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怎样种植菜椒?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专业知识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一、大棚构建 (一)棚架类型和结构。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钢管大棚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中心高2.2米、宽跨度4.5米,长20米,面积90平方米;另一种是中心高2.5米,宽6米,长30米,面积180平方米。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还可采用竹架大棚。棚架以毛竹或小圆木为材料搭成,高2米左右,宽4—5米,一般使用寿命为3年。 (二)覆盖材料:大棚覆盖材料有以下几种:1、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膜厚0.1毫米,无色透明。使用寿命约为半年。2、多功能长寿膜:是在聚乙烯吹塑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剂制成。浙江省新光塑料厂生产的多功能膜,宽幅7.5米、厚0.06毫米,使用寿命比普通膜长一倍,夜间棚温比其他材料高1—2℃。而且膜不易结水滴,覆盖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3、草被、草扇:用稻草纺织而成,保温性能好,是夜间保温材料。4、聚乙烯高发泡软片:是白色多气泡的塑料软片,宽1米、厚0.4—0.5厘米,质轻能卷起,保温性与草被相近。5、无纺布:为一种涤纶长丝,不经织纺的布状物。分黑、白两种,并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常用规格50克/?,除保温外还常作遮阳网用。6、遮阳网:一种塑料织丝网。常用的有黑色和银灰色两种,并有数种密度规格,遮光率各有不同。主要用于夏天遮阳防雨,也可作冬天保温覆盖用。 (三)大棚搭建:选择向阳、避风、高燥、排水良好,没有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 (四)塑料薄膜维护:扣膜时要尽量避免棚膜的机械损伤,特别是竹架大棚,在扣膜前应先把架表面突出的部分削平,或用旧布包扎好。用弹簧固定时,在卡槽处应加垫一层旧报纸。另外要注意避免新旧薄膜长期接触,以免加速新膜的老化。在通风换气时要小心操作。薄膜受冻或曝晒,会促进老化,钢管在夏天经太阳曝晒,温度可上升到60—70℃,从而加速薄膜老化破碎。薄膜使用过程中,难免有破孔,要及时用粘合剂或胶带粘补。二、环境特点与调控 大棚因有塑料薄膜覆盖,形成了相对封闭与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气候。进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须掌握大棚内环境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条件,从而获得优质高产。 (一)大棚内环境条件:1、光照:取决于棚外太阳辐射强度、覆盖材料的光学特点和污染程度。新塑料膜的透光率为80—85%,被尘泥污染的旧膜透光率常低于40%以下。膜面凝聚水滴,由于水滴的漫射作用,可使棚内光照减少10%—20%。棚架和压膜线以及高秆蔬菜的架材都会遮光,在大棚管理上要尽可能避免和排除减弱棚内光照的因素。2、温度: (1)温度变化规律:大棚内气温日变化趋势与露地相同,但昼夜温差变幅大。白天光照充足,如果薄膜密闭棚内温度升高很快,最高可达40—50℃,比棚外高20℃以上。阴雨天,增温效果差,夜间棚内最低气温一般比棚外高1—3℃。棚内地温比气温稳定,通常为10—20℃。棚内气温也因位置不同而异,大棚横向分布为中间高、两边低,因此大棚中部的植株往往比两边的植株高大。大棚纵向分布,白天有太阳照射时,温度为顶部高、下部低,夜间、阴天则相反。 (2)逆温现象:聚乙烯覆盖的大棚,冬季有微风晴朗的夜晚,棚内温度有时会出现比棚外还低的现象。其原因是:夜间棚外气温是高处比低处高,由于风的扰动,棚外近地面处可从上层空气中获得热量补充,而大棚内由于覆盖物的阻挡,得不到这部分热量;冬天白天阴凉,土壤贮藏热量少,加上聚乙烯膜对长波辐射率较高,保温性略差,地面有效热辐射大、散热多,从而造成棚内温度低于棚外的现象。 (3)温度调控:大棚的温度调控主要通过通风换气和加温来进行。利用揭膜进行通风换气是降低和控制白天棚内气温最常用的方法,采用遮阳材料,减少大棚的受光量,也能防止棚内气温过高。冬天,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气温和土温,棚膜要尽量盖严。可在大棚四周设置风障,大棚内设小棚再采用草片、无纺布、泡沫塑料等多层覆盖等措施。也可采用加温措施提高温度,如用电热线提高土温,有条件地
在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中,通过吊蔓、打杈、打叶等措施,来调节植株的生长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但许多菜农往往不重视这些细微之处,或者说是不知道如何管理,最终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不小的影响。笔者结合实际种植指导经验,向菜农朋友分享吊蔓、打杈、打叶的一些管理细节,希望能够对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能够有所帮助。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吊蔓管理
对于需要吊蔓的蔬菜,究竟是早吊蔓还是晚吊蔓,首先要看种植的品种。对于茄子、辣椒这些,蔓是木质化的蔬菜,越早吊蔓越好,吊蔓晚了植株容易长歪。但是所有的葫芦科的瓜类作物、西红柿等,吊蔓的时间尽可能晚一些,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定植的,让植株弯着长一截,能够起到调节生长平衡的作用,晚吊蔓会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吊蔓越早,植株就越容易旺长。
和吊蔓相对应的就是落蔓,这主要涉及到的蔬菜是黄瓜。黄瓜落蔓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落蔓后有一段时间的坐瓜能力就会变差,这是因为落蔓会抑制生长,也有可能是在落蔓操作时,给黄瓜植株造成了伤口,从而降低了植株的抗逆能力,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每次在落蔓之前的2~3天,可通过叶面喷施肥料的办法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建议喷施氨基酸+中微量元素的有机水溶肥,这样,就会将落蔓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打杈管理
对于蔬菜植株何时进行打杈管理,也是我们菜农朋友比较困惑的一项管理。留杈会有什么后果,这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一般来说,留茬制造的养分比浪费的多,也就是说,留茬能够提高养分的合成,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究竟是迟打杈还是早打杈好。
对于高温季节定植的蔬菜,如秋茬和越冬茬蔬菜,杈留的越长营养生长就越旺,也就是越容易出现徒长,所以应尽早打杈;而针对低温季节定植的蔬菜,如冬春茬或春提前茬口,定植季节气温较低,为了促进植株早发,可以稍微迟点进行打杈操作,就拿西红柿来说,一般是杈长到15公分左右的时候再打。
所以,打不打杈,什么时候打杈?取决于蔬菜种植的茬口,越是在高温定植的,长势越旺的,越是要及时打杈,抑制营养生长;越是在低温时间定植的,为了提高植株长势,促苗早发,可以稍微留点杈。但是,无论是哪个茬口,在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就要见杈就打,因为这个时候留杈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打叶管理
在植株调整中,打叶是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操作。打叶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白打叶的目的是什么?
