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全国玉米、杂交稻种子销售价格上涨
当前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农业农村部种情调度显示,全国种子市场已于春节前后启动,各地种子门店运行正常,农民购种备种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当前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农业农村部种情调度显示,全国种子市场已于春节前后启动,各地种子门店运行正常,农民购种备种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今年,春播作物大田用种供应总体充足。
全国杂交玉米、常规稻、大豆、棉花、马铃薯、春小麦、春油菜等作物供种充足,均能满足用种需求。
受去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影响,今年杂交早稻种子供应偏紧,各地通过采取动用储备种子、做好品种和区域调剂等措施,确保早稻种子供应。
目前,种子销售进度超过去年同期,农民购货备种积极,市场整体购销两旺。
种子价格同比涨跌互现,总体保持稳定。
全国玉米种子销售均价小幅上扬,同比增长2.37%;全国杂交水稻种子销售均价同比增长2.70%。
春耕备播期间,农业农村部将派出检查组,赴重点地区开展种子市场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套牌侵权种子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春季生产用种安全。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粮价集体下挫:玉米走跌、小麦加速回落,化肥却疯涨600元,咋了
过了2022就是2023年,年复一年又一年,往事不用多说,农民老铁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1月24日,正月初三,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2023年的水稻价格会怎么样,同时也最收藏2023年的水稻价格保护价格能不能有所提升?很多人手中的水稻还没有卖的,过了春节之后水稻的价格会不会还有一波价格的上涨?#水稻#
首先就是,2023年有一部分的种植户会水改旱,由于种植结构的原因,第一年是一定要种植大豆,否则不能种植玉米等其他的农作物,但是由于大豆价格的低迷,导致很多人原来兴致勃勃想水改旱,现在也在犹豫和观望中。
其次就是,去年种植大豆的种植户,由于大豆价格没有涨到自己预期的价位,所以一定会改种玉米,而且是大量的种植玉米。
第三就是,去年很多种植水稻的农户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今天一定会还会种植,而且还有要扩种的意愿,但是在选择种植水的品种上也开始犯难。
去年长粒的水稻,像绥粳18类型的水稻都大幅度的上涨,粘水稻却不如人意,小圆粒也小幅度的上涨,这些品种的价格变化,也直接影响农户2023年的种植方向,如果大家都一窝蜂的种植长粒水稻或者其他的品种,那么水稻的价格极有可能又不如人意。
第四就是,今年春节期间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那些高价包地的农户都开始打了“退堂鼓”,不想花高价去租地,然后引出一系列因为租金的事情,也说明大家对于2023年的预期比较迷茫,害怕高投入的结果会是“一地鸡毛”。
第五就是,水稻价格的上涨,与玉米小麦的替代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前两年的大量的替代,也不会导致水稻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同时今天还要继续拍卖1700吨的水稻来进入市场,而且底部价格还要上涨,那么对于水稻的价格是一种提振。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2023年的水稻价格还是会平稳的方向发展,而且极有可能是高于2022年的价格,但想要大幅度的涨价也不现实。
因为国内的三大农作物有小麦和玉米,在那里平衡和制衡,想要水稻价格大幅度的上涨,那么小麦和玉米的价格也一定会水涨船高。
但从现在来看,2023年秋季的小麦和玉米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涨价,会是一个平稳然后向下的趋势,如果水稻“反其道”行之,一定是水稻的大周期到来,那么,小编相信,2023年的水稻价格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要知道,长粒的水稻已经一吨涨了800块钱,这就是市场给予的红利。
当前水稻价格稳中下滑,为了努力赚钱,水稻人还在苦苦挣扎,用东北话来说,水稻户造得是连滚带爬,粮食没卖,手里没钱,寝食难安,眼睛瓦蓝,所有稻农只能“同病相怜”,只能寄托于2023年,2023年我们一起努力,水稻的产量和价格一定会给力,加油!因为我们是农民!
