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老鼠屎能做药材吗?

老鼠屎能做药材,它在中药中被称为?五灵脂?。但是大家切记不可以自行服用,中药的配伍需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并且在中医师望闻问切后由医生开出方子来治疗,如果自己盲目服用的话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大家要切记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

老鼠屎能做药材吗?

一.老鼠屎又称?五灵脂?

早在医书中就有提到过五灵脂,它是鼠科动物的干了的粪便,一般医生会用在汤剂中给病人服用,偶尔还会弄成粉末状涂抹在病人患处,有活血散淤的作用,和其他的药物搭配使用也能起到止血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妇女血崩还有血液不畅。

二.不仅仅是老鼠才有的屎

大家恐怕不知道中药是讲究地理位置的,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地理位置生产的中药那么这样的中药不一定能起到治疗的效果,而?老鼠屎?也是一样,医术中记载五灵脂最好的产地在河北山西一带,它不仅仅是地上的老鼠的产物,就连飞鼠的粪便也可以作为药材使用,而且效果会更好,这点虽然让人匪夷所思,但这也许就是中医药文化神奇所在了。

三.老鼠屎也讲究季节的

听在医学院读书的同学说,虽然老鼠屎全年都可以采集的到,但是以秋天的老鼠屎最好,因为秋天的气候比较干燥,而老鼠屎也比较干,所以在处理药物上这种干燥的老鼠屎处理的步骤要较少一些,而且功效也要更强,另外春天的老鼠屎比较湿,采集回来后处理的工序很复杂还要挑拣屎里的杂物,这样才可以用来制药。

其实开始我也觉得老鼠屎不可以做药材的,后来查阅了资料还有咨询了医学院的同学才知道原来祖国的中医药是这么伟大神器,就连老鼠屎都可以当做药用,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只不过可能老鼠屎会经过炮制,所以大家如果吃到?老鼠屎?的时候不要乱想哦,炮制过后的药材已经没有?屎味?了呢。

分享抗癌良药-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痰瘀互结证最常用

……

《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

《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本草述》:主损伤接骨。

《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

《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癎,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荆芥、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

《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五灵脂治疑难杂症

治痢痛

五灵脂、蒲黄(炒)各等分,麝香少许。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醋汤下。(《普济方》舒眉丸)

治消渴

五灵脂、黑豆(去皮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冬瓜汤调下,无冬瓜,苗叶皆可,日二服,小渴二三服效,渴定不可服热药。(《保命集》竹笼散)

治喘嗽浮肿

五灵脂半两,马兜铃、槟榔(锉)各一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蜜半匙,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圣济总录》五灵脂汤)

治肺胀

五灵脂(研)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研)。上三味研成膏,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煎木香、甘草汤下十五丸。(《圣济总录》皱肺丸)

治痈疽,疮疖,毒肿,无头疼痛,或有数头

五灵脂不以多少,微炒为末,新水调,涂于故绯上,贴之。(《普济方》神明膏)20.治骨折肿痛 五灵脂、白及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为末,熟水同香油调涂患处。(《乾坤秘韫》)

治毒蛇咬伤

五灵脂一两,雄黄半两。同为末,以酒调二钱灌之,药滓敷咬处。(《本草衍义》)

治目生浮翳

五灵脂、海螵蛸各等分。为细末,熟猪肝日蘸食。(《明目经验方》)

治重舌,喉痹

五灵脂一两。为细末,用米醋一大碗煎,旋噙漱口。(《经验良方》)

治积年口疮

五灵脂一两,杏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黄丹半两(炒令紫色)。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用生蜜调令得所,每取少许涂于疮上,有涎即吐之。(《圣惠方》)

治恶血牙痛

川五灵脂,以米醋煎汁含咽。(《直指方》灵脂醋)②五灵脂一两,川椒五钱。共末,擦患处。(《疑难急症简方》)

治疗儿枕痛

取五灵脂置锅内加热,随炒随加米醋拌匀,待嗅到药味后,取出研细末。每服2钱,黄酒送下,每日3次。通常服1天痛减,2天痊愈。

五灵脂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部分病人有胃不适反应。剂量稍大有胃痛反应。

五灵脂苦泄温通,古文中论其反人参,即与人参不可同服。但本品不可用于孕妇。有出血倾向的也不可服用,亦不可当做日常保健用品。

五灵脂用药宜忌

人参畏五灵脂(《本草纲目》:“恶人参,损人。”)

