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临水而居的白族人善于烹制什么?并招待贵宾?

白族很善于脆制火腿、香肠、弓鱼、猪肝炸、油鸡嫩、螺蛔酱等品种众多的食品。妇女们多会制作蜜饯、雕梅、苍山雪婉甜拇的手艺。白族人民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每逢客至首先邀请上座,即奉献烤茶、果品,再用八大碗、三酪水等精致丰盛的莱君款待客人。  白族人民的基本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其烹调技法受汉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响较深。著名菜点很多,如:炒锅鱼、洗沙乳扇、大理饵?、喜洲破酥糖招、活水煮活鱼、柳条蒸肉等。烤茶是白族敬客食俗之一。茶水色浓味醉,别具一格。烤茶一般斟三道,俗称“三道茶”。有“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婉梅、雕梅是白族妇女的传统食品。风花雪月的白族佳肴“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素以“风、花、雪、月”四景著称。苍山洱海,南诏古迹,佛教名山,丝绸古道……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游览胜地。作为历史悠久的“文献名邦”,大理还奉献了风花雪月般的白族美食种种,甚有几绝独树一帜。首推“大理砂锅鱼”,选用祥云出产的好砂锅,洱海中捕来的弓鱼、黄壳鱼、或鲤鱼加丰富多采的配料炖制而成。上席时以菜叶铺垫的大盘衬垫,锅中沸滚,飘红映绿,色彩绚丽,清香扑鼻。趁热食用,鱼肉滋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二推“弥渡卷蹄”。弥渡卷蹄像弥渡山歌一样闻名三迤,成为白族人民的传统美食,素以色鲜味美、食法多样、易于贮存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它以新鲜猪腿为主料,胡椒粉、草果粉、八角粉、茴香粉、红米、白酒、食盐等为配料,先腌后煮,精制而成,可用绵纸严密包裹好,悬挂起来,随吃随取,一次吃不完,可将其余部分重新包好悬挂,十月余色味不变。弥渡卷蹄食法多样,或蒸吃、或煮吃、或煮后凉吃,或单食,或配菜烹制,皆醇香可口,佐餐下酒均直。更令人悦目的是那胭脂红的色彩,比之金钱时花,别有一番南疆浓情的意蕴,令人想到朵朵金花俏丽的小脸蛋,不禁赞叹大理山美、水美、人美、情更美了。三推“木瓜鸡”。木瓜酸而可口,从仲春花落结实开始,到中秋瓜熟蒂落,木瓜都可以蘸糖、盐、酱生吃。最大量的是制成甘草盐木瓜或蜜汁木瓜,生津止咳,开胃健脾,极受老、中、青欢迎。木瓜也用来泡酒,具有舒筋、祛湿、除筋脉拘挛的药用功效。因此,大理州云龙县一带,用其盛产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烧鸡来防病治病补身,也用来招待远方来客,为客人消疲解乏,强筋健胃。木瓜鸡所用之鸡,必以1500克左右的仔鸡为主料,宰杀腿毛清洗干净后,斩为小块,放入烧热的香油锅里翻炒后,加盐放水煮至七成熟时,加入削皮切丝的木瓜继续烧至鸡肉酥嫩,再加入胡椒粉、草果粉即成。木瓜鸡,汤、肉酸香,味清纯,毫无油腻之感,食后令你胃口大开,通体舒坦。四推“邓川乳扇”。邓川水草丰茂,白族、汉族,家家户户几乎都养奶牛,故有“乳牛之乡”的称誉。以牛乳制成的“邓川奶粉”,是云南省最优质的奶粉,而身着白族衣服的大嫂卖的邓川乳扇,是家喻户晓的名特食品。它携带方便,造型特殊,食用也方便,烤、炸、凉吃均可,甜、咸都适宜。乳香沁脾,酥脆泡松,是下酒好菜,也是名特小吃。 五推“喜洲粑粑”。它是洱海边历史名城喜洲的一种小吃。用麦面做成。无论甜、咸,制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将锅内油炕着的粑粑慢慢烤黄,烤香直至烤酥。因此,喜洲粑粑的香酥而又软和受人喜爱,且层次分明,宛若苍山十九峰十八洞,美色可餐。六推“鹤庆猪肝炸”。这是一道佐餐的荤腌咸菜。用猪肝。猪肚、猪肠子等内脏切碎加粗磨的辣椒面、花椒、八角、草果、浓盐等佐料潮腌而成,汁液成辣,鲜味香浓,摄一小碟蒸熟,一层红油飘然而出,一阵肉香扑鼻而来,引得人口水滴,用筷子挑一点尝尝,咸、辣、香,好一碟开胃的咸菜!烈日般的红色,真如白族人豪放、开朗的性格。敢吃鹤庆猪肝,才真爱白族“金花”、“阿鹏”、大爹、大妈。 好客的白族人招待贵宾有独特的礼节

临水而居的白族人善于烹制什么?并招待贵宾?

