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北方种植什么药材合适

适合北方种植的药材

北方种植什么药材合适

(一)关防风

(二)北沙参

(三)水飞蓟

(四)牛夕

(五)桔梗

(六)黄芪

(七)白芷

(一)关防风

关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偏头痛、关节疼痛、破伤风等症。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药材,是任何其他品种不可代替的,多年来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所产的货,品质优良,药效充足,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首屈一指,独领风骚,防风亩用种2.5-3公斤,生长2-3年采收,亩产250-350公斤,黑龙江省多年生的关防风价更高。目前野生关防风75-95元/公斤,紧缺而畅销。

(二)北沙参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有清肺火益肺阴、消肿排浓的作用。为常用药材,还是食用保健品。

北沙参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产量能明显提高, 北沙参种植简单,当年可收,一般亩产350-450公斤亩效益高,药市长期大量收购,销路不愁。适合北方种植发展,后市看好。

(三)水飞蓟

中药材水飞蓟是治疗癌症和肝病的良药,国际市场上行情自05年以来一直走高,需求量大增。水飞蓟前期最怕旱,春季要应当适时浇水,否则抽蕾高度不够,在水飞蓟开花时候,可饲养蜜蜂促进授粉,增强籽粒成熟度。水飞蓟的前期生长主要是靠“水”,在供水充足的情况下,化肥完全不需要。水飞蓟抽葶后极为耐旱,其叶片可自行调节。根据目前天气变暖等因素,水飞蓟只适合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种植。

(四)牛夕

牛夕也叫牛膝,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消肿散淤、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中,生用散淤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等,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等症,在中医药界使用量很大,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大品种常规大宗药材,今年在全国中药材市场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走势畅快。2011年后市孕育商机。

牛夕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种植时间从5月到7月都可,采用原种一代种子,其产品品质正确、色泽光亮、药效充足,比二三代种子高产,无病虫害。种植简单,管理省事,采收容易。播种可以用专用中药材播种机,速度快,效率高。收获可以用拖拉机耕翻,适合规模作业。牛夕种子亩投资几十元,当年亩产300-350公斤,高产者450公斤,质量更好价格更高。各地市场都大量收购,数量不限,销路畅通。

(五)桔梗

桔梗多年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陵地带及草原、荒地等,是中药材市场上的常规品种,日常生活中有吃桔梗菜的习惯,用量很大,对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肺痛吐脓、痢疾腹痛等疾病有独到之处。

家种桔梗分秋播、上冻前播和春播,干旱地区可在雨季播种。种植桔梗与种植胡萝卜、白菜、油菜类似,没有什么高技术难度,是投资少效益高的种植好项目。

(六)黄芪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和利尿的作用。对治疗一切虚症有显著的补益功能。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经常食用一些会使身体健康,更能显示出阳刚之美,民间称“小人参”。 在东北及内蒙地区生长一年就可采收鲜黄芪出口,市场销路不愁。黄芪属大宗药材之一,每年的出口量和内销量均很大,虽然价格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按现行价每公斤10-12元计算,每亩地可收入2500-3000元。

(七)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祛风发汗止痛的作用。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在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时又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调料以松散的土壤为好,要有相当的水利条件。白芷目前采取大畦种植,播种方法很简单,它分冬播、秋播和春播,以春播和秋播为主,春播在清明至立夏节前,秋播在白露节后,冬播在上冻前,亩用种子2公斤。播种后浇一次水即可出苗。

药材种植技术

  种植 药材,除草是一项繁重的劳动,那种植中药材除草的 方法 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中药材除草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中药材除草的方法

 一、注意事项

 1、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专一性和时间性,不可误用、乱用。

 2、严格掌握限用剂量。除草剂使用应根据具体土质、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药品说明规定的剂量范围、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使用。

 3、合理混用药剂。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药时间及喷药技术,并要考虑彼此间有无抵抗作用或 其它 副作用。可先取少量进行可混性试验,若出现沉淀、絮结、分层、漂浮和变质,说明其安全性已发生改变,则不能混用。此外还要注意混合剂增效功能,如杀草丹和敌稗混合剂除草功效比各单剂除草功效的总和要大,使用时要降低混合剂药量(一般在各单剂药量的一半以内),以免发生药害,保证药材安全。

 4、注意施药隔离和风向,雾滴不过细,以免飘移造成邻近农田受到药害,同时注意对下茬作物的影响。

 5、掌握好施除草剂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操作要领,妥善保存好药剂,防止错用,并搞好喷雾器具的清洗,以免误用,使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6、注意环境条件对除草剂的影响,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7、灵活用药。药用植物基部药土法施药除草,要在无露水条件下进行,以免茎叶接触药液受害。对作物籽苗、胚芽敏感的药剂,土壤处理应在播种前盖籽后施药,并尽量提高播种质量,适当增加播种量。一些移栽药材因其苗大,而杂草幼小,可采取苗带(幼苗附近20?30厘米宽)集中施药。耐选择性差或触杀性除草剂实施保护性施药,即将药液直接喷雾或泼浇于土表,尽量不接触药材幼苗,且不能拖延至苗体旺盛、绿叶面积大时施用。若茬口允许,可在药材播栽前采取旱地浇灌、水田湿润和盖膜诱发等 措施 ,使杂草提前萌发,再以药剂杀灭。

 8、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药材的除草剂,多为借用蔬菜、果树等除草剂,因此,必须在有实践 经验 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指导下购买除草剂或实施除草作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

 二、适用农药

 药田常见的杂草主要有稗、狗尾草、画眉草、马唐草、牛筋草、看麦娘、白茅、反枝苋、马齿苋、小鸡冠、蓼藜、猪毛菜、独行菜、荠菜、水花生、灰灰菜和田旋花等等。这些杂草不仅与药材植株争夺土壤中的营养药与水分,而且还恶化环境,传播疾病虫害,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在杂草的防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杂草应根据其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选用化学药剂除草,不仅省钱省工,而且比较彻底,能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

