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室内养泥鳅的最佳方法

1、准备一个不用而不破损的脸盆,规格大概20cm直径长15cm深。将脸盆放到水池水龙头底下装六七分满的清水。

室内养泥鳅的最佳方法

2、到水稻田地里面去挖一些泥土,或者最好到池塘里面挖一些池塘泥土,将挖来的泥土倒入之前装水的脸盆中使得泥土有四五厘米深。

3、将买来的泥鳅放入脸盆中,一个脸盆最好养殖五至六条泥鳅。然后将脸盆放到水池中将水龙头打开,让水龙头能够滴水就行。之后再放一些泥鳅喜欢吃的食物如米糠,麦麸,剩余下来的米饭等就行了。

怎么养殖泥鳅

稻田里养殖了泥鳅,就不用给稻田施肥了,因为泥鳅的粪便就是天然的养料,足够稻田生长之用。稻田里养殖泥鳅也有一个好听的合作方式,称为“共生关系”,泥鳅给稻田提供营养,水稻里的微生物就是泥鳅的食物。

稻田里怎样养泥鳅?

1.稻田养泥鳅,水源要求:排灌水方便,保水性较好,与未养鱼稻田条件相同,没有在田间挖鱼沟和鱼溜,只在进排水口埋设管道和设拦鱼网固定扎牢。

2.整地和施底肥 栽秧苗前半个月,整田耙地,每 667米2 施尿素 1 . 5 千克、二铵(作者注:硫酸铵和氯化铵) 10 千克做底肥。四周田埂加宽、加高 50 厘米。

3.防逃设施? 放鱼前,在田埂稻田一例围高 60 厘米、埋土里 30 厘米的塑料薄膜,用木杆制成骨架,支撑塑料薄膜保持平直。注排水口设水管用网固定扎牢。

4.放养鱼种每 667米2均放 461 . 5 千克,尾均重 3 . 4 克,每 667米2 均放 135 746 尾。

5.饲养管理? 投喂饲料和施肥。投喂饲料主要是豆腐渣,每天投 5 千克,共投喂 250 千克。共施肥 2 次,施鸡粪 500 千克。阴天和气压低闷热天不投饵也不施肥。一般 5 一 7 天换水 1 次,保持水质清新。发现水色变浓,要及时换水,水深保持 10 一 20 厘米。每天检查注排水闸周围是否有漏洞,栏网是否损坏,防止逃鱼。经常观察鱼活动情况,检查是否有病,防止敌害残食。管理人员昼夜看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池塘养殖: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如无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亩用量4—5千克。有条件的话,可在池中央和排水口附近设置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泥鳅苗入池前,也应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后2-5天,鳅种即可下塘。每亩放养30-50公斤,有丰富水源条件的可增加放养量。要根据池塘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和无机肥料,以培肥水质。

另外,每日还要投喂一定数量的人工饵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投喂量可根据不同季节而不同。5-6月为鳅体重的4%一5%;7—8月为8%一10%;9—10月为5%一6%。池塘内要搭设饵料台,饵料要投到食台上,每池可根据大小设3—4个饵料台。投饵前应检查吃食情况,如发现未吃完,应减少其投量。一般以投饵后2—4小时吃完为度,还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饵料台,以防疾病发生。池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池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并每隔一定时间(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达到灭菌防病目的。

池塘混养:

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该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稻田养殖:

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 泥鳅

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1.稻田选择: 

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同时在田中或四角挖些集鱼坑,便于日后捕捞。 2.放养与管理: 

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为了获得泥鳅高产,应每口或隔日投喂一定的人工饵料。其饵料种类可以农副产品为主,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粉即可。后期可在集鱼坑多投喂一些饵料,利于集中捕捞。在饲养期间,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以防逃跑。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7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