“三道茶”。头道茶。主人热情地迎客入门,边交谈边架火煨水,待

水开,把专作烤茶用的小砂罐放在火盆上烘热,然后放入一小撮茶叶

,并执罐不停地抖动,待茶叶颜色微黄,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时,才冲

入开水,只听“哧嚓”一声,罐内茶叶翻腾,涌起一些泡沫溢出罐外

,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等泡沫落下

,又冲入沸水,茶便煨好。这就是第一道茶,人们也叫它“雷响茶”

。这头道茶,色如琥珀,晶莹透亮,主人往盅里斟上两三滴,兑入少

许开水,便双手举杯齐眉递给客人;白族人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的尊客例规,所以那盅内的茶水只够品一两口。头道茶水不多,可

是那味道苦中带香醇,别有一番韵味。

二道茶。品完头道茶,主人便往砂罐内重新注满开水,接着拿出

一个小碗,碗里盛有切成薄片的核桃仁和红糖,沏入热茶时,那碗里

茶水翻腾,薄仁片抖动似蝉翼。品尝之时,茶香扑鼻,味道甘甜。这

就是第二道茶,又叫“甜茶”或“糖茶”。

三道茶。先舀半匙蜂蜜,再加上三两粒红色花椒放入盅内,沏上

茶水后,客人边晃动茶盅边饮,其味甜而微辣又略苦。接着主人把用

牛奶加工的乳制品乳扇取一张,放在火上烤烤,待乳扇发泡呈**后

,揉碎放进茶碗里同时加入一些红糖冲入热茶水,稍用筷子搅拌后再

敬客。这样既可以饮到香茶,又能品到白族特产乳扇,故而有的地方

把第三道茶叫“扇茶”。

据说,“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原来是白族人家接

待女婿的一种礼节,后来演变成了白族人招待贵宾的独特礼俗。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问题一:玉溪有什么特产? 云南玉溪市地方特产

烤烟品质优良,被誉为“云烟之乡”。冬、早蔬菜蒜台、洋葱、花菜、蕃茄等运销全国。产抗浪鱼、大头鱼、金线鱼、荷元鲤鱼等珍稀鱼种。土特产有油卤腐、冬瓜蜜饯、芝麻片。

玉溪水晶冬瓜蜜饯:为一种带汁蜜饯,外观晶莹透明,故名。若淋弃糖液,裹干白砂糖,则称冬瓜蜜饯。成品色泽洁白晶莹,通明透亮,入口脆嫩,咀嚼无渣,满口蜜汁,清凉爽口,甘甜芳香。若以红糖制作,则色呈琥珀,红润透明。已有2...

问题二:玉溪特产有哪些 玉溪特产很多的啊,红塔区的有:香烟(红塔山、红梅、玉溪、恭贺新禧等)、冬瓜蜜饯、芝麻片、新鲜草莓、新鲜提子、猫多哩、燕窝酥等。

问题三:玉溪特产有哪些? 玉溪特产很多的啊,塔区的有:香烟(红塔山、红梅、玉溪、恭贺新禧等)、冬瓜蜜饯、芝麻片、新鲜草莓、新鲜提子、猫多哩、燕窝酥等。

问题四:玉溪有什么特色小吃 如果你在昆明街道上漫步,经常可以经看到:“真正玉溪风味”、“最佳玉溪风味”的小吃招牌。玉溪烹调技艺誉满全滇,玉溪烹调技师遍及三迤。

玉溪市因水得名,玉溪河即《水经注》所记之桥水,明代文献中已称玉溪,取其清流如玉之意。而玉溪风味与水有关,其著名食品如炒鳝鱼、炖鳅鱼、烧鸭均以水产品为原料,而向负盛名的玉溪米线则与玉溪水稻品种有关。明、清以来,玉溪即有滇中谷仓之美称,这些,都是玉溪风味的物质基础。

玉溪风味小吃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昆明风行,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尤其是吸收川味、苏味之长,麻辣鲜香兼备。最能代表玉溪风味的小吃品种,注重汤味,佐料齐全的是玉溪米线。玉溪米线名目繁多,花色多样,有闷肉米线、鳝鱼凉(热)米线,还有 肉米线、 鸡米线。根据季节变化,还有什锦凉米线,以凉菜为主,脆香爽口,佐料多样,炎夏时节,为冷饮佳品。民间碗豆粉盖面酸汤凉米线,价廉物美,老幼爱吃。

玉溪小锅米线独具特色,汤味求鲜,多用筒子骨和鸡熬成清汤,选用韭菜、碗豆尖等鲜嫩绿叶菜,配以玉溪酱油,采用新鲜剁肉,加适量水腌菜,一锅一碗。另外小锅卤饵块,油重而不腻,香而不脆,熟而不粘。近来在小锅煮品的基础上发展了炒饵、炒卷粉、炒米线。加火腿、腌肉或香肠提味,配以韭菜头,成品绿黄分明,鲜香爽口,滑而不腻。

小吃不妨一尝,席面更为可观。玉溪烹饪,炖、炒、爆、蒸、烩、溜、卤、烧均有拿手好菜。

炖鳝鱼向称玉溪名菜,是玉溪烹调技师们的拿手技艺。汤汁红亮,加入油炸泡肉皮入味,得薄荷清香,再垫以韭菜,得其鲜甜,鳝鱼滋嫩味浓,油而不腻。炒鳝鱼品种较多,有红油卷筒鳝鱼、炒鳝鱼丝等,辣麻鲜美,入口爽脆。