种植中药材除草使用的药物

 一、中药材苗前除草剂

 分两种,种前除草剂和种后苗前除草剂

 氟乐灵

 中药材种前除草剂,可有效地除掉马唐草、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藜草等,对一般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都有很强的杀伤力。该除草剂为芽前除草剂,一般喷药几天后再播种,以免伤害到植物的芽胚,这点务必注意。氟乐灵容易挥发和分解,喷药后应及时混土。氟乐灵对出土的杂草不能除掉,对多年生宿根植物的根无效,小麦、高粱、菠菜、甜菜地里不宜使用,严禁在鱼塘周围喷洒。氟乐灵对土地有伤害,长期使用不好。一般的中药材品种都可用,但生地等品种不可使用,旱半夏和南星可以灌地用。

 二甲戊灵

 中药材种后苗前除草剂,该药剂使用简单,在播种完后就可喷施,不用混土,封闭效果好。一般的中药材品种,如白术、木香、山药、甘草、沙参、白芷、防风、射干、板蓝根、黄芪、知母、黄芩、南星、牛夕、半夏、桔梗、远志、柴胡、蒲公英、鸡冠花、丹参等都可以。二甲戊灵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性,药剂通过幼芽幼茎和根吸收,抑制幼芽和次生根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从而阻止杂草幼苗生长而导致其死亡,能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注意事项:每季作物只使用一次。

 二、中药材苗后除草剂

 精喹禾灵

 通用除草剂,一般的中药材品种都可以使用,在长出真叶后使用。产品特点:被杂草吸收后在其体内从上向下双向传导,使杂草坏死;防效高达98%,持效期长达30天,低残留,在土壤中降解速度快,对后茬作物无残留药害;施药后24小时药液就会传遍杂草全株,2-3天内变黄,5-7天后整株枯萎死亡;能快速被植物吸收传导,施药后1-2小时内下雨、地温等环境对药效均无影响;防除的杂草有马唐、狗尾草、野燕麦、雀麦、白茅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专用中药材除草剂

 虽然精喹禾灵能防除禾本科杂草,但不能防除阔叶草,现介绍三种专业的中药材除草剂。

 豆科中药材专用除草剂

 适用作物:黄芪、甘草、三叶草、草木犀、决明子、葛根、苦参、沙苑子等豆科中药材。新型广谱高效,内吸传导型豆科中药材苗后除草剂,能防除豆科中药材田中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克服其他苗后除草剂只杀禾本科杂草不杀阔叶草的缺点,特别适合种植密度大、人工除草困难的豆科中药材基地除草,省工且省力。由于黄芪、沙苑子等豆科植物发芽较早,苗后除草需等杂草基本出齐,在杂草生长旺期2-4叶期喷施效果最好。

 伞形科中药材专用除草剂

 适用作物:白芷、蛇床子、柴胡、防风、川芎、当归、羌活、茴香、北沙参等伞形科中药材。由于白芷、北沙参等伞形科植物发芽较早,苗后除草需等杂草基本出齐,在杂草生长旺期2-4叶期喷施效果最好。

 唇形科中药材专用除草剂

 适用作物:黄芩、荆芥、藿香、丹参、薰衣草、香紫苏、夏枯草、半枝莲等唇形科中药材。广谱高效,内吸传导型唇形科中药材苗后除草剂,能防除唇形科中药材田中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及部分多年生杂草。

中药材种植的方法

 一、选地以及整地

 1、选地

 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药材的品质与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

 中药材的根系,约一半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是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肥。

 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

 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桔梗、白芥子人参、西洋参、、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甘草、知母、玄参、牡丹、芍药、贝母等。

 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精选和晒,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1%,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2、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种植中药材除草的方法?

1、选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腐殖质、排水条件好且具有一定灌概条件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

2、深耕施肥

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药材根入地较深,特别是根用药材,根入地深者可达30cm。为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扩大根的吸收范围和生长空间,促进药材的高产优质,选好地块后,应普遍进行大型深耕,打破犁底层,加深活土层,并做到深耕细整,整个耕层达到透、细、平、实;结合整地起高畦,使整个耕层深度不低于20cm,既加深了活土层,又利于排水。

3、选择适宜的繁育方式

(1)种子直播的药材

一是抓好足墒播种,这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关键。墒情不足地块做到补墒播种,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二是严格控制播种量,播种量过大,不仅浪费种子,还易产生老弱苗,后期长势减弱,影响产量。

(2)育苗移栽的药材

①抓好优质种苗的培育。通过采用选择适宜苗床、把握育苗时期、选用饱满成熟的种子或生长健壮的植株、足摘足肥播种或栽植等措施,培育健壮的种苗。

②严格移栽时间。移栽时间的早晚对药材生产影响较大,过早易受冻害,过晚则因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

③搞好种苗分级。分别栽植,以防止大苗欺小苗,造成生长不均衡,影响产量。

④严格控制移栽密度。苗子过稀,群体不足影响产量;苗子过密,后期易造成田间郁蔽,甚至发生倒伏,影响产量与品级。生产中,应根据药材的生长习性、种苗大小,把握适宜的移栽密度。

4、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稳产高产

(1)及时间苗定苗,留取壮苗

确保苗全苗匀苗壮从6月份开始,搞好中耕除草,减少养分的无谓消耗,减轻病虫害发生率。

(2)科学追肥,合理排灌

根据药材生长情况和土壤质量及时进行追肥和排灌。

(3)搞好病虫害防治

地上害虫的防治应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药物残留,保证品质。病害多发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降低湿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6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