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常见病害防治

0前言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水稻病害已成为限制水稻品质、产量提高的重要瓶颈之一。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药剂防治水稻病害,使其病原菌生理小种不断改变,传统的药剂对水稻病害的防效在不断降低,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为此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水稻常见病害防治

 1材料与方法

 1.1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二九一第一管理区,草甸白浆土,基本肥力:有机质36.7g/kg、碱解氮142.32mg/kg、速效磷19.4mg/kg、速效钾187.2mg/kg、pH值6.05,地势平坦。4月5日播种,5月14日插秧,其它管理同常规。

 1.2供试品种:空育131,主茎11片叶。

 1.3供试药剂: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爱苗乳油、1%多氧清、1%申嗪霉素、3%多抗霉素

 1.4试验设计

 1.4.1预防纹枯病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2.5亩。施用时期均为剑叶露尖期。具体试验处理安排如下:

 处理1:25%苯醚甲环唑乳油,亩用量15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亩),茎叶喷雾。

 处理2:25%苯醚甲环唑乳油,亩用量20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亩),茎叶喷雾。

 处理3:30%爱苗乳油,亩用量20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庙),茎叶喷雾。

 处理4:常规对照。

 1.4.2防治褐变穗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2.5亩,水稻孕穗初期施用。

 处理5:1%多氧清亩用量100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亩),茎叶喷雾。

 处理6:1%多氧清亩用量150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庙),茎叶喷雾。

 处理7:1%申嗪霉素亩用量100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亩),茎叶喷雾。

 处理8:1%申嗪霉素亩用量150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亩),茎叶喷雾。

 处理9:3%多抗霉素亩用量100克,背负式喷雾器兑水15升/亩(弥雾喷雾机兑水7~8升/亩),茎叶喷雾。

 处理10:常规对照。

 2结果与分析

 2.1对安全性的影响

 药后7d目测观察,各施药区水稻无药害症状,生长正常,表明在所试药量下,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2.2病害调查

 2.2.1调查方法

 在空白对照区水稻病害病情稳定后调查防效,记录病害的为害级数。

 2.2.2调查结果

 2.2.2.1纹枯病调查结果

 施药后10天进行水稻纹枯病调查。

 处理3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为79.4%,其次是处理2,防效为76.9%,处理1防效最差,为73%。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亦呈现出相同规律。

 2.2.2.2褐变穗调查结果

 施药后10天进行水稻褐变穗病害调查。

 处理8(1%申嗪霉素亩用量150克/亩)配方对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效果最高,为72.76%,比对照药剂(多抗霉素)高3.58%,其他处理防效均低于对照药剂,防效依次为处理7>处理6>处理5。

 3结论

 3.1安全性药后7d目测观察,各施药区水稻无药害症状,生长正常,表明在所试药量下,各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3.2药效分析

 3.2.1水稻纹枯病处理3(30%爱苗乳油)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79.4%,其次为处理2(25%苯醚甲环唑乳油20克/亩),防效为76.9%,处理1防效最低,为73%。

 3.2.2水稻褐变穗对水稻褐变穗防效最好的是处理8(1%申嗪霉素亩用量150克庙),为72.67%,其次是处理9(多抗),防效为69.18%。

 3.3本试验结论依据2009年一年的试验数据,未设重复,还需进一步验证。

 (作者单位:155923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二九一农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1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