炖鳅鱼却又是一番风味,粑而不烂,夹鱼头入口,身尾留口中而拖出骨头,鲜美无比。

爆双脆以猪肚头和鸡、鸭肫为主要原料,旺火旺油,急速成菜,脆、嫩、纯、香具备。

蒸鸡集 、香、鲜于一体,老少适宜。垫以蚕豆、红薯、洋芋,更是增色不少。

溜里脊、醋溜卷筒鳝鱼,清淡可口,滋嫩无渣。

卤菜在玉溪较为流行,从鸡、鸭、火腿到豆腐,都可卤出各种名菜,卤味纯香,配料多样,注重火候,吃味爽口,佐酒下饮均不宜缺。

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教授,对“玉溪风味”的形成和特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民国初年建成的玉溪街,是昆明当时唯一的一条饮食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正义路、晓东街、南屏街。窄窄的街面两边摆满了饮食摊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趋之若骛。人们以到此一饱玉溪风味的口福而为快事。这一盛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说明玉溪风味在云南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玉溪风味”的内涵是包括一系列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名特小吃等烹饪食品,它的创立和形成,不知包含了多少前辈的艰辛和智慧。其菜肴的最大特点,在于刀工精细,注重火候,主配料讲究鲜、活、滋、嫩,调味则以鲜为主,重辣轻麻,酸甜适中,不管炒、烧、煮、卤、烩、焖、炖等,其色、香、味、形均属上乘。其在玉溪,又因地方的物产不同,形成各自的特色。各种小吃之所以堪称一绝,则在于制作的独特及原料的新奇、精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了专门的饮食服务管理机构,对历代烹调大师的智慧结晶--玉溪风味的烹调技艺、曾先后采取以师带徒或办培训班等办法,培养出许多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中青年烹调师,使玉溪风味得到了继承

问题五:玉溪市有哪些著名特产? 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名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 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

哀牢春三珍 主产于新平县哀牢山主峰地带。甜菜,又名珍珠莱,味鲜美,性清凉;茨头菜,属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

华宁干米线 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色泽洁白,清亮透明,丝质细腻,筋骨好,柔软可口。贮存时间长,可煮食、凉拌或炒吃。

通海民族银饰品 通海制作金银首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有银制纽扣、斗笠带饰、围腰装饰、大方手镯、三丝、包头链、耳环、戒指、项链、腰带等20O多个花色品种。

华宁“惠田”、“象鼻山”天然优质珍贵矿泉水。华龙洞河谷是典型的深山密谷,其中象鼻山有玉池泉,水质优良,含有21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成份,属中国偏硅酸矿泉水之佼佼者,被中国地矿部认定为优质珍贵矿泉水,可与世界知名矿泉水相媲美。福泉饮料公司投资5000万开发,生产“惠田”、“象鼻山”品牌优质矿泉水。其产品感官指标、 *** 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1995 标准,且天然偏碱,含有钙、溴、碘、偏硅酸、锶、镁、钾、重碳酸根等多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微量元素组份。长期饮用该矿泉水将对人体的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具有较好保健作用。

通海布伞 通海布伞厂生产的“秀湖牌”尼龙折叠伞,结构精致、色彩绚丽、携带方便。儿童伞小巧玲进。布伞共有13个规格,67个品种。

锭子眼药 通海县城“老拨云堂”药店于清雍正六年创制的“锭子眼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风痒流泪等眼疾疗效显著。同时兼治无名肿痛、内外痔漏、风火牙痛。

元江槟榔 康熙间元江知府章履成,有《元江杂记》五首:述元江风土人情,其中云:十树槟榔中户产 两栽粳稻上农田。 其自注说:每树槟榔成熟,可得一金。稻谷一年两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种槟榔已是当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树槟榔即等于中户产业。槟榔在元江,向来是文人骚客的重要题材,留下不少《槟榔词》,《槟榔赋》。 元江坝子气候炎热,终年无霜,为槟榔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清初《元江府志》有种植槟榔的简略记载,当时就驰誉滇南。槟榔鲜品青果,剖开后用藤条穿串。干果称“壳槟”,将壳剥去晒干存储名“槟仁”。槟榔药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间极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称“槟郎”的记述。成串的“槟榔吊”是家里逢年过节和办喜事的陈设品。“看(馈赠)槟榔”是青年男女相爱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槟榔的习惯,将槟榔入口细嚼,其色渐呈殷红,染唇如蔻丹,红潮阵阵涌上面颊,像喝醉了酒。

