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鲈鱼一般亩产多少斤
养鲈鱼的亩产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养殖水域的质量、养殖技术、饲料品质以及管理水平等。一般而言,在良好的养殖条件下,鲈鱼的亩产量可以达到较高水平。根据养殖专业人士的经验,鲈鱼的亩产量通常在100-200斤之间。然而,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数字,实际亩产量还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鲈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1、放苗前准备工作;杀灭敌害生物、多用有益微生物稳定pH值、做好饵料生物培育、科学驯食、病害预防。鱼苗下塘前7-10天要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清塘后施用有机肥,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苗提供饵料生物。鱼苗下塘前一天,要放养数十尾鳙鱼或者用数十尾加州鲈苗进行试水,检验池塘无毒性后,才放养鱼苗。
2、池塘条件;鱼塘一般都为比较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最适养殖面积在5-30亩之间,水深2.5米左右,要求水源清洁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最好为纯淡水。每个池塘最好配备增氧机1KW/亩(水车、轮式增氧机、涌浪机等搭配使用),同时放苗前水温要达到与苗种温度相近,防止应激过大。
3、选苗种;选择健康优质的种苗,可以提高育苗成活率和鱼苗活力,从而为后期的成鱼养殖提供可靠的保障。鉴定苗种质量的小技巧:逆水游泳能力,内脏健康状况,抢食的凶猛和集群程度。
4、放养模式;加州鲈养殖一般为精养模式,并套养一定量的花白鲢来调节水质。不同的养殖户套养的比例有所不同,并投喂加州鲈鱼专用高端膨化料。
5、饲料选择;加州鲈饲料关注点:高温期稳定加料,肝脏红润,病害少;出鱼更早,出鱼比例更高;养殖周期短,清塘料比低,养殖成本低。如何选择一款好饲料?大品牌市场占有率高(多人使用,口碑良好);定期打样,了解长速和肝脏健康状况;高温期吃料情况;配套服务人员的技能好。
6、投喂操作
(1)加州鲈鱼食欲旺盛,幼鱼日摄食量可达自身体重50%,必须定时、 定量投喂,保证供给足够的饵料,让个体较小的也能吃饱。经多种方式对比和总结经验,采用仔鱼培育成稚鱼,稚鱼分疏育成幼鱼,这样分阶段的培育方式效果较好。
(2)投喂方式:“慢—快—慢”,即刚开始鱼摄食快时投喂也快,到后面摄食减慢时投喂减慢,以不浪费无剩料为原则。加州鲈摄食习性特别,投料机难以控制投喂节奏,容易造成浪费,目前投料机应用不多。投喂时采用均匀抛撒的方式,抛洒范围尽可能大一些。小苗投喂前可开启水泵冲水吸引鱼群。
(3)100口之前根据鱼苗大小投喂3-8次不等,100口以后改为早晚各投喂一次,冬天水温较低时(20度以下)改为傍晚投喂一次。4餐的投喂参考时间:6:00、10:00、14:00、18:00;3餐的投喂参考时间:7:00、12:00、18:00;2餐的投喂参考时间:7:00-8:00、17:00-18:00;1餐投喂参考时间:16:30-17:30。
7、日常管理(1)每日都要巡视养鱼池,观察鱼群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避免池水过于混浊或肥沃,透明度以30厘米为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2)严格防止农药、公害物质等流入池中,以免池鱼死亡。尤其是幼鱼对农药极为敏感,极少剂量即以造成全池鱼苗死亡,必须十分注意。
(3)投饲量要适当,切忌过多或不足。
(4)及时分级分疏,约2个月一次,把同一规格的鱼同池放养, 避免大鱼吃小鱼。分养工作应在天气良好的早晨进行,切忌天气炎热或寒冷时分养。
打造鱼池:建造面积8-12亩、水深2米的鱼池。 鱼苗密度:选苗大小均匀即可,一亩放养1000-1500尾鱼苗。 水质调节:随着鱼苗长大添加新水。 病害防治:饲料不新鲜导致眼球白烛症,可以向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
鲈鱼的养殖方法
1、打造鱼池
鱼池选择8-12亩的大小,水深2米为最佳,池塘设立进出水口,放苗前将池水放干,避免二次污染,清除淤泥然后在太阳下暴晒,半个月后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对鱼池进行消毒。
2、鱼苗密度
每年的12月上旬到来年的3月是放苗的时间,选苗不用贪大,均匀即可,通常一亩放养1000-1500尾鱼苗为适宜,选择晴天中午放苗,鲈鱼生长初期饲喂水蛛,等生长到5-6厘米再改用膨化饲料。
3、水质调节
鲈鱼是底栖性鱼类,喜欢在干净、透明度在30-40厘米的水质中生活,前期鱼苗较小,换水周期不宜过短,随着鱼苗长大,鱼池中生物增多,需要经常添加新水,往水池中增氧。
4、病害防治
鲈鱼在春夏季有可能会患上眼球白烛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眼球出现白点,随着时间增长白点会逐渐扩散,最后覆盖眼球,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眼球脱落,眼球白烛症主要是日常喂食的饲料不新鲜或缺乏维生素导致,平时用料保证多元化,添加维生素B,保持水质干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15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