孕妇慎用。《本草经疏》曰:“血瘦腹痛,血虚经闭,产后失血过多发晕,心虚有火作痛,病属无瘀滞者,皆所当忌。”

五灵脂的食用方法

(一)五灵脂的制法

五灵脂《理伤续断方》:“用灯心别研。”《本草图经》:“多夹沙石,绝难修治。若用之,先以酒研飞炼……今去沙石乃佳。”

《本事方》:“水澄去沙石,日干净研。”《普济方》:“拣去沙石,研极细。”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灰屑;五灵脂块,捣碎。生品用于行血、散血。

五灵脂《旅舍备要方》:“微炒。”《产育宝庆集》:“微火上炒勿令焦。”《洪氏集验方》:“银器内炒,烟尽为度。”

现行,取净五灵脂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黑色或焦斑,取出,放凉。炒五灵脂用于化瘀止血。

(二)五灵脂配伍应用

五灵脂配伍半夏、瓜蒌

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下气;瓜蒌利气宽胸化痰.三药伍用有活血化淤、散结降逆之功效 用于治疗痰血凝结之心痛胸痹、痰浊甚者。

五灵脂配伍干姜

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伍用共奏温中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寒凝血滞所致之胃脘疼痛。

五灵脂配伍降香

二者皆可活血化淤.但五灵脂功擅活血散淤止痛;降香长于活血祛淤、行气止痛.相伍为用其功效更显著 用于治疗血淤所致之胸胁疼痛、胃脘痛、心绞痛等。

五灵脂配伍蒲黄

二者皆活血祛淤.但五灵脂苦甘性温生用活血散淤、行气止痛 炒用则祛淤止血;蒲黄甘辛性凉生用凉血止血、活血消淤 兼能止血炒用收涩 则功专止血.二药生品相伍为用有通利血脉、祛淤止痛之功 用于治疗气滞血淤之心腹疼痛、胸胁刺痛、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恶露不绝;跌打损伤之肿胀疼痛.二药炒炭合用有祛淤止血之效 用于治疗出血诸证因血淤所致者。

五灵脂配伍香附

五灵脂活血祛淤止痛;香附疏肝理气止痛.二者合用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肝气犯胃之胁肋、胃脘疼痛。

人参五灵脂同用最能浚血

中药“十九畏”曰:“人参最怕五灵脂。”但临床发现,人参与五灵脂相配,一补一通,益气活血,启脾进食,化瘀定痛,化积消症,功效显著。

古代《东医宝鉴》“人参芎归汤”以人参配五灵脂益气活血,《校注妇人良方》“定坤丹”用人参配五灵脂消瘀定痛,《温病条辨》“化症回生丹”用人参配五灵脂化症止痛,《张氏医通》曰:“古方疗月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畏而不畏也。人参与五灵脂同用,最能浚血,为血蛊之的方也。”李中梓《医宗必读》治一噎症,食下辄噎,胸中隐痛,先与二陈加归尾、桃仁、郁金、五灵脂,症不衰。因思人参五灵脂同剂善于浚血,即于前方加人参二钱,倍用五灵脂,两剂而血从大便中出,十剂而噎止。中梓叹曰:“两者同用,功乃益显。”

配雄黄

增强解毒之力,用治解蛇毒及蝎、蜈蚣咬伤。

配木香

行气散瘀 ,用治血气刺痛最效。

配当归

止血又补血,用治经血不止,血瘀所致者极效。

五灵脂的真伪鉴别

真品

药材商品中分为灵脂块与灵脂米两类。

灵脂块,又称糖灵脂,为鼯鼠粪粒和尿的混合物,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润性光泽。粘附的完整粪粒呈长椭圆形,表面裂碎处显纤维性,质硬,但较易破碎,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灵脂米又称散灵脂,为干燥的粪粒,呈长椭圆形,长5~12mm,直径3~6mm,两端钝圆。表面微粗糙,黑棕色或棕褐色,淡**的纤维散在。体轻而质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或黄褐色,手捻之易成粉,纤维性。投入热水中,即可漂浮水面,两指轻捏有弹性,不变形。