元江芦荟 芦荟的价值近年为人们大加重视。《辞海》说“芦荟主产于热带非洲,我国云南元江有野生。” 芦荟就是神奇的元江野生仙丹“天火草”。 元江野生天火草是多年生常绿草本,属百合科。肉质肥美,皮如碧玉,心赛水晶、花似火红,成熟期短,一年半均可使用,周身是宝入药。主要分布在元江流域的干热河谷,有极强的耐旱及再生能力。 据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祖辈相传,天火草可用于刀伤、火伤、烫伤,有杀菌凝血、消炎止痒、增强免疫,对皮肤有极强的再造能力。美容、美发、沐浴护身、保湿养颜、除斑纹去粉刺、抗老化,去粗糙、防辐射、软化皮肤保持细嫩洁白,又可做为美味佳肴,可消食通气、排毒抗......>>

问题六:属于玉溪本地的云南特产有些什么? 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名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

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

哀牢春三珍

主产于新平县哀牢山主峰地带。甜菜,又名珍珠莱,味鲜美,性清凉;茨头菜,属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

华宁干米线

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色泽洁白,清亮透明,丝质细腻,筋骨好,柔软可口。贮存时间长,可煮食、凉拌或炒吃。

通海民族银饰品

通海制作金银首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有银制钮扣、斗笠带饰、围腰装饰、大方手镯、三丝、包头链、耳环、戒指、项链、腰带等20O多个花色品种。

通海布伞

通海布伞厂生产的“秀湖牌”尼龙折叠伞,结构精致、色彩绚丽、携带方便。儿童伞小巧玲进。布伞共有13个规格,67个品种。

锭子眼药

通海县城“老拨云堂”药店于清雍正六年创制的“锭子眼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风痒流泪等眼疾疗效显著。同时兼治无名肿痛、内外痔漏、风火牙痛。

元江槟榔

康熙间元江知府章履成,有《元江杂记》五首:述元江风土人情,其中云:十树槟榔中户产 两栽粳稻上农田。

其自注说:每树槟榔成熟,可得一金。稻谷一年两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种槟榔已是当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树槟榔即等于中户产业。槟榔在元江,向来是文人骚客的重要题材,留下不少《槟榔词》,《槟榔赋》。

元江坝子气候炎热,终年无霜,为槟榔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清初《元江府志》有种植槟榔的简略记载,当时就驰誉滇南。槟榔鲜品青果,剖开后用藤条穿串。干果称“壳槟”,将壳剥去晒干存储名“槟仁”。槟榔药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间极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称“槟郎”的记述。成串的“槟榔吊”是家里逢年过节和办喜事的陈设品。“看(馈赠)槟榔”是青年男女相爱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槟榔的习惯,将槟榔入口细嚼,其色渐呈殷红,染唇如蔻丹,红潮阵阵涌上面颊,像喝醉了酒。

元江芦荟

芦荟的价值近年为人们大加重视。《辞海》说“芦荟主产于热带非洲,我国云南元江有野生。” 芦荟就是神奇的元江野生仙丹“天火草”。

元江野生天火草是多年生常绿草本,属百合科。肉质肥美,皮如碧玉,心赛水晶、花似火红,成熟期短,一年半均可使用,周身是宝入药。主要分布在元江流域的干热河谷,有极强的耐旱及再生能力。

据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祖辈相传,天火草可用于刀伤、火伤、烫伤,有杀菌凝血、消炎止痒、增强免疫,对皮肤有极强的再造能力。美容、美发、沐浴护身、保湿养颜、除斑纹去粉刺、抗老化,去粗糙、防辐射、软化皮肤保持细嫩洁白,又可做为美味佳肴,可消食通气、排毒抗癌,防治糖尿病,通经活气,改善循环及健康状态,使人达到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又具有观赏价值,形美花艳,装饰庭院、厅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在元江地区野生天火草被视为珍宝,天赐仙丹妙药,被人们美誉为“火炼丹”、“火不伤”、“打不死”等。

元江野生天火草也就是现代人所称的“芦荟”,迈年元江大面积栽种,形成一个新兴的优势产品。

青松烧鸭

烧鸭在玉溪菜谱中向居首位,驰名全省,清代著名诗人杨竹溪有《棋阳竹枝词》赞玉溪烧鸭。其诗云:鸭卵能教谷抱成,百千万亿广资生。红泥炉内包燔熟,大嚼何辞饮巨觥。&q......>>

问题七:玉溪特色小吃有哪些 通海豆末糖、青松烧鸭、冬瓜蜜饯、九溪糍粑、烧饵块、鳝鱼米线、太极鳝鱼等等

问题八:云南特产有哪些 云南土特产东巴腊染、青刺果油、乌木春茶、东巴挂毯、三川火腿、云南白药、永胜瓷器、斑铜工艺品程海螺旋藻,云烟有昆明、玉溪、曲靖烟厂产茶花、红塔山、阿诗玛、大重九、恭贺新喜等名烟。云茶主要品种有滇红、滇绿、思茅、西双版纳勐海普洱茶、大理陀茶、苍山雪绿等。云药有云南白药、田七、天麻、德钦冬虫夏草、文山三七、八宝米、水烟筒、活血圣药、螺旋藻SPIRIN、血竭、小粒咖啡、昭通天麻、松茸、藏虫草、丽江人参、雪莲花等。其它主要有:西双版纳香蕉、芒果、昆明呈贡宝珠梨、昆明干鸡棕蕈、勐海天然樟脑、大理石英钟雕工艺品、剑川木雕、个旧昆明锡制工艺品、东川、昆明班铜工艺品、缅甸玉器、通海银饰品、昆明民族用品、昭通、版纳地毯、西双版纳傣族、哈尼族织锦刺乡品、丽江纳西族披星戴月衣、路南民族绣衣绣品及小盆景、通海花桩园艺饰品、建水紫砂陶器、西双版纳孔雀屏等。

挑选云南特产指南 云南的好东西太多而让人无法一一收罗,所以到云南旅游的时候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心满意的带回家的啦!到云南旅游除了看风景,主要就要饱口享福――火腿、米线、野生菌、雕梅,好吃的食品还有好的包装,带走很方便!

