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水稻灌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灌浆期如何加强田间管理
影响水稻灌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温度
温度主要取决于天气,这一点基本上全凭天气给力。
二、水分
水稻灌浆期的水分管理十分重要,前期要保持3-5公分水层,进入蜡熟期后,采用干干湿湿的办法进行灌溉,黄熟期后根据地块保水能力撤水,低洼地块撤水可适当提前。
三、病虫草害
水稻灌浆期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要结合水稻长势,地块以往年份发病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虫害主要防治二化螟。
草荒地块要及时拔除杂草,割掉田埂杂草,以利通风透光。
四、防早衰
防早衰是要从整地开始抓起的,包括深翻、深施肥、合理稀植等,水稻齐穗后,如果有脱氮现象,可少量追施粒肥。
影响水稻发生分蘖有内因和外因两类条件。内因包括品种的分蘖特性、秧苗壮否、干重多少、充实度(干物质÷株高)高低、秧苗大小等。外因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
水稻分蘖的最适气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气温低于20℃、水温低于22℃,分蘖缓慢;气温低于15℃、水温低于16 ℃或气温超过40℃、水温超过42℃,分蘖停止。
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对分蘖有利,浅水可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无水或水深降低泥温,抑制分蘖发生。阴雨寡照时,分蘖发
生延迟,光强低于自然光强5%时,分蘖停止。
在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对分蘖的影响最明显。水稻分蘖期稻体内三要素的临界量分别是:氮2.5%、磷(P2O5)0.25%、钾(K2O)0.5%。叶片含氮量为3.5%时,分蘖旺盛。钾含量在1.5%时分蘖顺利。
插秧深度和叶面积指数对分蘖也有很大影响。当秧田叶面积指数达到3.5、本田叶面积指数达4.0时分蘖停止;插秧深度为2厘米左右对分蘖有利,超过3厘米分蘖节位上移,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变差,弱苗深插还会造成僵苗。
因此,分蘖期的田间管理就是有效地利用上述各种条件,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率,为最终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1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