伪品

呈椭圆形或类圆形,长6~10mm,直径4~7mm,表面灰黑色,较平滑,淡**的纤维散在。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淡棕色,颗粒状,内层黄绿色,纤维性。内外两层可剥离,完整者剥离后,内有一完整的、形似灵脂米的小颗粒,呈长椭圆形,长4~6mm,直径3~4mm。体轻质松,手捻易碎,破碎后为纤维状粗粉,黄绿色。外层呈壳状或片状,内壁较平滑,淡棕色,可见散在的纤维,体轻质硬。投入热水中下沉,浸泡片刻,外层渐渐松散,用搅棒连续搅动,水变混浊,水面上漂浮出形似灵脂米的小粪粒,沉淀片刻,沉淀物呈泥浆状。此伪品为某动物粪便,采用打水丸的方式,将粘土及少量植物粗粉的混合物,粘着于粪便的外围,用草木灰包衣,干燥后,掺入正品中出售。伪品为何种动物的粪便,有待进一步查明。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8687 字) 展开全部内容

五灵脂 又名寒号虫粪、药本等。苦、咸、甘,温。归肝经。具有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的作用。五灵脂常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白血病等,并可缓解癌性疼痛。

一些淋巴瘤患者能够在脖子、耳朵下面、腋窝下面、肚子与大腿连接的地方摸到肿块,时有疼痛,胃口不好,人很消瘦,有些患者肚子大得像鼓一样,中午12点以后就感觉到一阵一阵地发热,大便干,或解黑色的大便,舌头紫暗或能看到紫色的瘀斑,舌苔厚腻且呈**,这些在中医上可归结为“ 痰瘀互结证 ”。五灵脂能够活血化瘀,与化痰药配合使用,可有效改善上述症状。

五灵脂是常用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可有效改善淋巴瘤患者肿块坚硬,腹大如鼓、午后潮热等症状。患者瘀血征象明显时,还可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药一起使用,如蒲黄、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皮、延胡索等加强活血的力量。因气与血关系密切,气的运动能够推动血的运动,所以五灵脂常与行气药配伍使用,可配合柴胡、乌药、香附、枳壳、槟榔、甘松等。肿块明显,质地坚硬的患者,可配伍使用软坚散结药,如龟甲、鳖甲、石见穿、海藻等。临床上常用抗癌中成药小金丹即含有五灵脂,可有效缩小淋巴结肿块,对其他恶性肿瘤属“痰瘀互结证”者亦有良效。

五灵脂善于活血化瘀止痛,肿块疼痛剧烈的患者,可加用 炒白芍、郁金、川楝子、延胡索 等,其性温通,对于受凉后疼痛加重的患者尤为适宜。五灵脂炒过以后使用,还具有止血的功效,治疗肿瘤伴出血时,可加用 三七粉、白及粉、仙鹤草、大枣 等。

注意 :面色苍白,嘴唇、指甲颜色淡,心慌多梦,头昏眼花属血虚证而又没有血瘀证表现的患者应慎重服用。孕妇慎用。传统认为五灵脂不宜与人参同时服用。

文末分享一下五灵脂药名的来历。

“灵脂”与“凝脂”二字谐音。李时珍解释药名时说:“这个粪便叫五灵脂,是因为它像凝固的膏脂而受到五行之气滋养也”。鼯鼠形似大蝙蝠。头宽,眼大而圆,背部毛呈灰黄褐色,腹部毛色较浅,前后肢之间有皮膜相连。传说是“寒号鸟”的鼯鼠其生活在长有松柏的峭壁石洞或石缝中。窝的形状如鸟巢。鼯鼠白天躲匿在窝内睡觉,清晨或夜间出来活动,善攀援,能滑翔。不少采药人在采五灵脂或其他药材时,绳索常被鼯鼠咬断而丧命,所以,采药人多把绳索染成红色来迷吓它们。鼯鼠之所以叫做“寒号鸟”,乃其夏日羽毛丰盛,到了冬天羽毛掉光,尽夜鸣叫,故称为寒号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4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