大理石:奇特的大理石本身就是天然艺术品,一个墨盒、一个烟灰缸、一个牙签筒,放在案头,总比呆板的玻璃有灵气。

玉器:玉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玉是无价的,如果你不懂玉,拿不准品级,各地都有相关机构帮你鉴定。

民族服饰:云南2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是艺术品,何况每件精美服饰的背后都会有美丽的故事。

饰品:独特的小饰品既便宜又好携带,而且你买到的任何一件可能都是绝版!

香烟:对“烟民”而言,云南烟的诱惑不可抗拒。所以,带两条烟,一条孝敬老爸,一条拿到办公室每人来一包。

茶叶:健康而回味悠长的饮品,云南之旅绝对可以像品茗一样地回味。

药材:云南是植物王国,云南有好药材,带一些回去根本不需要理由。

鲜花、干花:领略了奇异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之后,还能把这份浪漫带回家―带一束鲜花吧。

其他 贝母、红豆杉、云南贡米、 过桥米线、永胜油茶、普米饭肠、弥渡卷蹄、纳西族、丽江粑粑、竹荪、洱海鱼三味、云南汽锅鸡、腾冲大救驾、民族饮食文之纳西族(丽江) 大理雕梅、炖梅、佤鼠食、白族三道茶、宣威火腿、彝族砣砣肉、石林 滇池、大理、虫草、三七、傣锦、鸡棕、丽江松茸、丽江人参、丽江麻、雪茶、 香椽、云子、山嵛菜、白芸豆、茨满梨、海棠果、羊肚菌、程海鱼、扎染布、苏理玛酒、丽江粑粑、鸡豆凉粉、糯米血肠、 包谷粑(云南) 豆(云南) 洱海鱼三味(云南) 苦荞粑粑(云南) 弥渡卷蹄(云南) 普米饭肠(云南) 酥油茶(云南) 佤族鼠食(云南) 宣威火腿(云南) 腌酸鱼(云南) 彝族坨坨肉(云南)永胜油茶(云南) 云南汽锅鸡 白族三道茶(云南)

云南特产很多很多:普洱茶、文山三七系列产品、香格里拉冬虫夏草、香格里拉牦牛肉,昭通天麻、斑铜工艺品、民族手工艺品、树化玉、翡翠制品、银器、蝴蝶蝶翅画、民族服饰、乳扇、酸角、酸角糕、甜角、傣味火烧干巴、豆末糖、“云南十八怪”小点心、山竹、花卉(机场可办理托运)、花茶、越南水果脆片、袋装干野生食用菌等。最好卖的要数普洱茶。

问题九:玉溪有什么好吃的 1.最先要提的当然是玉溪小吃中的经典:凉米线。 玉溪是个好地方,气候好,所以农作物很好。玉溪素有滇中粮仓的美誉。玉溪人常说,玉溪的米好,所以玉溪的米线好.

要吃最正宗的玉溪凉米线就要去街上。在步行街上,还有聂耳故居那里有很多家。比较有名的是土著人对面的洪记凉米线,还有聂耳故居旁边的藤记..都是一块钱一碗,加杂酱的1块5.既便宜又美味。还要一提的是师院下面有一家也很好吃,只是太远啦。曾经报道过,他们家的杂酱是用死猪肉做的。但是,这个报道过了一年以后,听说他们家在环山路上开了一家分店。由此可见,即使曾有阴影也挡不住大家对他家米线的喜爱.

2.冰稀饭.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突然流行吃冰稀饭了,用糯米煮成的稀饭,加入冰块、红糖稀、芝麻、红绿丝,搅拌后吃,糯米软而香甜,冰冰凉凉的.

人民路上有一家郭师傅冰稀饭是最老的。,传说他们家的冰稀饭是用百年老井的井水做的。这就是那口百年老井.聂耳故居那里的八宝冰稀饭也比较好吃。都不贵,大概是1-2块一碗。

3.木瓜水. 木瓜水的性状有点像果冻,但比果冻口感软滑。传统的容器是铝盆,凝结好的木瓜凉粉在太阳下盈盈晃动着凉爽的波光。制作木瓜水的,是一种叫木瓜的植物的果实。

在玉溪卖木瓜水的地方数不胜数。大多是5角钱一杯。但我要批评的是桥香园里的木瓜水。木瓜水的精华所在,就是它的玫瑰糖。但桥香园里用的是纯红糖.并且,它的木瓜水是一块一块的.木瓜水最令人着迷的就是它爽滑的口感,作成一块块的以后口感就没了。还要1块钱一碗,真是失败!

