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施尿素几天起做用?

水稻种植,在生产上应用肥料,以氮、磷、钾三大元素主。在实际生产中,稻农朋友们在肥料选择和使用方法上也都各自不同种类及用肥习惯。

水稻施尿素几天起做用?

在实际生产中,水稻氮肥的的使用量相对较多,且种类多,如,尿素,硫酸铵,尿胺,氯化铵等氮素肥料,其中的尿素,硫酸铵使用较多。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呢,却存在一定的显性和隐性问题。下面就实际产中尿素和硫酸铵在使用时所突显问题的一些利弊关系,与稻农朋友们分享。

那么水稻种植尿素好还是硫酸铵好呢?

尿素和硫酸铵均属于氮素肥料,在水田主要是用于水稻返青分蘖时段和生长调节时段施用。

总体来看尿素和硫酸铵在水各生长阶段施用后,都能满足其所需要的养分需求。所表现出的效果都很好。

那么施用尿素和硫酸铵各有哪些利弊呢?在实际生产中,尿素和硫酸铵在水田的施用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利弊关系。

尿素

尿素是氮素含量最高氮肥,净含量为46.6%,且是氮肥中持效期最长的氮肥。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水稻生产中。尿素是酰态氮肥,施用后需经过土壤中的尿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后才能被水稻植株吸收利用。一般情况下尿素施到田里需4~7天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所以这也就要求在水稻使尿素做返青分蘖肥时一定要提前施用。

尿素优点就是氮素含量高,肥料时效期长,且土壤无残留。水稻使用尿素有利于秧苗的返青和分蘖,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速率,持绿性好,肥效长,一般肥效在45天左右。一般中等肥力条件田块,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施用返青分蘖肥后,再根据全生育期氮肥施用总量,以及水稻各阶段长势进行补施氮肥调节,以此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需求。

尿素的弊端在哪里呢?

尿素弊端主表现

在低温度的环境下,尿素利用效率低,反应迟缓,一般日温度在10℃左右时,氮素需7~10天左右时间起效,被水稻秧苗吸收利用。

也就说在春季本田栽插后施用返青分蘖肥时段,气温相对较低、处于10℃时,尿素水解转换能够被植株吸收碳酸铵、速率低。时间长。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导致施用后的尿素发生阶段性低利用率,多次补施产生积累性肥害弊端。如,气温升高,氮素过剩,植株氮素水平过高,易引发生病虫害,使稻株疯长、贪青晚熟、倒伏等诸多不利负面因素。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是水稻上重要的种传病害,尤其是水稻恶苗病在机插稻和旱育移(抛)稻上发病较重,苗稻瘟、稻蓟马等病虫在沿海、沿江的部分地区苗期发生普遍,对水稻全苗壮苗及苗期生长构成较大威胁。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经济、有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的有效途径。

精选稻种

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抗病良种,精选无病健壮稻种,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天,并进行风选,通过去杂去劣,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近年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重发地区,要压缩高感品种的种植,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及防治压力。

正确开展药剂处理

1、选准药种

对恶苗病,可选用氰烯菌酯、咯菌腈、精甲咯菌腈、甲嘧甲霜灵、乙蒜素等药剂浸种或拌种,鉴于我省绝大部分地区恶苗病菌已对咪鲜胺产生高水平抗性,要停用咪鲜胺浸种;对干尖线虫病,可选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剂浸种;对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混发区,可选用杀螟乙蒜素、杀螟丹加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或拌种。

生产上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20%氰烯菌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浸种;或62.5克/升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毫升,加水1700毫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或12%甲嘧甲霜灵悬浮种衣剂250-500毫升,加水稀释至1-2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或31.9%吡虫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0-900毫升,加水稀释至2-3升,搅拌包衣稻种100千克;对灰飞虱、稻蓟马发生较重地区,可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区,示范应用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浸种或噻唑锌拌种;对稻瘟病重发地区及其感病品种,添加咪鲜胺等药剂浸种。

2、提高种子处理质量

要用准种子处理的药剂浓度,不可盲目加大或降低浓度,保证防治效果;药剂浸种时间要保证在48-60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要注意浸匀浸透,浸种时药液要淹没稻种;袋装化浸种时稻种装满2/3袋,确保翻袋时种子吸足水后均匀受药,并时常翻动种子,提高浸种效果。

机插稻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防效。包衣时要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晾干后催芽播种或晾干后直接播种;要大力示范推广专用器械拌种(包衣),提高种子处理质量。

3、调节浸种期间温度

塑盘集中育秧要适当降低育秧期间温度,创造不利于恶苗病菌侵染的温度条件;旱育秧田催芽时禁用稻草垫底或覆盖,以防稻草带菌再侵染;避免高温催芽和催长芽。残留药液不能倒在桑园、鱼塘以及蚕室旁,以免鱼类、鸟类和家蚕中毒,药液浸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

免责声明:本文取自宝昌农业,若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小编删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6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