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

一、干燥养护

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

干燥是保存中药的最基本条件,因为没有水分,许多化学变化就不会发生,微生物也不易繁殖。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干法、阴干法、烘干法、木炭干燥法、生石灰干燥法、通风干燥法、密封吸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远红外干燥法、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法等方法。如枣仁、知母宜阴干;大黄、山药可以烘干;人参、鹿茸采用石灰干燥法;款冬花、红花运输时常采用木炭干燥法。

二、冷藏养护

采用低温(0℃~10℃)贮存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异现象发生。低温冷藏不仅可以防止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成分变化或散失,还可以防止菌类孢子和虫卵的繁殖。如人参、哈蟆油等常用此法。

三、密封养护

密封或密闭贮藏可以避免外界空气、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害虫等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可在密闭容器中添加石灰、沙子、糠壳、木炭等吸湿剂或贮藏于地下室。如刺猬皮、蜣螂虫等动物类药材可以采用生石灰埋藏贮存,熟地黄、龙眼肉等可用薄膜材料密封于密闭容器贮藏等。

四、化学药剂养护

本法主要适用于储存大量药材的仓库。但由于化学杀虫剂往往对人体也有不良影响,因此适用于中药的防霉杀虫剂很少,以选择毒性小的为宜,常选用不易残留的化学熏蒸法来灭菌杀虫。常用磷化铝或硫黄熏蒸。需注意熏蒸后通风排毒。

五、对抗同贮养护

本法为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和特殊物质同贮具有相互制约,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现象的传统贮藏养护方法。如泽泻、山药等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番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花椒与地龙、蕲蛇、金钱白花蛇及全蝎同贮防虫蛀,冰片与灯心草同贮防霉变等。

此外,乙醇或高浓度白酒是良好的杀菌剂,某些药物与乙醇或白酒密封贮存,也是较好的养护方法。

六、气调养护

气调即空气组成的调整,简称“CA”贮藏。气调养护,系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调节或控制密封容器内的气体组成成分,降低氧的浓度以防中药变质的方法。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科学而经济的贮藏方法。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60 Co-γ射线辐射技术、气幕防潮技术、气体灭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埃-京氏杀虫技术、高频介质电热杀虫技术等。应根据中药的品种、特性、季节气温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特殊中药应重点保护,做到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藏医的神奇之处源于它的地域、人文环境、药材、炮制方法、制作工艺及藏民的信仰。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800米,那里是高寒、缺氧、阳光直射,那里是一遍净土,也是生命禁区,在那里生存需要有极强的生命力,一草一木都极具珍贵的药用价值,其果胶、多糖、抗氧化成分远远高于平原植物,有好料才能制好药。

藏药材的炮制方法更是独具特色,藏药不仅动植物可入药,而且许多矿物质及金属也可以入药,如汞、金、银等,水银入药技术叫“佐太”技术,是将液体水银加100种藏医材及矿物质,经过160道工序100天时间,制成黑色粉末,将这黑色粉末放入配方药中,可提高药效4--6倍,而经过药理试验,很难想象这些黑色粉末确无毒性。藏药的炮制工艺可去除原料的毒性,所以藏医成药可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效果,只是使用量不同。

藏民的信仰特别虔诚,遵守做事原则,依据天文例算适时采摘药材,当年的药材当年用完,不会跨年使用,以保证药材的新鲜及有效性,在科技生产发达的今天,有些藏药仍然保持传统方法制作,如滋身丸(俗称藏丹)是历代喇嘛、活佛及达官贵人的养生圣品,生产过程,全部手工(传统技艺),生产一线人员一律男性(全阳之身)吃住在厂(不能回家),取高山寒冰之水(摄氏0度)在冰水中搓丸,全过程有大德高僧送经加持,一年仅做一次。

地域及生存环境的原因,使那里的藏民的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风湿骨病等是高发病,也因此藏药治疗这些疾病有特殊效果,同时藏药治疗疾病的观念也是整体观,全方位的关注人体的五脏六腑,每种疾病都有相对应的特色产品,如心脏卫士--三十五味沉香丸、肺脏卫士--二十五味竺黄散、肝脏卫士--甘露月晶丸、脾脏卫士--十一味草果丸、肾脏卫士--日轮丸等。

藏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持有身心灵健康的整体观,在未来的疾病治疗及养生保健领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5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