4小锅米线.煮小锅米线采用特制的小铜锅坐火上,放入鲜汤烧沸,放入韭菜段稍煮,再放入米线,随即把剁肉放入铜锅左边,用手勺将剁肉敲散,最后投入适量的水腌菜细丁和调味佐料,淋点红油。起锅从左边倒入碗内,让韭菜和剁肉覆盖在米线上即成。上桌后热气腾腾,色泽清爽红润,味酸辣、咸鲜。

玉溪卖小锅米线的地方太多了,几乎所有的小吃店都有。大都是1块5到2块一碗。

5鳝鱼米线 .鳝鱼米线的由来,民间流传一个故事:有一天,有户穷苦人家晚年得子,适逢过米线节,亲朋纷纷前来祝贺。可是,他家穷得半年没吃肉,哪来米线“帽子”,急得没法,老人就捉鳝鱼来做“帽子”待客。谁知,米线一端上桌,香味四溢,客人们尝了后赞不绝口,连问这种米线叫什么名字,主人随口答道:“鳝鱼米线”。从此鳝鱼米线便逐渐流传开了,而且越制越精,越来越好。

以前窑头市场里有一家的鳝鱼米线 最有名。但现在不知道搬到哪去了.不过好在玉溪卖鳝鱼米线的店太多啦,在哪家店吃都一样。

6泡菜.泡菜以泡白菜、泡萝卜、泡海带等为主,酸酸甜甜,真是让人想想就流口水。我最喜欢炮白菜。

泡菜最有名的是高地那里的两家泡菜店。都是5角到一块钱,非常划算

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9′~25°10′之间。东与弥渡县接壤,南与景东县毗邻,西南与云县以澜沧江为界,西至黑惠江与风庆县隔水相望,北与巍山县相连。县域东西横距59千米,南北纵距55千米,总面积1731.63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南涧镇,距省会昆明356千米,至州府下关103千米。

行政区划

全县设4镇4乡、80个村(居)委会、1181个自然村、1593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南涧镇,14个村(居)委会、179个自然村、249个村(居)小组;宝华镇,10个村委会、149个自然村、258个村民小组;公郎镇,14个村委会、180个自然村、226个村民小组;小湾东镇,7个村委会、132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拥翠乡,7个村委会、84个自然村、126个村民小组;乐秋乡,7个村委会、116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碧溪乡,8个村委会、119个自然村、140个村民小组;无量乡,13个村委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全县总人口21.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万人,非农业人口1.47万人。全县国土面积1731.63平方千米。

自然概貌

南涧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横断山系纵谷区,云岭余脉——无量山、哀牢山结合部。位于澜沧江中下游和元江上游支流的分水地带。地势由中南部向东北、西南逐步降低。最高点为北部的太极顶山,海拔3061米,最低点为澜沧江畔的小湾子一带,海拔994米。地形为高中山地区,除县城为10平方千米的盆地外,大部分为河谷、山峦和坡地构成的山区或半山区。境内有澜沧江和元江两大水系,9条干流,59条支流。澜沧江、把边江、礼社江由西而行,将县境分割成北部的南涧河谷地、东南部的石洞寺深谷、西南部的公郎河谷及中部与西部大片山岭地区四部分。地貌构成主要有侵蚀构造地貌;侵蚀堆积地貌;剥蚀地貌;断块山地貌;岩溶地貌等。

气候特点

南涧北靠东亚大陆、南近热带海洋,处于我国西部热带海陆季风区域,气候随海陆季风的进退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从而形成干湿季节分明,四季气候不明显,雨热同季的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在此基础上,因受地形和高大山脉走向影响,使光、热、水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产生再分配,因而还呈现山“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区域气候。年平均气温18.9℃,年极端最高气温34.9℃,年日照时数2196.4小时,年降雨量1015.9mm。

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1731.6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占99.3%,平坝占0.7%;耕地占7.72%(旱地占82.7%、水田占17.3%),林牧业用地占84.17%,水域占1.4%,难以利用的土地占6.71%。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占绝大多数,耕地资源有限,土壤类型较多,宜种植物较广,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面大,山高缺水,水土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土壤资源有棕壤、黄棕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水稻土、盐土8个土类,分为16个亚类、34个土属、66个土种、10个变种。年末耕地面积12290公顷。