又是一年春播季节,目前的粮价直接关系到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可是现在的粮食市场,水稻价稳中趋弱,横在那就是个不涨,大豆主产区价格停留在3元附近,也是上涨乏力。
虽然说小麦、玉米价格前期涨势不错,可是随着欧洲冲突两国谈判形势的好转,也出现了集体下跌的局面。
除了粮价不好,更让人闹心的就是3月份的化肥价格出现大涨,种地的成本又得增加。
到底啥情况?下面了解一下:
一、玉米价格连续回落
最近几天,各地玉米价格出现持续下调,市场氛围相对沉重。
4月3日市场又有多家企业下调收购价格,山东邹城熙来每斤玉米下跌0.5分,1.445元/斤;寿光金玉米跌0.5分,1.440元/斤;东平祥瑞跌1.0分,1.445元/斤;内蒙通辽梅花跌0.5分,1.380元/斤。
不过今天柠檬生化还不错,每斤涨1.0分,1.51元/斤。
整体来看,玉米市场除了前文提到的国际因素之外,近期天气转暖,基层剩余粮源出手的较多,也带来一定的卖压。
虽然短期内玉米市场震荡偏弱的走势仍会持续,但是中长期来看,玉米价格仍有上行的动能,全国均价整体进入1.50元时代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二、小麦市场越跌越猛,大面积降价
今年小麦行情成了粮食市场的“领头羊”,曾经在3月份一度辉煌地踏上1.70元的高位,然而最近几天,小麦价格却盛极而衰,越跌越猛,目前看1.60元的价格也很难守住。
4月3日,小麦市场仍以下跌为主,其中:山东发达集团平源,普麦跌5厘,1.60元/斤;河南思丰面粉普麦跌1.5分,1.60元/斤;延津克明普麦跌1.0分,1.58元/斤;安徽金沙河普麦跌1.0分,1.60元/斤;河北金沙河跌1.0分,1.60元/斤;大名五得利普麦跌1分,1.57元/斤;东明五得利跌1.5分,1.585元/斤。
目前看,小麦加工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跌破1.60元大关,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整体重新回到1.5元时代似乎没有悬念。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阐述一下两个观点:
一是3月份小麦价格大涨,主要受国际粮价、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涨速过快,与玉米、水稻等价格差异拉得过大,有回落的动能。
二是目前是基层小麦供给“青黄不接”的时期,5、6月份之后,冬小麦陆续收获后,价格回落应是很难避免的。
三是由于目前小麦价格与水稻、玉米价格出现倒挂,在饲料这一块消费中,玉米和水稻将成为性价比较高的原料品种,小麦将淡出市场,对未来的小麦价格也构成一定的利空。
三、水稻价格稳中趋弱,就是涨不起来
今年的水稻市场确实让人爱恨交加,爱的是今年的水稻产量还不错,本以为能增加一些收入,恨的是价格上有些差强人意。
目前看,黑龙江地区的普通圆粒粳稻价格还是很低,在1.26-1.32元区间,超过1.30元很难。
而南方地区的早稻价也不理想,主流价在1.25-1.30元之间,中晚籼稻价格也多在1.35-1.42元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都要有至少3-5分钱的价差。
水稻价格涨不起来,原因很多:
一是多年来的水田比较效益略高的历史,导致“水田改旱田”较多,导致水稻总产增加。
二是水稻的库存数量比较庞大,主要是经过多年的托市收购,积累了大量的库存粮,市场供给相对充足,通俗地说就是不缺水稻。
三是在用途上,由于居民饮食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大米的消费有所下降;再加上在饲料领域、工业加工领域中性价比不高。
主要是这几种原因,导致水稻市场行情没有起色,不过据了解,2022年水稻市场可能会迎来变局,在播种面积预减、去库存力度加大、突出的低价优势等多个利好共振之下,下半年水稻价格很可能会成为继大豆、玉米、小麦三大作物接力上涨之后的上涨品种,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四、化肥价格疯涨不止,还要涨?
说完粮价,最后来说说化肥市场,在过去的3月份里,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均出现大幅上涨。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4月初,尿素主流价格2850-3120元之间,比2月份平均上涨100-200元左右;复合肥与2月份相比平均涨幅250-350元/吨,45%硫基复合肥主流价格2450-3750元/吨;45%氯基复合肥主流价3200-3500元/吨。
磷酸二铵平均涨幅与2月份相比,上涨200元/吨左右,主流价4050-4100元/吨左右。
钾肥中的氯化钾涨幅较大,比2月平均上涨400-600元,目前主流价4600-4900元/吨。
据内人士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一是化肥原材料涨价,并且涨幅较大。
二是目前正是春耕季节,正是化肥需求旺季。
三是物流费用上升,主要源于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价格上涨,化肥的运输费用上涨,也会增加一部分化肥价格。
各位朋友,最近一段时间,玉米、稻麦等粮价“加速回落”,化肥却疯涨600元,你怎么看?今年种地的收入会不会下降?欢迎发表看法,供广大农民参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78227.html