1.打叶的第一个目的:减少养分消耗
我们之所以要进行打叶操作,第一个目的就是减少养分的消耗。叶片在长至定型之前三分之二的这段时期内,其自身制造的养分小于消耗的养分,从长到三分之二大小到定型,制造的养分大于消耗的养分,我们把这一时期叫做叶片的功能期,一般能够维持50天左右。
叶片的功能期和人一样,也是有寿命的,叶片的功能期一般是55天左右。随后,就进入了叶片的衰老期,这一时期尽管叶片的颜色看上去是绿色的,但实际上它制造的养分是小于自身所消耗的养分的。因此,为了减少养分的浪费,我们就应该及时把老叶打掉,这是根据叶片的生理特性来决定的,果菜类蔬菜都有这个特性。
2.打叶的第二个目的:促进通风透光
温室大棚常常存在植株间过于郁闭的问题,这和我们菜农朋友的管理有直接关系。在实际的管理中,普遍存在水大肥多的问题。比如叶片大,但是叶片大是不是就好呢?如果我们只种一棵蔬菜,那肯定是叶片越大越好,因为叶片越大,光合作用能力就越强。但是我们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种的不是一棵蔬菜,而是一棚,如果叶片太大,势必就会出现互相遮挡,这样叶片光合作用面积不但没有增大,反而减少了,同时还影响了通风透光。
所有的果菜类蔬菜都喜欢光照条件好的环境,不管是茄子、辣椒、西红柿,还是黄瓜、甜瓜、西葫芦等,只要是开花坐果类的蔬菜,对通风透光的要求就都比较高。所以,在棚室蔬菜种植中,如果叶片过大,反而不好,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打叶来解决通风透光的问题。
无论是春茬还是秋茬,都要保证通风透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光是要打植株下边的叶片,还要打小行中间朝里的叶片,因为这一部分叶片是影响通风透光的主要因素,如一穗果和二穗果中间,二穗果和三穗果中间朝里的叶片?这样的叶片由于互相遮挡,不会制造太多的养分,反而会大量消耗养分。
3.打叶的第三个目:抑制植株生长过旺
蔬菜的生长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块,长枝条、长叶叫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坐果、果实膨大都属于生殖生长。要想种植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一定要保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生长。但在我们实际管理中,基本都是营养生长偏旺,生殖生长受到抑制,所以开花不好、坐果不好、果实膨大出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和徒长正相关的。
所以,在蔬菜的实际管理中,不要非要等到植株出现徒长了采取采取措施,而是在有出现徒长迹象的时候,可以通过打一两片叶片,抑制营养生长。
4.打叶的第四个目的:防止病害的发生
很多病虫害的侵染都是从老叶开始的,尤其是植株下部的老叶。叶片生长的时间越长,老化的就越快,同时叶片的抗逆能力也就会下降的越快,这就使得病害的侵染有机可乘,尤其是一些根部病害,比如沤根、根腐病、枯萎病等等,这些病害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老叶开始发黄,并逐渐向上扩散。
为了减少病害的侵染,我们就应该及时打去老叶。具体打多少?西红柿第一穗果的膨大期,也就是果实直径达到3公分的时候,下边留1~2个叶就可以,别的就可以打掉,等到第一穗果基本长成了,下边的叶片就可以全部打掉;由于黄瓜叶片制造养分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整棵植株保证功能性的叶片不能低于15~16片就可以;茄子、辣椒保证通风透光就行,只要一穗果实摘完,下面的老叶就该及时打了,留着只会增加病虫害侵染的风险。
另外,在进行打叶操作时,最好在晴天上午较好,这样可以利用中午的高温,促进伤口的愈合。阴天、傍晚、起露水时尽量不要进行打叶操作,否则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就会给病害留下侵染的机会。
如果是大批量的打叶,打叶操作完成之后一定要喷施一次杀菌剂,药剂可选择啶酰菌胺+春雷?霜霉威,对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在实际的种植管理中,虽然吊蔓、打杈、打叶属于细微管理,但对蔬菜植株的平衡生长却有重要作用,也是影响蔬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菜农朋友应足够重视这些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4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