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

2007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15190万元,同比增长15.0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重由43.5:11.0:45.5调整为41.72:12.43:45.85。实现财政总收入14011万元,同比增长20.5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916万元,同比增长21.0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908万元,同比增长29.18%;各项贷款余额184696万元,同比增长56.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06万元,同比增长16.81%。农村经济总收入78675万元,同比增长13.23%;农民人均纯收入1855元,同比增长10.0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19万元,同比增长31.37%。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2007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19万元,同比增长31.4%。交通建设方面:县乡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境内公路总里程达2469公里,所有行政村通公路,村组公路通路率达87%。马安、巍南、岔小公路建设工程全面完工,公民、沙乐、无量等一批县乡弹石路建设全面完工;建成了两个农村五级客运站和3个码头停靠点;新修村组公路830公里;投资2614万元的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12万件,累计建成小水窖6.22万个,新增和改善了5.96万亩灌溉面积,解决了7.95万人和6.6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水利化程度达46.4%。投资3277万元的南涧河县城段治理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母子垦水库扩建和发达水库除险加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分别完成投资5537万元和693万元;投资2136万元完成了大龙潭水库除险加固扩建工程、大龙潭水库县城供水工程和水处理厂建设;投资14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2平方公里;农村血防水利工程和宝华镇、公郎镇土地复垦整理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正抓紧实施。城镇化建设方面:完成县城总规修编、县城新区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投资1000万元完成县城第六期街道建设和县委、政府、人武部机关搬迁;投资668万元完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老城区改造和金龙路“三线入地”及绿化亮化工程;公开拍卖了民族商贸城项目建设用地,启动了投资1.2亿元的县城民族商贸城建设。投资215万元的公郎集镇建设正抓紧实施,小湾东镇、宝华镇和无量乡等乡集镇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全县城镇化率达21.28%,县城绿化面积3.78万平方米,绿化率达18.68%。生态建设方面:投资5523万元完成退耕还林5.8万亩、天保公益林建设1.8万亩、人工造林38.8万亩,投资1142万元实施天然林管护124.8万亩,投资1147万元建成沼气池10084口,节柴改灶6334户;完成了云南省多部门参与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中荷合作云南省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和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电力建设方面:投资4590万元完成两期农村电网改造,投资599万元完成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改造项目;投资1034万元完成县城电网改造。信息化建设方面:完成了网管中心和一、二期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成立了云南广电网络南涧支公司。发展程控电话用户28000户、移动电话用户50800户、互联网用户2050户、有线电视入网用户12000户、数字电视用户4500户。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数字乡村”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50.61:9.45:39.94调整为41.72:12.43:45.85。农业产业发展方面:2007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83960万元,比2002年增长49.26%,年均递增8.34%。完成粮食总产量8282万公斤,比2002年增长5.09%,年均递增1%。烤烟产业支柱地位得到巩固,被评为烟叶生产先进县,实现烟农收入12703万元(含红大补贴),比2002年增加6038万元。以肉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累计完成冻精改良牛78087头,畜牧业总产值达32905万元,比2002年增加15562万元;养牛业产值13750万元,比2002年增加5434万元。茶叶产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被评为全省茶叶生产先进县,全县新发展茶园面积3.21万亩,茶园面积发展到9.01万亩,采摘面积6.7万亩,实现茶叶产值16000万元,比2002年增加13554万元。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全县泡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41.2万亩,其中,2.73万亩进入盛果期。实现产量274万公斤,产值6850万元,比2002年增加4350万元。加快冬早蔬菜、马铃薯、优质油菜、芸豆等特色优质高效农产品开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工业产业发展方面:2007年,预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30515万元,比2002年增长251.84%,年均递增28.61%;完成工业增加值7780万元,比2002年增长146.15%,年均递增19.74%,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投资600万元,建成安定工业规划区;投资200万元,建成白岩河工业规划区,工业规划区建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内联外引,南涧茶叶公司实现与广东“同文行茶业”合作,生产规模从600吨增加到4000吨;罗伯克茶厂、华庆公司等绿茶加工企业和南涧凤凰沱茶厂、云南南涧海鑫堂茶厂等普洱茶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工艺和技术改造,生产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面启动了县内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完成了500千瓦以上小水电的调查评估。投资700万元,建成沙乐银定河和无量马街河电站。第三产业发展方面:认真落实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成立了小湾旅行社,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不断壮大。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3003户,从业人员4437人,注册资金5056万元;私营企业82户,从业人员2429人,注册资金19455万元。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2%提高到49.2%。

重点工程建设

主动融入,优质服务,积极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2007年,投资3724万元的碧溪中华四级公路淹没改线工程和投资2860万元的小湾电站孔雀山岭岗移民安置点建设进展顺利;投资2261万元的孔雀轮渡码头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全面完成了投资1251万元的漫湾电站移民二次搬迁工程和投资576万元的二次搬迁配套项目。小湾电站施工区3个动迁村移民安置全面实现搬迁入住,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投资128万元完成了瓦木自山移民安置点公路建设。完成全淹村移民身份界定和外迁移民的落实工作。全面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编制上报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完成了小湾东镇岔江新区建设搬迁任务,强化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服务。同时,积极做好小湾电站、祥临公路等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大施工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全力维护工区社会稳定,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

扶贫开发

2007年,抓好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程,先后实施了18个行政村,共整合投入各级各类资金5419万元,全面完成农户、自然村、行政村“866”建设项目。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投资1900万元实施公郎回营和拥翠新华小康示范村建设,完成政府性投资建设任务,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抓好劳务输出,成立县劳务输出协会、昆明分会和4个省外分会,被评为全省劳务输出先进县,全县累计输出劳务人员34729人,2007年,实现劳务收入1.74亿元。抓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投资702万元,受益农户5093户。五年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1307万元,加强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小额信贷和社会帮扶等工作,减少贫困人口36953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就业和再就业

