从事务农工作,并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来说,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