抓住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机遇,以提高就业能力,实现稳定、优质就业为目的,狠抓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推荐、就业后服务等工作。年内共向县外输出劳务人员5219人,累计输出劳务人员2.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100名大龄失业人员和特殊困难失业人员临时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

农业

农村经济总收入69483万元,增长10.42%;农民人均总收入3397元,增长10.29%;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增长6.18%;全县农村粮食总产量7867万千克,增长7%;农民人均产粮385千克,增长7%;农民所得粮4658万千克,减0.32%;农民所得粮人均228千克,减0.44%。全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68787万元,增长10.3%;全县种植业收入32821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47.2%,增长10.82%;全县第一产业收入5518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9.4%,增长10.43%。

加强科技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全县推广玉米容器育苗移栽7486.67公顷,占计划的103.6%;推广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浅插1453.33公顷,占计划的102.34%。推广小麦良种2673.33公顷,科技覆盖率79.72%;推广杂交玉米种植8220公顷,科技覆盖率95.88%;推广水稻良种面积1546.67公顷,科技覆盖率93.55%。创办小麦样板300公顷,啤大麦示范样板300公顷,早蚕豆样板33.33公顷,冬春马铃薯样板66.67公顷,盆坝冬早蔬菜样板6.67公顷,双低油菜样板33.33公顷,玉米样板720公顷,水稻样板200公顷。全县推广水稻中层施肥1486.67公顷,水稻规范化条载1653.33公顷,水稻化学除草1553.33公顷;推广地膜玉米1733.33公顷。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粮食增产增效。电脑农业管理9133.33公顷,其中:啤大麦2000公顷,小麦1333.33公顷,水稻466.67公顷,玉米5333.33公顷;全县完成旱作立体种植1540公顷。

以市场为导向,稳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当年,种植啤大麦4566.67公顷,种植冬春马铃薯820公顷, 种植冬早玉米33.33公顷,发展冬春蔬菜660公顷,发展旱地油菜1280公顷,种植早蚕豆486.67公顷,种植早豌豆446.67公顷,种植小春豆类作物1280公顷,辣椒193.33公顷、花生13.33公顷、甘蔗13.33公顷、薯类286.67公顷,夏秋蔬菜406.67公顷。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来,累计投入科教文卫事业资金35854万元。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投资2795万元排除中小学危房28630平方米、新建和改建中小学校舍38533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完成民族中学整体搬迁;投资983万元新建了南涧一中教学楼、宿舍楼和职中科技楼、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投资423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救助制度,加快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以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为重点的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投资1113万元完成县医院“农民健康工程”新住院部、传染科和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县疾控中心综合楼建设;投资305万元完成7个乡镇卫生院和13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93.18%;参合资金95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补助753万元。以彝族打歌和跳菜为重点的民族文化建设取得较好成绩,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南涧跳菜”获得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成功举办了县庆40周年系列活动。完成了“跳菜”商标注册,启动了“跳菜”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投资541万元完成县文化馆和6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达到省二级站以上建设标准。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县志二轮修编工作进展顺利。扎实抓好“优质服务、合同管理、少生奖励”三项重点工作,投资120万元的县计生服务站综合楼正抓紧实施,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均控制在州下达指标范围内。投资594万元完成45个村委会办公用房建设。科技推广和应用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39.6%提高到40.6%。高度重视民生,开发就业岗位437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4%。社会保险面不断扩大,全县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总人数达16861人次。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2.1万农村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投资320万元建设了3000平方米廉租房。投资150万元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残疾人事业不断加强。成立了县环境保护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国经济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任务。档案、地震、气象、侨务、保密、防灾减灾、新闻宣传、机构编制、机关事务管理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龄事业等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财税、审计、工商、统计、物价、粮食、金融、保险、邮政等工作较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食品、药品卫生和质量技术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小城镇建设

结合祥临公路建设,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通过置换建设用地和公开招投标等办法,全面启动了概算投资3277万元的南涧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完成了振兴南路与富民街交叉口至祥临路的扩宽规划修订,县城绿化规划、县城1:500数字化地形图通过验收。启动实施了总投资420万元的振兴南路延长线一期工程和总投资210万元的3000平方米廉租房建设工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进一步完善,县城经营、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完成了投资72万元的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宝华镇、公郎镇、小湾东镇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县城绿化面积发展到3.78万平方米,绿化率达18.68%。全县城镇总建成面积3.25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3.7万人,城镇化率达19.22%,同比增长了2%。

林权制度改革

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填发林权证4.14万本,上证林地159.6万亩,进一步明晰了林业产权,调动了广大林农爱林、护林、造林、育林的积极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按照“终止集体企业身份、终止职工身份”的原则,全面启动供销企业改革工作。撤销了会计核算中心,扎实抓好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和加强了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入实施公务员法,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组了南涧县农村信用联社,农村信用联社服务“三农”功能明显增强。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2021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南涧县位列第73位。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南涧县在列。

2017年2月21日,南涧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7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